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贷款知识 > 360贷款广告(360还款提醒日期怎么关闭)

360贷款广告(360还款提醒日期怎么关闭)

贷款知识 设计癖 投稿

360借条广告,全民开骂,下面是设计癖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360贷款广告

这样的广告太恶俗。

文章来源:营销案例精选
ID:m-cases
作者:精选君
编辑:kate
图片素材源于网络

昨天

精选君看到一个热搜话题

好奇心使我点了进去

求生欲让我退了出来

这样的广告为何能通过审核?

相信看完短片的你也会和我有同款疑问

本人看完:

看了眼评论区

发现大家都在骂,那我也就放心了

(但是还是好气啊)

随后广告引发了大量吐槽及投诉

360借条官博也作出表态

表示已经第一时间已将广告片下线

并为广告内容给大家带来不好的感受道歉

这含糊其辞的搪塞

浑水摸鱼的态度

看到这样的道歉网友骂得更凶了

· 没有10年脑淤血,拍不出这种广告。

· 太恶俗,可能起诉这样的公司。

· 卧槽 能恶俗到这个地步我也是没想到的 广告部的人是从大街上随便捡的吗?!令人作呕,做出这种广告的人不开除?

可以看到

不少网友的吐槽集中在

人群歧视和偷换概念上

那么精选君就从这两个层面展开讲讲

这支广告到底不妥在哪里:

01集合多种歧视

人物形象的恶意对比

一个

是年轻貌美,来自城市的年轻女性

一个

是老实巴交,家徒四壁的大哥

从身材、样貌、年龄以及双方的性格

广告男女主角之间充满了恶意对比

还刻意凸显了贫富差距

整支广告可以说是恶臭至极

丑化职业,输出不良价值观

不难看出

广告中的女主角穿着的制服

是类似于空姐的工作制服

而男主角则形似农民形象

这则涉嫌对特定职业的歧视

此外

广告中体现的拜金、金钱至上的态度

在不少观者看来

不仅输出了扭曲的价值观

更是对空姐、乘务等职业的一种侮辱

有丑化女性之意

02夸大宣传,信息错误引导

谈这点之前

我们先来看一个问题:

为什么要设立广告法?

广告法里写了一大段话来回答

在精选君看来,最主要的还是

为了规范广告活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而涉嫌夸大宣传的广告

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存在巨大隐患的

再来看360借条的这支广告

借款额度15万元,最长免息30天

(我打个?)

日利息最低0.027%

(我再打个?)

事实上,以上这些根本不成立

首先,普通人授信额度不可能达到15万元

此外,所谓的30天免息其实是有条件的

其需要邀请到数量不等的朋友

才能享受到相应的免息期

而0.027%的日息率也是在玩文字游戏

用看似很低的利息来引诱缺乏金融知识的用户

如果不考虑复利,年化利率已经高达9.855%

这个百分点远高于一般银行的贷款利息

我: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呢?

总之,看完这个广告,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不舒服。各种歧视、恶俗三观、低级趣味、误导消费者……

当然,不可否认,360借条也凭借这支广告火了一把。近年来,黑红出圈的品牌有很多,但是以这样的姿态出圈真的好看吗?引发争议和骂战确实是营销的手段之一,有一些是自导自演,有一些是真的翻车,可是没有下限的广告,虽然赢得了流量和曝光量,但却不会为品牌带来什么长久利益和资产。

还有网友提到,其实很多借贷广告都是这种烂臭风格,要下架的,绝不只这一支。精选君认为,不论是什么行业领域的广告,创意并没有上限,但是最起码,要守住底线。如果说,做广告只是为了一味博眼球,其他什么都乱来的话,那么这样的产品肯定也会让消费者心生疑问,对该品牌的印象大打折扣。

一支广告,体现的不仅仅是内容信息,作为观者,我们更能看到一个品牌的社会责任和企业文化。

360还款提醒日期怎么关闭

近日,360借条的一条视频广告由于内容低俗、奇葩且涉嫌违规惹众议,随后360借条官方微博致歉并下线该广告。昨日,360借条再度发表公告称视频为合作推广商所为,并称已紧急下线涉事推广商的所有短视频推广素材。不过,据南都记者搜索,在短视频平台仍有近千条不同的360借条视频广告,夸大免息、还款无压力成为其内容的主要套路,且部分视频价值观存在争议。

短视频平台上现存的360借条视频广告截图


大量广告价值观存在争议

近日,360借条的一条短视频广告引发了大量网友投诉,引发网友们质疑的焦点主要是在于该广告存在对特定职业的歧视,广告中指向了空姐、农民等职业,且内容反映了拜金的婚恋观。广告中,一位穿着空姐制服的女性将360借条上的额度多少作为评价男子是否能与自己相配的标准,得知男子有15万的额度之后,才松口能与其交往。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将穿着空姐制服的女性指向为空姐,隐射其具有拜金主义思想,因为男子有钱而与其交往。而且,广告把男子在网贷平台的信用额度从某种意义上等同为该男子“拥有”的钱,逻辑充满漏洞,对消费者具有迷惑性。

事发后,南都记者注意到,360借条已在短视频平台上将该条视频广告撤下,但仍保留了大量360借条相关的视频广告,大多都情节冲突性强,措辞夸张且价值观存在问题。

360借条以面试为场景的视频广告截图

如其中一条与被下架广告剧情相似,以“信用额度”为主题的广告中,展示的是一个面试场景,两位进入到最后一轮的竞聘者,其中一位自我介绍中提到的毕业院校和个人能力都很优秀,而另一位竞聘者则向面试官展示了自己的信用分和在360借条的额度,故事结局是面试官选择了展示360信用分的这位竞聘者,而落选者恳求当选者传授应聘成功的“秘笈”——在360借条上测试额度。

360借条以信用额度为主题、求职面试为场景的广告截图

360借条以信用额度为主题、丈母娘考验女婿为场景的广告

实际上,套用这套价值观的视频还有不少,只是被广告策划者运用了不同的剧情串联起来,有求职面试、丈母娘考验女婿、男女谈婚论嫁等场景。总结来看,话术一般为“我觉得你还不错,但要问你最后一个问题:你的360借条额度是多少”,当对面角色表示不知道360借条时,就称“啊?你居然不知道360借条,没有360借条的额度,那你这个人不行!”并解释称,“现在是信用社会,360借条上的额度基本代表了个人的能力和可靠程度……”。

在前述从业者看来,这样的视频情节也让人大跌眼镜,通过这样一套话术,反复在多个不同场景中进行重复性展示,以达到强行给观众灌输一种错觉的目的:只有360借条额度能作为衡量个人信用的唯一标准,而这种表达方式实际上向消费者传递了一种偏颇的价值观。

用诱导性措辞弱化负债风险

南都记者翻阅了近千条推荐360借条的短视频广告发现,除了与下架广告类似的价值观错位的广告外,360借条视频广告还存在偷换概念、用诱导性措辞弱化负债风险等夸张手段进行虚假宣传的现象。

360借条以“手机号=信用额度=消费者口袋里的钱”为主题的广告截图1

360借条以“手机号=信用额度=消费者口袋里的钱”为主题的广告截图2

“你的手机号值十几万……手机号用得越久领得越多”、“每个人在360借条上面都有额度”、“原来我有这么多钱!”……这样的广告台词在360借条的广告中反复出现,通过“手机号=信用额度=消费者口袋里的钱”这样一种偷换概念的话术,对消费者进行洗脑。一般剧情有以下几种:

1、广告片主角在消费时突然发现手机账户没钱了,于是在360借条App上迅速获得了10万到20万不等的款项,支付了费用,以此展现该产品“放款快”

2、广告片主角因某件事急用钱,另一个角色推荐360借条称输入手机号“5分钟审批”“1分钟到账”就能解决问题,以此来表现“审批易通过”

3、当广告片主角提出疑问怕利息高时,另一角色就会反复强调借一万元日息只需要2.7元起,新用户还有30天免息等优惠,以此来表现“利息低”,弱化借款行为所包含的潜在的负债风险。

4、广告片主角是360借条的老板,为了帮用户“谋福利”,“不顾一切地降低利息和申请门槛”,树立出一种平台靠谱、有担当、负责任的形象。

通过这些剧情,广告片粉饰了借款平台对用户的真实审批、放贷行为,将“10万”“15万”“20万”美化成一笔“来得容易”的钱,诱导那些缺乏金融知识的用户点击广告链接,下载App尝试借款。实际上,360借条的额度审批通过率极低,由于其定位本来就是面向下沉市场用户,一般用户的额度无法达到其宣传的最高额度。授信额度并非可支取额度,360金融2019年年报数据显示,借款人能获得本金1000元至20万元不等的授信额度,而支取额度在500元至4万元不等。另根据360金融2019年年报数据披露,用户平均授信额度约为9983元,获批授信额度平均为10581元,而平均单笔提现金额仅为4360元。

平台宣称的日息最低0.027%,也是夸大了最低情况,换算为年利率是9.855%。但根据360金融2019年报,截至2019年12月31日,APR(贷款年利率)超过24%的贷款余额为占72.3%。一位用户展示了其在360借条平台获得的审批额度与真实利率,该用户获批29900元,若全部提取,按24期等额本息方式还款,每月需还1713.02元,算得年化利率为32.64%;按12期则每月需还2977.55元,年化利率为34.2%,接近36%的监管红线。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360贷款广告(360还款提醒日期怎么关闭)":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9501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