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余额为零的人,也可能是骗子的目标,下面是大毛小兄弟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余额为0算不算有贷款
常州已有多人受骗,骗子竟然利用受害人卡上余额为零的漏洞,骗取了巨额资金。
常州已有多人受骗,这提醒我们,即使没有钱,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骗子的手段层出不穷。一个余额为零的人,也可能成为骗子的目标。案件回顾:小丽接到一个自称某平台客服的陌生来电,对方准确说出了小丽的个人信息。之后,对方声称小丽曾经在网上的贷款平台上注册过校园信息,现在不符合规定,需要她配合注销账号、消除记录。
如何注销?对方要求小丽下载某讯会议语音,与保监会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小丽进入了指定的会议号。对方通过语音告诉小丽,如果不注销校园贷,将会影响到她的征信。在此期间,小丽收到了贷款平台发来的注册验证码,骗子也要求她提供验证码、微信号、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
最终,小丽发现自己的微信号被强制退出,此时对方解释,小丽的微信和银行卡都被封控了,需要进一步配合指令才能恢复正常。随后对方表示,小丽在某平台的贷款年化利率过高,不符合规定,需要清空额度,实际上是让她进行贷款。小丽听从了对方的指令,把贷款的钱转到对方所说的清算中心银行账户。
接着,对方又以同样的理由,让小丽在多个贷款平台上进行贷款转账,直到她向对方转账三次,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但此时她已经背上了十五万八千元的贷款。
所以,你还相信没钱就不会被骗吗?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因为骗子的手段层出不穷,即使没有钱,也可能成为他们的目标。广大网友一定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因为骗子的话术往往很巧妙,诱导人们进行借贷,最终上当受骗。
征信报告贷款余额为0
8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全文包括促进公平准入、强化要素支持、加强法治保障、优化涉企服务、营造良好氛围等五方面共二十八条内容,又称为“28条”。
“28条”令社会反响强烈,更让民营企业欢欣鼓舞,倍感振奋。因为《通知》的发布意味着从政策层面直接步入操作层面,将之前发布的民营经济“31条”内容进行逐一分解,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由相关部门负责解决民营经济遇到的各种困难或问题,实现部门之间密切配合,整合政府以及社会各类资源,汇集支持民营经济的合力,使民营经济“31条”能够落地有声。
值得注意的是,在强化要素支持方面,《通知》提出,延长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期限至2024年底,持续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引导商业银行接入“信易贷”、地方征信平台等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强化跨部门信用信息联通。扩大民营企业信用贷款规模。
诚然,加强信贷金融支持无疑为民营企业注入资金活水。在“28条”发布前后,各部门各地方也陆续出台一系列举措,引导加大信用贷款投放,提升民营企业贷款的可得性、便捷性。小编梳理了一些部门和地方的政策,快来一探究竟吧~
各部门
国家发展改革委
积极发挥信用信息的支撑作用
7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抓好抓实促进民间投资工作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的通知》,提出积极发挥信用信息的支撑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推广“信易贷”模式,以信用信息共享和大数据开发利用为基础,深入挖掘信用信息价值,提升信用支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水平,提高民间投资融资能力。
加强金融对消费领域的支持
7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强金融对消费领域的支持。引导金融机构按市场化方式,加大对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服务等的综合金融支持力度。更注重以真实消费行为为基础,加强消费信贷用途和流向监管,推动合理增加消费信贷。
扩大民营企业信用贷款规模
8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围绕5个方面,提出28条具体措施。提出,修订出台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延长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期限至2024年底,持续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扩大民营企业信用贷款规模。
商务部
鼓励金融机构加强与家居生产企业等合作并提供融资支持
7月12日,商务部等13部门近日印发《关于促进家居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鼓励金融机构加强与家居生产企业、家居卖场、家装企业等合作,为经营商户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家居卖场等商业网点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召开个体工商户座谈会
7月1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召开个体工商户座谈会,认真听取个体工商户代表经营情况、困难问题和诉求建议,就制定出台更有针对性的帮扶政策措施、促进个体工商户持续健康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加大对扩大内需的金融支持力度
7月2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召开银行业保险业上半年数据发布会。会议表示,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抓好前期出台的各项政策落实,加大对扩大内需的金融支持力度,强化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全国工商联&中国银行业协会
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信贷支持力度
7月31日,全国工商联、中国银行业协会日前向各金融机构发布2023年“助微计划”倡议书,提出共同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共助小微加速回暖复苏。各金融机构要不断拓展服务覆盖面,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信贷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为信用良好的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工信部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行主动优化信贷资源配置
8月1日,工信部等5部门印发《关于开展“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的通知》,提出持续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度和可得性,加大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力度。要优化授信服务策略,提升信贷融资质效。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行主动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合理调整审批权限,丰富信贷产品,拓展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随借随还贷款和中长期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
研究加强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工作举措
8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听取有关意见建议,推动银企供需对接,研究加强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工作举措。
各地方
浙江: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贷款长效机制
浙江明确加强信贷支持,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含个体工商户)。深化“贷款码”应用,迭代“浙江小微增信服务平台”,持续扩大个体工商户首贷、信用贷投放,在风险可控情况下为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提供首贷和续贷支持,深化“信用”换“信贷”金融服务模式。
江苏:中小微企业纾困增产增效专项资金贷款规模扩大至200亿元
江苏将省中小微企业纾困增产增效专项资金贷款(以下简称“专项贷款”)规模扩大至200亿元。对符合条件的专项贷款,给予贷款金额年化1%的贴息,贴息期限为一年。
陕西:助推全省信用贷款余额不低于1.2万亿元
陕西“秦信融”平台每年新增实名注册企业用户不低于15万户,每年新增信用贷款规模不低于200亿元,到2025年末,平台累计实名注册企业不少于50万户(含个体工商户),助推全省信用贷款余额不低于12000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达20%。
四川:开发推广“信用+信贷”融资产品
开发推广“信用+信贷”融资产品,运用“税电指数”等信用信息,对经营主体精准画像授信,引导加大信用贷款投放,提升民营企业贷款的可得性、便捷性。
湖北: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上半年,湖北金融机构积极运用“301”线上快贷模式发放贷款185.6万笔,累计发放金额2134亿元;运用“楚天贷款码”为3.52万家市场主体发放贷款550亿元;通过四方会商信用培植模式一对一帮助563家融资困难比较大的中小微企业获得融资52.5亿元。
江西:让金融产品真正“走进”民营小微企业
江西打造集“市场主体获取、信用信息共享、融资需求对接”等功能为一体的线上金融服务中心,让金融产品真正“走进”民营小微企业。截至6月末,通过三个线上金融服务平台累计促成44万户企业及个人获得融资4942亿元。
贵州:加强信贷产品集中推广
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在全省范围内梳理创业担保贷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等惠民金融政策,收集全省金融机构300余款个体工商户信贷融资产品,制作成手册,组织金融机构在线上线下进行推广。
云南:加大科技创新领域金融支持力度
针对科技型企业“轻资产、重智力”的特点,引导金融机构提高科技创新评价能力,丰富产业链融资、知识产权抵质押贷款等融资方式,加大信贷投入。
广西:撬动信贷资金支持交通物流小微市场主体
广西壮族自治区通过政策引导、担保增信、融资支持等措施,到2025年年底撬动不低于4亿元信贷资金支持全区交通物流领域小微市场主体,助力经济循环畅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交通运输企业纾困解难。
广东广州:鼓励银行加大民营小微企业信贷投放
广州市发布《广州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提出进一步鼓励银行加大民营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并进一步发挥广州“信易贷”平台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功能。
山东潍坊:推动质量优势与融资活水双向流动
潍坊银行将市场监管部门推送的质量品牌优势企业及质量人才作为优质客户资源和金融服务重点,为企业“立体画像”,精准解决金融堵点。截至目前,双方已协作梳理并精准对接质量品牌优势企业266家,第一笔“质量贷”1000万元落地山东恒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网络综合整理)
END
国际瞭望 |
美元信任危机下 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或将成型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余额为0算不算有贷款(征信报告贷款余额为0)":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9383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