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头版:对房地产信贷风险要关注,但无需焦虑,下面是上观新闻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关注关注类贷款
近日,受个别头部房地产公司风险事件影响,上市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再次受到资本市场关注,并引发了众多投资者的焦虑。
笔者认为,投资者对房地产信贷风险要关注但无需焦虑。投资者不仅要关注部分上市银行涉房不良贷款的规模,也要从信贷总量的视角审视风险,更要注意到年内房市出现的诸多积极向好变化。
一方面,无论是投资者,还是上市银行,当下仍需持续、密切关注房地产贷款资产质量的变化动态,这背后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存量房地产开发贷款规模较大,如果不良率小比例上升,产生的不良贷款绝对规模会增大,这会冲击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以及利润表现。从数据来看,据中国人民银行披露,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达13万亿元左右。
其二,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长期“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经营,多元化经营叠加无节制扩张,形成了高额负债。有序化解长期积累的风险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当下不宜过于乐观。中国人民银行近期就提到:“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整体呈现企稳态势,但部分房企长期积累的风险仍然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逐步消化”。
其三,部分上市银行今年上半年的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仍呈现小幅增长态势。笔者根据Wind统计,今年二季度末,A股42家上市银行中,至少有13家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较去年末出现不同幅度的增长,最高可达9.1%,这也值得警惕。
但是,长期利好原因也有三方面,投资者因此不必过于焦虑。
首先,对公房地产贷款只占商业银行贷款总盘子的一部分,整体而言,今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且未见大幅增长。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二季度末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62%,与一季度末持平。从不同类型的银行来看,股份制银行和民营银行二季度末不良贷款率甚至还出现了环比小幅下滑,即资产质量有所好转。
其次,今年以来各地政策面以及市场情绪面均支持房地产市场化险,这有利于化解房地产信贷风险。7月2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7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根据不同需求、不同城市等推出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举措。
最后,房地产信贷风险并非突然出现,不少银行此前已对房地产市场风险的持续出清过程有所预判,并已计提较为充足的拨备。比如,某国有大行在今年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明确表示,该行房地产业贷款不良率有所上升,但在集团贷款中占比较低,并且拨备计提充足,对整体资产质量和盈利的影响有限,风险总体可控。
当然,虽然有政策支持,商业银行仍应主动积极化险,其中,在存量贷款方面,要继续加强贷后管理,稳妥开展重点房企风险处置项目及并购贷款业务;在增量贷款方面,在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需围绕优质区域、优质企业、优质项目开展房地产业务,以降低新增房地产贷款的不良率。
整体上看,房地产信贷风险总体可控,用时间化解风险这是金融业的常态,投资者无需焦虑。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董思韵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邵竞
来源:作者:证券日报
贷款分类
简单说一下目前上海的一些信贷贷款产品。目前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①银行线上公积金产品 (年化5-9%之间 额度1-30万 1年先息后本 3年等额本息)
②银行线下消费分期卡产品 (年化2.8%-6% 5-80万 1-8年等额本息)
③银行线下打卡工资税单产品 (5-8% 1-3年先息后本 3-5年等额本)
④银行按揭房或者清房产品 (10% 3年等额本息)
⑤消金按揭房保单打卡工资 法人流水产品 (年化12% 3年期等额本息)
⑥机构产品 保单 按揭房 车子 打卡工资 (年化12%-18% 3年期等额本息)
➆企业税贷 执照一年以上 纳税年3000以上 (年化5% 先息后本 额度2-200万)
➇发票贷 执照一年以上 年开票50万以上 (年化9%-20% 额度10-200万)
本人一直在上海做助贷方面的工作,银行 小贷公司 中介公司都有过工作经历,的确这一行有很多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各种套路哄骗,但是还是有一些良心的从业人员的。行业本无过错,请选择靠谱的人咨询。最后说一句,贷款需谨慎,请做好合理规划!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关注关注类贷款(贷款分类)":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9689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