金融+电商:通过订单农业模式,把市场拉到村民的“家门口”;
金融+扶贫:形成整体合力,增加贷款投放,降低融资成本,增加贫困户收入;
融资+创新: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促进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链延伸。
1月3日,遂宁出现了冬日罕见的暖阳。大英县天宝镇龙嘴子村村民徐长福正忙着把哥哥家的大豆搬到院子里晾晒。在他身后,一栋崭新的房子,就是他即将搬进的新房。
在龙嘴子村,像徐长福这样2016年搬迁的贫困户有25户。
2016年,人民银行遂宁中心支行在大英县启动易地扶贫搬迁贷款项目6亿元,已投入1亿元,在射洪县申请易地扶贫搬迁同步搬迁贷款3亿元。推动中央和省级易地扶贫搬迁资金32783.5万元顺利到位。截至2016年12月底,全市2852套住房全面竣工,确保2017年春节前贫困群众能住上新房。
金融扶贫不仅有效解决了资金问题,加快了贫困户脱贫步伐,还极大地“贷款”了产业发展。
金融+电商,足不出户挣钱。
在射洪县狄青乡新黄村,49岁的丁从去年开始就不再坐一个小时的车去镇上卖鸡蛋了。家里有七口人,四个成年人是残疾人,所以一家人只能靠卖一些土货生活。
“有了电子平台,我们可以在村里卖鸡蛋,不用跑那么远。”丁的“电子平台”是村级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中心。
2016年初,村委会与射洪农商银行合作,依托后者开发的O2O生活服务平台,瞄准县城的家庭餐桌,通过订单农业模式,将市场带到村民的“家门口”。村级电商金融服务中心会登记本村农户信息,为其下单,并在服务中心设立线下购买点,现场称重、受理、支付现金。去年“双十一”当天,新晃村实现交易额5.4万元,其中农特产品网上销售额达5.2万元。
在射洪县,村级电商金融服务中心依托现代化、智能化、多样化的自助设备,集现金存取中心、收费便民中心、钞票调剂转账中心、产业升级帮扶中心、金融知识宣传中心、政府信息传递中心、农副产品销售中心、网上商品采集中心、创业技能培育中心、文明新风教育中心等十大功能于一体,让广大农村群众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富裕。
在遂宁市,一家名为“红龙”的农产品直销体验店越来越受市民欢迎。这是中国建设银行遂宁分行为了销售贫困村生产的鸡蛋而设立的。该行通过为贫困户提供生产资料,结合本行客户资源和渠道分布优势,利用建行网上善融商城和自营门面进行推广,探索出一条新的金融扶贫模式,增加贫困户收入。
金融+扶贫“贷款”带动群众致富。
这个元旦,安居区梓潼庙村贫困户刘华武忙得不可开交。“我每天忙着卖鸭子,根本没有空”
2016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刘华武获得了5万元的小额信用贷款。“有了这笔贷款,规模从以前的1000只鸭扩大到现在的1500只,还养了鸡。”通过卖鸭子,刘华武一年赚了两万多元。
记者从人民银行遂宁中心支行获悉,截至2016年10月末,我市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含已有贷款)约5155.16万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2714户,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53%。
"帮助穷人的财政援助必须有针对性."人民银行遂宁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我市金融机构通过“六大模式”,在精准扶贫金融帮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政策性银行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农村商业银行、遂宁市商业银行积极运用支农支小货币政策资源,与政府贴息、担保等金融资源相结合,形成了贫困村、贫困户增加贷款、降低融资成本、增加贫困户收入的整体合力。
据了解,该市实行再贷款+基地模式,明确将小额再贷款的安排和使用与“百万亿”工程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升级工程”相结合,将支农再贷款的安排和使用与现代农业“升级示范基地”、现代粮食产业基地、惠农创业示范基地相结合,推广“支农再贷款+小额信贷扶贫”模式,以央行低成本资金有效实施金融扶贫。截至2016年11月底,我市支农再贷款余额达6.6亿元。通过支农再贷款,增强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农业信贷实力,带动全市农业贷款增长效果明显。
融资+创新金融倾力打造繁荣之路
走进蓬溪戚颖菌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采收工人正忙着采摘成熟的杏鲍菇,加工车间的工人熟练地分拣、包装、装车。
2016年,蓬溪联社为该公司发放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1000万元,直接带动企业增收100多万元,带动当地就业50余人。
2016年,我市6家地方农业法人金融机构与15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3家涉农小微企业建立主办行关系,累计发放贷款12.35亿元,在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同时,促进了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链延伸。以遂宁开展全省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为契机,随州联社向南大食品发放涉农贷款3000万元,支持其收购生猪近3000头。仅此一项就直接带动了当地200多个就业岗位,人均增收1万元。
“‘三农’融资成本明显降低。”中国人民银行遂宁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优惠利率政策已经落实。2016年1-6月,支农再贷款发放的支农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74%,为3500名借款人解决了1200万元的融资成本。
我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还推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互助贷款、农户信用贷款、农业专利权+、贴息贷款等10余种创新产品,有效扩大了三农抵押担保范围。
(记者闫)据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金融扶贫兴产业,精准扶贫强基础,坚持金融扶贫":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0581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