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牛市明星榜的主流参与者都相继“倒下”,他们通过提供比简单存储代币市场更好的回报来吸引用户。在Genesis崩溃后,继BlockFi Inc、Celsius Network和Voyager Digital等公司之后,无数客户感到愤怒,不太可能在这些业务上投入更多资金。
这些公司的运作与传统银行非常相似,吸收用户的资产,然后在市场上自由借贷,通常是借给对冲基金,对冲基金用借来的资金押注高度不确定的代币。
Genesis仅在2021年就发放了1306亿美元的贷款,这是相互关联的风险交易和贷款的复杂网络的一部分。这些网络帮助促进了市场的发展,但在去年加密市场开始暴跌时引发了一系列下跌。
全球普通投资者也遭受了数十亿美元的累计损失。监管机构正在敦促这些贷款平台达到类似于传统金融市场的更严格标准,否则将承受巨大的信任危机。不管怎样,加密贷款的全盛时期已经结束。
市场基础设施公司GMEX Group的首席执行官Hirander Misra表示:“Genesis的破产进一步凸显了加密贷款行业正在蔓延的危机,因为其风险正在成为真正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由于缺乏交易对手风险管控,目前的市场格局基本已经被破坏。”
创世纪破产前,贷款额已经大幅下降。虽然很难获得集中平台贷款的整体市场数据,但公司的披露提供了整体市场健康状况的晴雨表。Genesis在2021年最后一个季度创造了500亿美元的贷款峰值,这与加密市场达到牛市顶峰的时间大致相同。去年第三季度,这一数字下降到只有84亿美元。
然而,销量低迷只是该行业的问题之一,该行业目前正面临监管机构越来越严格的审查。
就在Genesis申请破产前几个小时,总部位于伦敦的贷款公司Nexo表示,已同意向美国州和联邦监管机构支付4500万美元罚款,因为其计息产品被指控违反证券规则。今年2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因BlockFi的借贷业务对其处以1亿美元的罚款。
本月早些时候,监管机构起诉了加密货币交易所Genesis和Gemini。Gemini客户可以通过一款名为Earn的产品将他们的加密货币投资于Genesis,以获得高达8%的回报。现在,与Genesis的业务使Gemini客户成为Genesis账面上最大的债权人,债权高达9亿美元。
早在2021年,美国SEC就表示有意进一步调查加密借贷,作为打击非法证券发行的一部分。同年9月,它就比特币基地一直在探索的拟议贷款产品向比特币基地发出了一份威尔斯通知(一封通知该公司可能违反财务或财务报告的信件),比特币基地当时否认了这一指控。
未来趋势
成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眼中钉,可能会推动遭受重创的贷款行业进一步洗牌。
杜克大学金融学教授坎贝尔·哈维(Campbell Harvey)说:“未来会有两种不同的模式。首先,一些组织将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并将这些产品作为证券出售。其次,投资者可以通过将加密货币放入分散的流动性池中来替代计息产品,并为此赚取费用。”
在分散金融(DeFi)中,投资者使用软件自动借入和借出代币。如果价格跌得太低或错过还款期,仓位会自动平仓。一些平台,如Maple Finance,组织了资金池,运营商可以管理进入投资者的资金并选择借给谁,并使用尽职调查评估借款人的信誉,而不是要求抵押。除了交易量大幅下降,这种方法还导致了熊市期间的一些违约。
由于这些类型的贷款都是在公共区块链上进行的,贷款的崩溃更加明显。根据DeFiLlama的数据,DeFi网络上锁定的总价值在12月初达到了1810亿美元的峰值,现在约为450亿美元——被需求的动荡、加密货币价格的下跌和几次大的闪电风暴所掩盖。
从繁荣到萧条
随着加密货币市场动荡期间投资者兴趣的消退,去中心化金融协议的总锁定金额(TVL)在2021年达到顶峰。
资料来源:DeFiLlama
一些投资者仍然相信该行业可能会卷土重来——尽管不是以崩盘前的形式。对于愿意接受这一过程的人来说,受监管的加密借贷可能会提高投资者的安全性,并利用现有的证券法实施内部控制。
专家表示,这将使市场及其实践看起来更像传统市场中的贷款,包括必须提供多少抵押品以及如何管理抵押品的规则。成本也可能更高,因为贷款人将无法通过有风险的交易收回成本,他们必须打开账簿接受更严格的监管。
美国投资银行Cowen Inc的数字资产部门Cowen Digital的欧洲董事总经理泰勒·凯布尔(Taylor Cable)表示:“贷款市场将会复苏,当它复苏时,其运营模式将有助于防止此类危机。”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加密金融app,Genesis 崩溃后 加密借贷出路何在":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qkl/17995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