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银消费金融公司披露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净利润最高13.75亿元,2017年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净利润前三名分别为中银消费金融公司、招联消费金融公司、捷信公司,挤进10亿元俱乐部;2017年扭亏为盈的消费类公司中,苏宁消费、华融消费、中邮消费分别实现净利润2.17亿元、1.05亿元、6775万元。
相比之下,与招联消费金融同批获得牌照的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海尔消费金融”)表现不温不火,2017年仅实现净利润4769万元。根据其股东方美凯龙年报披露,海尔小金2017年营业收入2.53亿元,同比增长45.7%;净利润4769万元,同比增长7.5%。
海尔消费金融相关人士此前对媒体表示,净利润增速远低于营业收入增速,是因为展业扩张,营业收入大幅增长。2017年公司在风控系统和信息技术(IT)系统建设方面投入较大,各地人力资源投入较高,导致营业支出较大,减缓了利润增长。
工商资料显示,海尔消费金融是第二批获得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总部位于青岛,注册资本5亿元。成立于2014年12月,由产业资本发起。海尔集团、海尔集团财务公司、北京红星美凯龙国际建材、浙江易蓉投资和北京天通数码科技的股权结构分别为30%、19%、25%和10%。
业绩落后于同行。
海尔小金含着金汤匙出生。据说海尔有1.5亿实名家庭用户数据,3万多家专卖店网络。海尔消费金融可以通过数据共享和资源交换,丰富自身的数据资源,奠定“线上模式”;另一方面,海尔小金联动红星美凯龙、中国电信、游助等16家生态资源,场景覆盖家装、家居、教育、3C、医美、租房等多个消费领域。
自2014年成立以来,海尔小金服推出了“够花”和“高付”两款app,并于去年4月成为首家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消费金融公司。
然而,如此丰厚的股东背景和资源,海尔小金开业后的经营业绩却不尽如人意。2016年和2017年分别实现净利润4300万元和4700万元,而与海尔消费金融同年获得牌照的其他消费公司,在过去两个完整经营年度均实现净利润1亿元或10亿元。其中,智联小金2016年和2017年的净利润分别为3.24亿元和11.89亿元。与海尔小金同属“产业系”的苏宁小金,在上述两年也分别实现了-1.89亿元和2.17亿元。
从营收和净利润增长这两个财务指标来看,海尔小金也已经被大多数消费金融公司甩在了后面。与2016年相比,2017年增速分别为45.74%和7.53%,智联招聘为171.6%和266.97%,苏宁为262.75%和302.64%。
目前海尔小金还远远没有发挥消费金融的优质牌照。深圳某大型消费金融公司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现在很多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都不盈利,更别说市场份额了。”
根据红星美凯龙2017年年报,海尔小金总资产为57.87亿元,较2016年末的24.93亿元增长13.216%;负债总额51.92亿元,同比增长166.83%;净资产5.94亿元,同比增长8.73%;资产负债率为89.73%,2016年末为78.07%。
这家利润较低的消费金融公司成为2017年被银监局罚款的四家消费金融公司之一。中国人民银行青岛支行于2017年12月29日向海尔小金开出罚单,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相关规定”,被罚款10万元。这张罚单是央行首次对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行为进行处罚。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室副主任尹振涛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金融发展太快,但消费者权益保护这一板块缺失,目前还没有引起重视。“金融监管最重要的目的是保护消费者,目前最缺乏的是产品使用的反馈机制。”
来自海尔云贷的竞争
海尔小金的控股股东海尔集团早在10多年前就开始布局金融蓝图,逐步覆盖银行、保险、证券、信托、财务公司等业务。据媒体报道,在哈金,海尔的消费金融并不是重点,贷款业务更依赖和看好重庆海尔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云贷”)。
海尔戴云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层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证实了这一点,并补充道:“海尔戴云的利润远远超过海尔小金。两家公司的业务有交集但侧重点不同,消费金融业务在形式上很像小贷的补充。”
海尔云贷和海尔消费金融成立于2014年。海尔云贷提前半年多开业。是重庆市金融办批准的网络小贷公司,已接入央行征信。海尔消费金融的成绩单远没有海尔云贷漂亮。海尔云贷目前公开的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30日,海尔云贷总资产76.1亿元,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超过3亿元,净利润超过1亿元。各项财务指标都超过了海尔去年的耗金。
在目前的监管环境下,海尔金属受到的监管比同类金融机构更严格,海尔云贷更灵活。上述海尔云贷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海尔小金更倾向于以自营的方式销售自己的产品,而海尔云贷是在金融辅助下,在工业及工业供应链上开发的。”此外,单笔贷款的金额也有明显的差异。海尔云贷的额度可以很大,远远超过海尔消费金融20万元的上限。
此外,海尔集团还有互联网金融创业集团,海尔财务公司也有消费金融部门,提供发展经验和不可避免的同业竞争。
“海尔云贷和海尔小金是兄弟公司。海尔的文化一直强调协同,但具体协同也要看需求和交集。”上述海尔云贷人士表示。
公开数据显示,海尔集团2017年实现全球营收2419亿元,同比增长20%。哈金控制的资产也达到1000亿,拥有70多张金融业务牌照资源,其中海尔的消费金相当少。
此外,海尔小金高管在成立三年内经历了“大换血”。2014年12月23日,海尔消费金融开业,青岛银监局批准的海尔消费金融董事长为海尔集团总裁,副董事长为海尔金融法定代表人李,董事、监事由全体股东派出,总经理为。然而,不久之后,公司的董事和监事都发生了变化,其中董事长变更为哈金控制的董事长谭丽霞,原副总经理黄英华升任总经理。
海尔的消金似乎并不是哈金控制的重点。时代周报记者未能联系到海尔消费金融就自身情况置评。有媒体称,这可能与海尔消费金融在哈金控股乃至海尔集团战略中地位低下有关。谭丽霞最近公开表示:“在金融领域,相比于一些民间资本的‘金融牌照控制’,哈金控制在金融业务上呈现了更具包容性的金融模式。”
海尔消费金融成立之初,青岛银监局相关领导对其寄予厚望,称“海尔消币是青岛市深化金融改革、推进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
但现实很骨感,今天的海尔消费金融似乎已经失去了高速前进的机会。“现在野蛮生长的时期已经过去了,在严格的监管下,不可能再像前段时间那样快速增长了。”深圳某大型消费公司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海尔消费金融有人用过吗,海尔消费金融门槛高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0498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