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行完成两增两控压力增大,下面是人民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核销贷款与新增贷款的关系
“之前我们完成两个‘不低于’,就已经有难度了;后来难度加大,监管从去年开始拔高要求,要‘两增两控’,压力更大。”一名西部城商行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直言。
“两增两控”即小微企业贷款金额增加,小微企业贷款户数增加,小微企业贷款成本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有效控制。
受访人士表示,中小行的压力主要在于两方面。
首先,新增有效客源不足。“我们所在地区全年新增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数量低于全年注销的数量,也就是垮的比新增的多,这是很罕见但是正在发生的。”上述西部城商行人士说。
其次,小微贷款核销出表后不再计入原有考核指标。“原来的政策是允许我们把核销出表的贷款还原计算,那样的话,我们去年11月就可以完成考核。结果年底突然收到通知说考核的时候不能还原计算,这就意味着在最后一个月需要完成很大规模的冲量。”一名东部城商行人士称,“所以最后一个月我们加班加点、黑白颠倒,都要把应贷尽贷的客户全部梳理出来。每天盯紧客户贷款进度,甚至把2019年的部分储备项目也耗用了,才能把‘两增两控’的目标完成。”
总之,“两增两控”的考核会对小微贷款存量较大的银行,造成更大的压力。因为监管考核的是增速,而小微贷款基数越大,要保持高位增长的难度就越大。另外,多家银行都在加大不良核销。原来几年不良暴露得多,核销也就自然上去了,那核销出表的还能不能计入当年增量?
“基数低的银行一年核销一两个亿的小微贷款,不还原计算没什么关系;但如果有几百亿的小微贷款,核销二三十亿还不能还原计算的话,这就不是小事了。”前述西部城商行人士语气无奈地告诉记者,“在这个基础上再去算增速,我们还是很痛苦的。”
核销贷款的条件
近日,台州中院与泰隆银行、台州银行、民泰银行共同签署《关于加强金融审判工作 协同推进个人债务清理创新工作会议纪要》,探索在金融不良债权处置工作中引入个人债务清理机制,为金融机构切实有效化解和核销不良贷款创造制度条件。
据了解,3家银行将参与台州中院个人债务清理创新工作,根据金融债务逾期违约和案件执行情况,以金融债权人身份申请对自然人债务人进行债务清理。经债务清理后,债务人是诚信债务人且遵守各项规定的,法院将在财产分配完毕后裁定终结执行程序,余债予以免除;对于经债务清理后,债务人有失信、不配合债务清理等行为的,法院将加强强制执行措施予以重点打击。
台州是国家小微金融改革试验区。台州法院自2011年开始探索个人破产制度,历经了将股东个人财产与公司财产合并破产、在执行程序中引入管理人清算机制、建立执行程序转个人债务清理机制3个阶段。今年4月,在前期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台州中院出台了《执行程序转个人债务清理程序审理规程(暂行)》,对个人债务清理制度进行了详细规定,当债务人出现不能清偿债务原因,且债务违约时间在1年以上并已进入执行程序,或经法院强制执行措施后,财产不足或无财产清偿全部债务的,可适用个人债务清理程序,债务人或者债权人都有权向法院提起申请。但如果债务人存在因赌博、挥霍消费等不良负债、欺诈等规避执行等不诚信行为的则不适用。期间,参照企业破产法规定,法院依法指定管理人,由管理人在执行程序查找财产的基础上,对债务人一定时期内的财产和债权债务进行全面清算。管理人债务清算后,债务人无财产或财产不足清偿债务的,提请法院裁定终结债务清理程序,并根据债务人是否诚信等情况,决定是否终结执行程序。
截至目前,台州法院共对14例执行不能案件启动个人债务清理程序,其中经清算认定债务人诚信且无财产可供执行并终结执行程序4件。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核销贷款与新增贷款的关系(核销贷款的条件)":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9376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