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朋友圈广告,大家都不陌生。刷朋友圈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和朋友发的信息流一样的广告,单图、多图、视频的形式,属于感知性很强的广告位。再加上10亿的用户量和基于大数据实现精准推送的用户洞察,微信的广告资源深受广告主的喜爱和认可。
但这些广告主,除了高大上的车、房、化妆品、奢侈品,还有来自金融行业的,甚至还包括一点点低现金贷平台。
近日,金融观察组在安卓手机的微信朋友圈里,连续刷了两则“不达标”的贷款平台广告。他们要么是失信被执行人,涉嫌高利贷;或者是不知名的贷款公司,放贷资质存疑。
累计有1.5亿人因失信被执行死刑,申诉利率超过300%。
第一个借贷平台叫“贷款周转”,也是最频繁的一个。屏幕上有四个可怜的中年男人。公示八年可以还,最高50万,可以用公积金申请。但是,打开链接后显示的是“所有贷款”的名称(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贷款平台上的马甲真多啊)。贷款申请页面显示,“公贷通”的资金来源为重庆宝盛小贷。
企业调查信息显示,重庆宝生小贷全称重庆两江新区宝生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生小贷”),成立于2013年7月,注册资本3亿元,已全部实缴。其经营范围为各类贷款、票据贴现、资产转让、自有资金股权投资(以上经营范围以金融办核准的事项为准)。
这里先不说宝盛小贷作为重庆的小贷公司是如何肆无忌惮的跨区域放贷的,而是关注其本身涉及的诸多问题。
首先,从2016年11月21日至2019年4月1日,宝生小贷被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24次,历史执行总金额超过1.5亿元。2019年4月1日最新执行令显示,失信被执行人的具体行为为“有履行能力,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其次,宝盛小贷及其董事长、法定代表人郑惟晶,股东杨杰、李浩、蒋先超,重庆远洋消防器材工程有限公司均收到多份限制消费令、强制执行令。
再次,股东李浩于2019年6月质押其股权,金额为2100万元。
此外,2018年10月17日,宝生小贷因未按规定期限进行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被国家税务总局重庆两江新区税务局第五税务所罚款2000元。
最后,宝盛小贷的贷款产品频频被投诉高利贷。
在21聚投诉网站上没有查到这个名字,但宝盛小贷有一个叫“微品贷”(原名“微品分期”)的贷款平台,多次被投诉高利贷、砍头。
例如,2019年12月8日,借款人诉称,“我从重庆宝盛小额贷款公司借了三期,已经还清了两期。前一期每月要还3900多,后一期每月要还2300,综合利息远超国家规定!”
如果借款人按照贷款3000元每月还款3900元,则借款人年化利率为360%;借款2300元一个月还款2938.3,年化利率333%。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今年4月,蓝鲸金融就报道了宝盛小贷在朋友圈打广告的消息,也指出了类似问题。但一个季度后的今天,这个问题平台的广告依然频繁出现在朋友圈。
2 .东莞钱智信息“商业银行直贷”:
贷款资质超限额。
第二个叫“商业银行直贷”,宣传很符合老哥们的胃口,说“我又要借黑网贷了,缺钱找直贷。”本人信用分550分以上最高可贷50万,年化利率最低6%,最快2小时内到账。“我是正规贷款人,不是网贷。”
但实际情况是,这家不知名的贷款平台宣传的贷款金额已经超过监管红线,放贷资质和资金来源模糊。
首先,其标榜的最高贷款额度为50万元,远超监管要求。《商业银行网络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指出,“商业银行办理网络贷款业务应当遵循小额、短期的原则。单户个人信用贷款授信额度不超过30万元人民币。个人贷款期限不超过一年。”
其次,我们打开借款申请页面最下方的服务协议,显示运营方为钱智信息技术(东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莞钱智信息”),但并未提及出借人及资金来源等信息。而且公司名称与上海钱智信息相似,但两者之间没有股权关系,后者知名度更高。
企业资料显示,东莞钱智信息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周江,注册资本100万元。2017年5月15日成立。企业注册了两个网站,一个叫钱智信息网,相关产品是借贷网,一个是帮贷网。
法定代表人周江下面有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名为海南邦贷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周江持股99%。2020年3月31日成立。然而,钱智信息在贷款申请页面上没有提到小额贷款公司。
更合理的解释是,作为海南本地的小额贷款公司,除了特批,不允许跨区域放贷,杠杆率限制在三倍以内。钱智信息目前只从事贷款援助业务。但由于可考的材料太少,对其资金来源并不了解更多。
此外,2019年12月9日,东莞钱智信息因“公示企业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被广东东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程楠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2020年3月12日搬出。
3律师:微信需加强审核,关注平台公信力。
金融观察组发现,根据腾讯广告官网,对于金融广告,行业资质应为基金、典当、银行服务、保险、信托、标准金融(指财务公司、货币经纪公司、贷款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金融综合网络平台、信用卡、第三方支付、小额贷款、消费金融、汽车金融、征信机构、商业保理、金融辅助工具。可以说已经覆盖了所有的金融业态。
其中,小额贷款涉及通过互联网开展业务的,应当有“网络小额贷款”或者备案证明等相关字样。从这个角度来看,宝盛小贷这种单纯的地方小贷公司,非互联网小贷,不符合互联网展业的资质,应该很难通过微信广告的审核。
对于其他小额贷款机构,要求并不多,比如“贷款超市,提供5个贷款产品的合作协议及合作方的合法借贷资质”、“贷款平台,提供平台内所有借贷机构的合作协议及合作方的合法借贷资质”。这些要求在混合现金贷行业,从业者很容易达到。
再者,上述贷款平台涉及的问题非常明显,而且都是公开信息。对于微信这样擅长大数据的公司来说,应该很容易获取这些信息,应该做好风险控制和筛选,为用户推送合规产品。但是,不管这些问题,微信还是继续发布问题平台的贷款广告。
对此,北京闻仲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薇薇律师对财经观察组表示,从我国目前的立法来看,微信朋友圈广告应该属于互联网广告的一种,微信平台属于广告发布者。
“虽然根据法律规定,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但微信作为大型社交平台,具有相对较高的公信力,消费者有时会基于对微信平台的信任进行交易。在此背景下,微信平台对发布的广告内容和广告主的相关资质文件的审核必须更加严格,不得代理或发布证明文件不全的广告。”,王薇薇指出。
王薇薇表示,微信发布朋友圈广告涉及的小贷公司存在诉讼纠纷和资质问题,可以说是微信平台在广告审核上的疏漏。如果微信平台不建立完善的广告发布监督管理制度,仅仅局限于对商家工商注册登记信息等基础材料的审核,甚至对广告主是否涉及诉讼纠纷、是否具备相关资质文件等基本诚信问题不进行审核,就会给不法商家“钻空 sub”创造机会。
他表示,朋友圈广告的营销效果和商业价值决定了它仍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微信平台广告的营销重点。然而,随着朋友圈广告的种类和风格越来越多样,消费者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法律合规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微信平台如果不能在广告审核上尽快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其公信力将大打折扣。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道德要求,法律底线,平台和商家都要牢记。
最后,财经观察组提醒腾讯和微信广告团队,财经广告可以打,随便吃个饭没问题,但是要做好平台审核,爱惜羽毛,不要把乱七八糟的平台都接了。否则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会影响自己的声誉,消耗自己的信誉,甚至会涉及法律问题,得不偿失。
本文来自财经观察组。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微信朋友圈贷款广告有哪些,微信朋友圈的贷款能信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0129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