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贷款知识 > 贷款政策无房无贷款(低保无房户的政策)

贷款政策无房无贷款(低保无房户的政策)

贷款知识 上观新闻 投稿

无需申请,首套房贷自动降!25日起,存量房贷下调,下面是上观新闻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政策无房无贷款

9月25日起,各家银行

将开始下调存量首套住房商业性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首套房贷自动降

根据主要银行此前的公告,对于执行LPR定价的浮动利率首套房贷款,不需要主动申请,银行将于2023年9月25日统一对满足条件的贷款进行利率批量调整。

以建行为例,2023年9月25日该行将按照前期公告的规则对符合调整条件的存量住房贷款进行统一批量调整,调整后的利率当日立即生效,调整成功后将通过短信告知。统一批量调整的条件为:(1)贷款发放时是首套住房贷款。(2)以LPR为定价基准的浮动利率贷款。(3)当前连续拖欠天数小于等于90天。(4)当前贷款执行LPR加减点水平符合该行公告调整要求。9月25日8:00起,贷款人可通过手机银行APP、“建行智慧个贷”小程序等渠道“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功能查询利率调整结果。

中行则表示,如果贷款是首套住房贷款,可于2023年9月26日开始,登录手机银行查询利率调整结果。

记者统计发现,目前包括6家国有银行、9家股份制银行以及5家城商行在内的20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均已官宣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调整细则,调整范围为8月31日(含)前已发放和已签订合同但未发放的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或借款人实际住房情况符合所在城市首套住房标准的其他存量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

截至6月末,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6万亿元。有业内人士估算,全国有近1亿个首套房存量贷款合同,而其中因利率偏高面临协商调整的借款人约4000万户。利率调整后,这些借款人的财务负担会有明显下降,平均降幅约为0.8个百分点。

据测算,以100万元、25年期、原利率5.1%的存量房贷为例,假设借款人和银行协商将房贷利率调降至4.3%,可节约借款人利息支出每年超5000元。

“二套转首套”如何操作

对于“二套转首套”,各家银行的流程略有不同。

工行给出的攻略,贷款人在登录手机银行进入利率调整申请页面,选择需要调整的房贷合同后,点击“+”上传“首套住房贷款证明材料”影像,贷款人可点击“查看指引”查阅当地“首套住房贷款证明材料”具体内容及提供方式,阅读并同意《中国工商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调整确认书》,同时验证手机号码后提交申请,手机银行将显示“提交成功”页面。申请成功后,该笔利率调整申请处于“待受理”状态,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后,工行将通过短信告知,也可在手机银行“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板块查询利率调整进度和结果。

建行9月25日起将在手机银行APP、“建行智慧个贷”小程序等渠道上线“二套转首套申请复核功能”,贷款人可点击“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申请复核”,选择复核类型“首套、非首套认定结果”,上传申请认定为首套房贷的证明材料,填写联系方式等信息。贷款人也可携带身份证件、首套房贷证明材料至营业网点办理。首套房贷证明材料一般为有关部门提供的住房套数查询结果或认定证明,具体以贷款经办机构要求出具的材料为准。

中行方面,如果贷款是二套住房贷款,则会出现相关提示,按照步骤依次操作,勾选“存量房贷利率调整范围”,并复制粘贴相关声明,进入下一步材料上传页,点击“添加图片”,逐条上传自己的证明材料影像件,点击提交,上传完所有证明材料后,提交确认并按提示输入手机验证码,成功后会出现已受理界面。中行表示,因审核需要,后续贷款经办机构客户经理会联系客户,邀请客户赴贷款经办机构提交相关纸质证明材料等。

交行表示,若显示“非首套房”状态,代表本笔房贷发放时非首套房贷,如实际住房情况已符合房屋所在城市首套住房标准的,请备齐相关佐证资料(如身份证明、房屋套数查询结果或认定证明等,具体可咨询贷款经办机构),自9月25日起前往贷款经办机构申请转换为首套房贷,或通过手机银行在线预约申请后再前往贷款经办机构办理。

固定利率如何申请利率调整

如果房贷目前是固定利率,想要调整,需要先转换成LPR浮动。

建行方面,如贷款符合调整条件,9月25日起,贷款人进入“我的住房贷款”界面,选择需要调整的贷款,点击“申请转为浮动利率”并签署《利率条款变更确认书》,点击“确认”即可一键完成利率转换,利率调整状态栏显示为“已受理,等待调整生效”。贷款人也可以携带身份证件至营业网点办理。

交行方面,若显示“非LPR浮动”状态,代表本笔房贷符合利率调整条件,但当前贷款定价方式为以贷款基准利率定价或采用固定利率方式,需要先申请转换为以LPR为定价基准的浮动利率,9月25日起可登录手机银行进行线上申请。

中行方面,对固定利率或人民银行基准定价贷款,需前往贷款经办机构变更为以LPR定价的贷款之后,再申请存量房贷利率调整。

资料:上观新闻

编辑 | 程佳域

责编 | 刘家园 程佳域

低保无房户的政策

——我市农村养老服务纪实

刘海川本报记者赵洪秋

8月的绥化,鲜花盛开,绿树成阴,一派生机勃勃。

走进兰西县兰西镇永久村,在绿树的掩映下,仿佛回到了儿时的村落。“民俗文化博物馆”、“乔家大院”、民俗景观大道等为小村庄注入了文化血脉,让村庄处处体现乡愁、充满独特魅力。

传承记忆,留住乡愁。兰西县升级改造黄崖子村20户农房设施设备,打造集休闲度假和养生养老为一体的“民俗养老村”。依托民俗博物馆,以“打捞散落的记忆,捡拾正在消失的土风土俗”为理念,集中展示了近代兰西风貌、农家生活风俗、农业生产风俗、农村婚丧风俗、农村儿童游戏等几大板块,能看到解放初期具有浓郁东北特色的农村劳动生活用品,让人感慨农村社会的生活变迁。让游客“进得来、留得下、记得住”,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兰西黄崖子村已成为绥化挖掘民俗风情开展田园养生养老的“样板”。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养老”这个话题也逐渐成为社会的热点。作为农业大市的绥化,这些年,一直探索符合当地的养老模式。

绥化,户籍人口550万,其中农业人口420万,近70%的老年人生活在农村,失能、失智、失独、高龄、留守的农村老人逐年增多。为了让农村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绥化各级政府紧紧抓住“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项目和建设“寒地黑土之都、绿色产业之城、田园养生之地”的契机,以农作、农事、农活为生活内容的养老形式,以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完善机构养老的基础上,继续挖掘区域优势和潜力,创新驱动试点先行,探索出互助式养老、共享式养老、田园式养老、产业式养老四种具有乡村特色的养老服务模式,蹚出了一条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的新路子。为来自全国的老人们打造出一个个宜居住、宜养生、宜健康、宜养老的“夕阳花园”。

互助养老:老人的快乐大本营

绥棱县十五井村幸福院,一块块20平方米的小菜园里各种时令蔬菜长势喜人,小园的主人在菜园里摘下应季的蔬菜,准备食用。幸福院里的老人通过强帮弱、少帮老,自发、自愿地互相帮助,既降低了政府和家庭的养老成本,又拉近了邻里间的情感,就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在改扩建闲置资产,建设幸福院的同时,绥化市积极引导各县(市)区整合民生政策,形成资金合力,率先在绥棱县十五井村开展新建幸福院试点。幸福大院统一配备有线电视、自来水、灶台、暖气等生活设施,为每户在门前规划20平米小菜园,入住老人基本实现食材自给自足。

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农村一些高龄、留守、贫困老年人无人照料问题凸显。经过调研、探索,全面掌握了农村为老服务的资源现状和为老服务对象的数量、基本需求等情况,并指导通过改建、扩建和新建的方式,结合当地实际,整合农村公共服务资源,因地制宜、就近便利地建起了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满足了老人“故土难离”的思想要求和“生活有保障”的物质需求,被誉为“老年人的快乐大本营”。目前,全市共建有互助型幸福院108所。

通过政策鼓励,积极推进利用闲置用房等资源开办养老服务场所,通过试点辐射,全面推广。兰西县政府出资在榆林镇林城村改扩建闲置村级小学校舍,集中建设了农村社区和幸福大院,用统分结合方式进行管理。统,即农村社区和幸福大院建在一处校舍内,由政府统一提供供暖、供电、供水、有线电视等公共服务;分,即入住贫困户分户居住、分灶吃饭,不改变原来的居家生活状态。

幸福大院,不仅化解了老人们的情感纠结,提升了幸福生活指数,而且让老人们找到了精神寄托,达到了“老人开心、子女放心、政府省心”的多赢效果。

共享养老:“10分钟养老服务圈”

绥化将农村养老工作与扶贫攻坚相结合,探索融合发展、共享资源、服务辐射的养老模式。按照老人的实际需要,进行资源分配和共享,实现供需之间的有机结合。是“菜单式需求”与“精准化供给”的完美结合。

海伦市百义村集中连片建立了社区养老中心、低保社区、幸福大院三位一体的养老综合体,室内外活动场所共用,养老服务资源共享,镇村齐抓共管。三处养老设施相互呼应,又各自承担所养重点。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不但为老人开展日间照料、短托、临时照护和医疗保健,还以中心基础设施为依托,把养老服务功能向全村辐射,建立了“10分钟养老服务圈”。同时,以百义村为中心,辐射全镇,还为百祥镇的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低保社区承担着全村低保无房户、危房户老人入住,集中居住,独立分户生活;幸福大院承担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老人、特困供养老人、困境老人居住,采取动态管理,集中居住,独立分户生活。

田园养老:养老休闲后花园

来到百年老镇海伦市海北镇西安村,山门怀古、田畦种菜、文化雕墙、荷塘撷秀、老屋怀旧、长廊赏墨等八大景观,处处彰显地方文化特色,妙趣横生,引得海伦城里及周边的游客前来游玩。

西安村结合“田园旅游示范村”建设,扩大田园养生山庄服务范围,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特困供养户、残疾户入住,真正实现了贫有所居,老有所养,形成了农村生活、品尝农家菜品、采摘小园果蔬、认养庭院畜禽的整套田园休闲养生养老格局。

依托山水林田湖等自然资源,绥化围绕“农事体验、庭院休闲、民俗文化”休闲观光旅游农业体系,确定了发展旅游业促进田园养生养老、依托绿色农产品开展田园养生养老、挖掘民俗风情开展田园养生养老三种业态,探索农村田园养生养老模式。北林区兴和朝鲜族乡依托绿色水稻、绿色有机农副产品的特色,引入企业资本,在斗胜新村新建兴和田园康养中心,建起38栋92户独体别墅,配套接待中心、活动中心、餐饮中心和医疗中心等多功能设施。中心有6万平方米绿地,为老人提供了清新环境,每户有320平方米的“自留田”,在丰富老人业余生活的同时,又实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田园生活。

产业养老:“五星级”健康生活社区

走进宝山镇万康养老产业园,仿佛走进了花园,庭院内花美树绿,楼台亭榭新颖美观,广场的景观错落有致,园在绿中、家在园中、人在景中,美不胜收。

万康生态养老产业园是宝山镇养生小镇项目之一,是集医疗、康复、疗养、旅居、田园和居家等养老综合体。

宝山万康养老产业园项目构建起了兼具社区、居家、机构三位一体养老服务“五星级”健康生活社区。建有现代化的医疗中心、康复保健中心、田园风情农事体验中心、老年文体活动中心、老年休闲娱乐中心、老年居家公寓、老年康养公寓等,相应设施配套规范,功能齐备。

宝山镇万康养老产业园的落成,推进了我市医疗健康产业与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2017年底获得国家工信委、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政策无房无贷款(低保无房户的政策)":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9234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