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收集信息、过度索权!这些银行App侵害用户权益被通报,快看有没有你用的,下面是Fintech圈子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app贷款逾期
北京商报讯(记者 宋亦桐)一直以来,金融类App、小程序都是不规范使用用户隐私信息的“重灾区”。9月19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开年至今,已有重庆银行、山西银行、晋商银行、兰州银行、珠海农商行、广东揭阳农商行在内的多家银行旗下App或小程序因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被通报。分析人士指出,金融类App应当从数据采集、存储、加工、传输、披露等环节规范用户个人信息管理,遵循“用户授权、最小够用、专事专用、全程防护”原则,建立健全个人信息保护的全流程防控机制。
近日,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公开通报25款未按要求完成整改App,其中,珠海农商行微信小程序“珠海农商银行悦农e付商户助手”所涉问题为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广东揭阳农商行微信小程序“广东揭阳农村商业银行榕江e贷”也存在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的情况。
图片来源: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官网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指出,被通报的App应在9月21日前完成整改及反馈工作。逾期不整改的,将依法依规采取下一步处置措施。
个人金融信息收集成为银行违规的高发地带。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开年至今,已有重庆银行、山西银行、晋商银行、兰州银行、珠海农商行、广东揭阳农商行在内的多家银行旗下App或小程序被通报,被通报的缘由涉及“违规收集个人信息”“App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多种。
具体来看,山西银行开发的“山西银行”3.4.2版本App首次运行,用户同意隐私政策前,私自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晋商银行开发的“晋商银行”5.0.0版本未在隐私政策中逐一列举说明第三方SDK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范围。
兰州银行企业版App涉及的问题为,App、SDK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兰州银行App涉及的问题为App、SDK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App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重庆银行App 6.0.0版本存在“未明示个人信息处理规则”的问题。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移动端App、小程序成为侵害隐私的“重灾区”,主要是因为移动端能够收集的用户信息丰富,能够为机构开展各类营销跟精准推送打下基础。个人信息保护是近年来App整改监管重点方向之一,同时也是移动App合规所存在的薄弱之处。不少App存在过度收集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情形,将不利于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同时也加剧了个人信息被泄露和违规使用的风险。
原银保监会于2022年8月下发《关于开展银行保险机构侵害个人信息权益乱象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全面梳理和排查银行业保险业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问题和漏洞,深入整治侵害消费者信息权益乱象。
对于整改发现的问题,《通知》指出,各银行保险机构要逐一建档,确保整改到位、问责到位。对违反银行业保险业规章制度的问题,要依规处理;对不当操作行为,要立即叫停或纠正,出现泄露个人信息等严重侵害消费者信息安全问题的,要问责到人;对涉及违法犯罪的问题,要移送司法机关惩处。
对于如何加快银行App的规范和整改,苏筱芮建议,对于金融类App来说,应当从数据的采集、存储、加工、传输、披露等环节规范用户个人信息管理,例如采集前需征求用户同意,必要时应采取去标识化原则等,通过制度及流程的梳理来加强内部管控,遵循“用户授权、最小够用、专事专用、全程防护”原则,建立健全个人信息保护的全流程防控机制。
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强调,还是要依照最小和非必要不收集的原则来获取用户信息,同时银行内部要从上到下重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特别是通过制度手段建立起审查方式,在开发产品的时候也不能因为为了减少开发难度而降低这方面的要求。
网贷逾期催收违法吗
12月30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最高检获悉,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4件依法惩治涉网络黑恶犯罪典型案例。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此次公布的典型案例中,有一起有组织地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软暴力”催收行为,符合恶势力犯罪集团认定标准的,被依法认定为恶势力犯罪集团的案子。
↑创意配图 据视觉中国
据最高检披露,2015年4月以来,赵某先后成立元海公司及多家关联公司从事网络贷款催收业务,依托公司形成了一个以赵某、郭某焕为首要分子,包括部门负责人、高级主管、高级组长、培训师、催收员等人组成的多层级、组织严密的非法催收恶势力犯罪集团。
2015年4月至2019年4月间,元海公司业务员在催收过程中,采用发送PS淫秽图片、群呼、使用轰炸软件发短信等“软暴力”手段,对欠款人及其紧急联系人、通讯录联系人进行滋扰、言语辱骂、威胁、恐吓。被害人涉及全国多个省份,侦查机关取证被害人达700余人。上述行为造成广州市公安局某城区分局及某派出所、湖北省随州市某医院及120急救中心等众多单位和个人无法正常工作,众多被骚扰人员因此产生恐惧心理,导致家庭矛盾,工作、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经审计,2017年至2019年,该公司催收员通过上述方式收取服务费1.87亿余元,待收服务费1.13亿余元,公司所收服务费部分用于公司运营及以工资、业绩提成等名义发放给各催收人员等。
据介绍,该恶势力组织实行公司化运作,公司虽在内部设立合规部但流于形式,公司管理人员对催收人员进行催收话术和催收方式培训,对催收人员实施恶意催收有明确授意,公司控制人和高级管理人员定期组织中高层人员召开例会,研讨催收情况并按催收业绩严格考核催收员,组织成员对实施“软暴力”催收存在共同故意,属于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综上,该犯罪组织符合恶势力认定条件,同时符合犯罪集团法定条件,应认定为恶势力犯罪集团。
据悉,本案由北京市公安局昌平分局侦查终结移送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2020年1月23日,昌平区人民检察院以赵某等人涉嫌寻衅滋事罪且属于恶势力犯罪集团对42名被告人提起公诉。2020年7月29日,昌平区人民法院判决赵某犯寻衅滋事罪,并采纳检察机关量刑建议,判处赵某有期徒刑七年,并处剥夺政治权利一年,罚金人民币一百万元;判决其他41名被告人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六至一年五个月不等,或并处罚金的刑罚。一审宣判后,所有被告人服判未上诉。
最高检提示,信息化时代人们的正常生活难以离开网络,信息网络的快速便捷性导致滋扰、纠缠、辱骂、威胁行为成本低,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软暴力”催收具有传播快、强度大、危害严重等特点。行为人可以不分时段、不分对象不间断实施滋扰、威胁等行为,制造、编造的欠款人负面信息、泄露的个人隐私在网络空间传播迅速,范围广泛,对当事人人格尊严、生活秩序造成严重损害。检察机关应当深刻认识非法催收行为的趋势变化,高度重视该类行为的危害性,切实加强与公安机关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及时收集处置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打早打小,除恶务尽。
最高检还提到,惩治“软暴力”催收并不是保护、放纵“老赖”,目的是规范催收方式,打击“软暴力”催收这一越界手段行为,维护正常的纠纷解决秩序和网贷市场秩序。对于确实有合法债务纠纷,要区分“软暴力”催收的具体情节、后果的严重程度,视情分别采用行政手段或刑事手段予以打击治理。要重点打击违法违规获得、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尤其是针对债务人之外的其他人员的滋扰、威胁、恐吓行为。
红星新闻记者 张炎良
责编 任志江 编辑 郭庄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app贷款逾期(网贷逾期催收违法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9508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