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期,小贷市场再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7月22日,北京商报今日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包括JD.COM科技、字节跳动在内的互联网巨头频频传出旗下小贷增资的消息,但在巨头赛跑的另一边,多家空壳小贷公司也在主动或被动出清。前排竞速和“差生”被淘汰。在业内人士看来,后续小贷市场将进一步分化。
图片正在上传中......
巨头竞速增资小贷行业近期掀起增资热潮。
最新消息是有媒体报道京东。COM的重庆小贷公司即将完成新一轮增资。
北京商报今日记者发现,JD.COM科技旗下有多家小额贷款公司,包括北京京汇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重庆JD.COM盛基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6亿元)、上海京汇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9亿元)、重庆JD.COM通赢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7亿元)、Xi安京汇长安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Ltd .(注册资本10亿元)若增资顺利完成至50亿元,JD.COM科技小贷公司有望步入跨区域展业小贷公司行列。
除了JD.COM科技小贷公司增资的消息,字节跳动小贷公司近期也动作频频。北京商报今日记者注意到,近日,深圳市中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融小额”)再次增资,由30亿元增至50亿元,增幅为66.67%。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字节跳动低调收购中融小贷后,中融小贷的注册资本只有4亿元,从1月底的30亿元激增到现在的50亿元。在业内人士看来,字节跳动此举也是为了满足监管对全国网络小贷注册资本的要求。
针对JD.COM科技增资和字节跳动小贷一事,京商报今日对其进行了采访,但前述公司均表示不方便回复。
事实上,互联网巨头旗下的很多小贷公司都在频繁增资。就在今年4月,腾讯旗下的财付通网络小贷也增资至50亿元。此前,包括蚂蚁、杜小曼、苏宁等巨头。还为其小贷公司增资,其中蚂蚁小微贷款注册资本达到120亿元。
早在2020年11月,央行、银监会就发布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对跨区域经营、注册资本、杠杆、联合贷款、贷款投向等做出了明确要求。小贷对全国营业网点的注册资本要求上升至50亿元,且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金。
一位业内人士今日向北京商报表示,几大巨头旗下的小贷公司增资至50亿元以上,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监管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新的杠杆要求下扩大业务量。在金融业务必须持牌、金融监管不断加强的背景下,网络小贷牌照成为互联网公司开展金融业务的抓手之一,但未来全国性业务的网络小贷公司申请难度将会加大。
对此,消费金融专家苏也表示,多家巨头旗下的小贷公司增资,一方面说明贷款业务仍是巨头金融业务的关键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说明部分巨头为了实现规模扩张,选择小贷牌照增资是现实路径,这也将加速小贷行业的竞争。
地方小贷困境的另一面是空壳小贷公司持续退出。
官方网站,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布公告称,已开展辖区内小额贷款公司清理规范工作,现将截至2021年6月30日被市场监管部门列入异常经营的小额贷款公司名单予以公布。根据目录,多达91家小贷公司被清理。
除了海南,北京商报今日记者梳理发现,2021年以来,包括湖南、大连、广州、吉林、辽宁、安徽、江西等在内的多个省市。对辖内小额贷款公司进行了清理整顿,监管措施包括停业整顿和取消资格...
“近年来,信贷市场乱象频发,高息揽储、违规营销、暴力催收等。监管机构已经发布了许多信贷市场的规范。零一研究院院长余百成今日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与银行等传统持牌金融机构相比,地方小贷公司由地方金融办监管,数量多,标准化程度低,业务质量和合规性参差不齐,面临更大的挑战和生存压力,因此很多地方小贷公司逐渐退出市场。
“很多地方的小贷越来越难操作了。一方面,在严格的监管环境下,公司的合规成本在不断增加。另外,很多业务线受到制约,业绩很难有突破。小贷业务线一度处于拖后腿的状态。”一位小贷公司的高管也向北京商报今日记者感叹,曾经的香饽饽小贷业务如今成了他们手中的鸡肋。
可以印证上述小贷公司高管观点的一个现象是,北京商报记者在阿里拍卖平台上发现,有不少小贷公司的股份被转让。截至7月22日,阿里拍卖平台上与微贷相关的出售/拍卖标的共有1346个。目前拍卖标的包括昆明官渡众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30%股权,价格为254万元。从拍卖热度来看,0人报名,只有3人围观。另外,从阿里拍卖平台上展示的过往拍品来看,小贷公司的拍品已经拍卖过多次,低价出售却无人问津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除了阿里拍卖平台,今年以来,多家上市公司也频繁转让旗下小贷公司的股权,包括真诚药业旗下的真诚小贷、多氟多旗下的福多多小贷、杜挚股份旗下的杜挚小贷等。
在苏看来,目前,市场上仍存在“丢小贷”、空壳小贷等乱象,部分小贷机构面临成长性不强、核心竞争力不足、业务同质化严重的困境。此外,许多机构受到杠杆要求的限制,倾向于消费金融牌照。导致很多地方小贷陷入尴尬境地。
差异化发展是关键。业内人士认为,后续小贷行业将继续分化。洗牌之后,如何提高数据风控能力,完善治理体制机制,提升公司金融科技能力和线上服务水平,将成为小贷公司后续生存的关键。
正如苏所说,小额贷款作为金融支持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进一步发挥“毛细血管”的作用。建议从业者深耕区域经济,充分挖掘小微企业和普惠金融需求,提高服务能力和科技水平,打造自己的特色业务。
余百成建议,未来地方小贷公司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灵活性和了解当地的优势,与传统金融机构形成差异化发展,做小做美,同时尽可能利用技术手段降本增效。
北京商报记者岳品瑜刘思宏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巨头增资、差生退场 小贷“冰火两重天”":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0241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