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贷款知识 > 诱骗别人帮忙贷款(虚假贷款)

诱骗别人帮忙贷款(虚假贷款)

贷款知识 央广网 原创

警惕金融诈骗新套路丨非法校园贷款连环套 诱骗学生用新贷款还旧贷款,下面是央广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诱骗别人帮忙贷款

央广网北京10月12日消息(记者夏青)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近年来,市场上又涌现出不少金融诈骗新套路,最典型的有三种:非法校园贷款连环套、“AI换脸”套信息、冒充金融监管部门或工作人员打着“保护资金”“消除不良征信”“受理投诉”等旗号实施诈骗。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经济之声推出系列报道《警惕金融诈骗新套路》,详细解说每一个典型套路的具体特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提示。

非法校园贷款的主要目标人群是社会经验不够的在校学生。不法分子往往以“零门槛、无抵押、无利息”等不实信息为噱头,诱导学生盲目借贷,刻意隐瞒手续费与服务费、还款期限、逾期赔偿等关键信息,导致借贷学生背负高额利息。

非法校园贷款连环套,是非法校园贷的升级版。就是在学生无力偿还欠款时,不法分子再次出动,诱骗学生从新的平台贷款,以贷还贷,周而复返形成连环贷。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一些不良校园贷机构、不良培训机构、职业中介机构会打着专业培训、兼职实习介绍、就业推荐等幌子,捆绑推荐借贷业务,诱骗学生通过高息借贷缴纳培训费、中介费。还有不法分子会伪装成政府工作人员,以“禁止大学生网贷”“查询征信”为由,诱导学生将网络贷款转至所谓的“清查账户”,导致借贷学生陷入资金和信用的双重危机。

针对非法校园贷和连环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消保处处长姜以明说:“消费者特别是大学生群体要合理安排生活支出,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不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同时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个人及家庭信息不外泄,不将自己的身份证、学生证、银行卡等重要卡证借给他人使用。大学生如有借款需求,可区分两种情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通过学校向银行申请办理助学贷款,普通借款需求可通过正规渠道直接向银行咨询。无力偿还贷款时,一定不要听信以贷还贷说辞,避免陷入利滚利、连环贷的骗局中。如果不幸遭遇了诈骗,大学生一定要保持理智,保留证据,第一时间向学校、家长以及公安机关寻求帮助,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虚假贷款

中新网重庆3月15日电(记者 贾楠)记者15日从重庆市公安局南岸区分局获悉,近日,南岸区警方成功打掉一个以提供贷款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经初步核实,该案受害民众达1000余人,涉案金额达2000余万元。

今年2月6日,重庆南岸警方接到市民牟某(化名,下同)报警,称其工程急需大量资金周转,结果被一贷款公司骗走275918元现金。这起报警引起了警方高度重视。近期以来,已经有多起数额不等、情况类似的报警出现,而这个诈骗团伙,已被纳入警方侦查视线。

经详细询问,民警摸清了案情的来龙去脉。原来,该贷款公司告知牟某,公司属于“某银行信贷中心”,是银行分级部门,可以无偿办理贷款。为解燃眉之急,牟某很快签订了合同,并将手机交予该公司进行操作,没想到在收到第一笔25万元贷款资金后,直接被对方划走5万元。

对方工作人员解释,这笔数额达19.8%的扣款是“保证金”,只要连续3个月按时还贷,便会将保证金如数归还。牟某信以为真,陆续办理贷款3次,共计借贷142.9万元,被该公司划走275918元。当牟某按时还贷3个月,要求该公司退还保证金时,对方突然失联,公司早已人去楼空。

经查,2020年以来,高某、黄某、陈某等人为首的犯罪团伙,以注册企业咨询、信息咨询公司为掩护,实则经营贷款业务,用诈骗手段非法牟取暴利。该公司架构完整,设立市场部、技术部、财务部等部门。过程中,业务员通过电话营销、社交软件推广等方式,以“正规银行签约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利息低”等话术为饵,诱导客户上门办理贷款。一旦客户签下合同,公司技术部人员就会通过操作客户手机的方式,让客户配合输入密码、人脸识别等信息,随后通过客户自身额度在各种APP上借款,到账后,便立即以“保证金”名义转走贷款金额的19.8%。

在查清该犯罪团伙的犯罪事实后,南岸警方对该案集中收网,集结精干警力、提前策划布控,一举捣毁犯罪窝点4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00余人,扣押作案电脑30台、手机70部、轿车6辆,冻结涉案资金420余万元。

目前,涉案人员均被警方采取相应强制措施,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完)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诱骗别人帮忙贷款(虚假贷款)":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9764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