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贷款知识 > 贷款决策组织情况(影响信贷决策的因素有哪些)

贷款决策组织情况(影响信贷决策的因素有哪些)

贷款知识 Jw舟 原创

【观点】民营企业融资难,银行的信贷决策存在“产权歧视”现象,下面是Jw舟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决策组织情况

2010年以来,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主要还是因为民营企业的重要性直线上升。它们对GDP增长的贡献超过了60%,对企业知识产权的贡献超过了70%,而对城镇就业的贡献超过了80%。但在2018年,民营企业在商业银行贷款余额中的比例只有25%。因此,最近10年来,民营企业的相对融资条件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恶化了。

起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导致了这样的局面。一方面,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存在“产权歧视”现象。很多银行员工有一个习以为常的观念:如果给国有企业的贷款出现了坏账,可以归结为商业决策失误。但如果给民营企业的贷款发生了不良,上级机构和监管部门首先会审查有关业务人员是否存在腐败行为。所以,同样的不良贷款,员工需要承担的后果是不对等的。从银行的角度看,这并不是意识形态层面的问题。事实上,国有企业很少倒闭,即便出现资不抵债的现象,政府也会想办法采取注资、重组或者并购等做法为国有企业兜底,银行还有很大的可能性将贷款收回来。但如果民营企业出现资不抵债的现象,恐怕只有启动破产程序一条路可走。所以,信贷决策产权歧视的背后,是政府为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不对称的兜底。

另一方面,商业银行无法对民营企业实行市场化的风险定价。信贷决策的前提条件是合理的信用风险评估,商业银行最为擅长的信用风险评估手段是要么分析财务数据,要么看抵押资产,但民营企业大多规模小、历史短,缺乏符合条件的数据与资产。有些商业银行利用“关系型贷款”的模式看软信息,效果不错,但业务规模很难做大。更重要的是,既然民营企业的不确定性更大,市场化风险定价就意味着贷款利率应该相应提高。但在存贷款利率尚未实现市场化的条件下,贷款利率很难大幅上升。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为何银行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能力与意愿都不高。

为了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政府在近10年来出台了许多政策,归纳起来是两大类,第一类是行政性地要求商业银行增加对民营企业的贷款。2010年前后,当时的银监会曾提出“两个不低于”的监管目标,一是小微企业和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平均贷款增速;二是小微企业和涉农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2015年进一步将“两个不低于”调整为“三个不低于”,即在有效提高贷款增量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第二类是行政性地要求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监管部门明确要求在2018年和2019年民营企业贷款的平均利率分别下降一个百分点。

非常遗憾的是,这些政策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虽然政策出台之后,关于民营企业贷款的统计数据往往都令人鼓舞,但过后再看,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仅没有缓解,可能还变得更为严重。我们认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一些监管部门急于见到政策成效,出台的很多政策都是行政性的要求,没有充分尊重金融规律,所以出现“事倍功半”甚至“好心办坏事”的现象也就不奇怪。要想真正化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尊重金融规律,从根上解决问题,一是真正实现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之间的“产权中性”,二是创新银行信用风险评估的手段,三是真正实现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

影响信贷决策的因素有哪些

近年来,金融业虽然取得了稳步发展,但发展的速度还不够快;在深化改革方面有了一定进展,但成效还不明显;在解决不良贷款等历史问题上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与现实需求还有较大差距。总的看:

信贷支持经济力度不够,存贷差较大,存贷比偏低。经济欠发达地区信贷增长缓慢,金融环境不佳,相当部分企业发展得不到金融支持。

资本市场发展缓慢。直接融资渠道不畅。企业上市步伐不快,个别省份境内上市处于停滞状态,融资额小、再融资能力不强、整体质量不高。证券公司实力不强,期货市场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农村金融机构还不适应“三农”工作要求。农村金融机构覆盖率低,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国有商业银行实施集约化经营战略,大量资金通过上存方式流入城市。金融服务单一与需求多样化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农村金融机构贷款约期与实际需求期限不对称,贷款额度管理与农业生产规模不适应。贷款利率较高,农民利息负担较重。

金融生态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个别地方政府对诚信建设重视不够,甚至自身就缺乏诚信,采用行政手段强行干预金融机构的经营。司法环境欠佳,最突出的是银行机构涉诉案件胜诉债权执行难。一些企业和个人失信现象严重。一些企业故意逃废银行债务,想方设法拖欠银行贷款本息,有的企业甚至利用自身股份制改造、兼并、破产、拍卖等手段恶意逃废银行债务。

从产生问题的原因来看,主要是:

企业历史包袱重,不良资产占比高。长期以来, 个别地方受国有经济比重高、国有企业负担重以及长期积累的体制性、结构性和政策性因素影响,金融机构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累积了数额巨大的不良资产。受信贷资产质量差、不良贷款比重高等因素的影响,使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规模和审批权限受到限制,影响了银行机构的信贷投放能力,也降低了对外的整体信誉度。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个别地方国有企业、重化工企业比重高,以高新技术产业和以现代服务业等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缓,企业自有资金少、创新能力不足。由于银行不良债务得不到有效化解,企业改制难以进行,战略投资者无法进入,企业通过融资加快调整改造步伐极其缓慢。

开放型经济发展不够,市场化程度需进一步提高。一些政府和企业负责人习惯于眼睛向上,等待上级拨款支持和还本付息,对利用资本市场和金融工具意识不强,知识缺乏,信用不够。外资企业质量不高、规模不大、地域不广,一些外资银行感到客户少、业务量不够。各类金融中介机构偏少,法律、咨询、会计、评级、风险投资等机构数量少、规模小、业务量不够,影响了资本市场的活跃和发展。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欢迎表达您的观点。

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为业者护航,欢迎来到小崔新视角。感谢阅读、关注,欢迎点赞、评论、分享,让我们一起为经济社会发展助力!

———————————

解读身边实事 洞察世间百态

@小崔新视角 感谢您的关注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决策组织情况(影响信贷决策的因素有哪些)":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9794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