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长的困境:贷款难题的新挑战,下面是小邓爱分享Flm4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银行行长可以直接贷款
每年,银行行长都会感叹这是最艰难的一年,但他们通常都能顺利渡过。然而,今年的银行业却面临着异常严峻的困境,一些银行行长已经晚上难以入眠。尽管存款任务已经圆满完成,但贷款发放问题让银行行长倍感焦虑。本文将深入探讨银行行长面临的焦虑原因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贷款难题引发的焦虑
存款利率的负担: 尽管存款任务已经完成,但如果不能及时发放贷款,银行将不得不支付存款利息。尽管存款利率已经持续下降,但银行贷款利率仍然相对较高,这意味着银行必须支付高额的利息成本,从而导致亏损。
利润来源受损: 银行的利润主要来自于存款和贷款的利率差,即利差。如果银行无法发放贷款,就无法实现利差收益,银行将无法盈利,甚至可能亏损。这对银行来说是难以承受的困境。
银行贷款难以顺利发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问题在于银行贷款存在着四大错位,这些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使银行行长倍感焦虑:
客户错位: 银行更愿意向有资产抵押、有稳定现金流的客户发放贷款,但大量申请贷款的客户却没有足够的抵押资产和稳定的现金流。这种客户错位导致了贷款审批通过率的下降。
风险政策错位: 银行贷款需求方与信贷风险政策不相符,这导致许多需要贷款的客户无法获得银行的支持。信贷政策的限制使得银行无法满足客户多样化的贷款需求。
贷款性质错位: 银行发放的贷款主要用于生产、支持和赋能,而不是用于消费和生活支出。然而,一些贷款需求的性质与此完全不符,导致银行难以满足这些需求。
未来的挑战
各大银行行长面临的贷款发放焦虑可能会持续,对银行的经营管理产生巨大影响。主要原因包括:
贷款利率持续下降: 银行贷款利率已经降低到历史低点,使得银行无法筛选出优质客户。这将导致银行能够获得的可贷款客户越来越少,加剧了贷款发放的难度。
房地产市场未改善: 房地产市场未出现根本性改善,对银行的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构成限制。这将导致银行优质贷款资源的减少。
银行行长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贷款难题,这将对银行的未来经营产生重大影响。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监管政策、信贷政策、产业政策以及整体经济修复的综合作用。银行行长只能迎难而上,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因为现实对银行构成了新的考验。银行行长的工作并不容易,他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艰难的抉择。
银行行长可以让贷款审批下来吗
#财经新势力#眼前有景道不得,只因我是银行人。关注银行博士麒鉴,品读金融人生。
银行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银行行长更是让很多人羡慕嫉妒恨:高收入、神秘感、各种潜规则。但实际上,有的是误解,有的是传闻,有的可能真的有这样的事。#图文作者打造计划#
今天,我们请来曾经的银行分行长凌晓给读者独家揭秘银行行长的食物链到底是一怎样的?
银行行长名义上都是行长,但行长跟行长之间的差距超出所有人的想象:最大的是人民银行的行长是正部级,最小的银行网点支行长可能连正股级都达不到。今天我们说的是局限于商业银行的行长。
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行长比较简单,一般是四级行长:总行行长、分行行长(二级分行长)、支行长、社区支行长。
国有大银行的行长分的比较复杂,一般来说分为:总行行长、省分行长、市分行长、支行长、二级支行长、网点支行长。
城市商业银行和农商银行的比较复杂,复杂程度取决于分支机构的设立程度,有时间单独再说。
严格意义上讲,银行的行长可以分为三大类:
总行行长、副行长、行长助理,可以简单地归结为银行高管行长,整个银行的所有业务资源几乎掌握在这些人手里,当然业务资源的分配权力也在这些人手里,至于干部的任免和管理权有多少,因每家银行的管理体系不同而不同,毕竟主要的干部管理权和任免权在董事长手里。
分行长、分行副行长,可以简单地归结为银行的中高管行长,整个分行的所有权力集中营,计划指标的分配和考核结果、业务资源的分配、干部的任免、财务资源的使用等都是这个群体手中的权力。
支行长和副行长、网点行长,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一般银行高管行长,主要是执行层,当然也有对支行业务营销的决定权和业务审批推荐权,最重要的权力是业务立项权和支行内部分配的权力。
大家的传统思维可能是行长的食物链是大鱼吃小鱼,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银行的行长层级之间并不一定是大鱼吃小鱼。最常见的情形是:下级行长就喜欢看上级行长不喜欢我但同时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在没有重大失误和重大差错的前提下,如果分行的整个业务指标和业务规模在中等以及中等以上水平,总行行长即使不喜欢哪一个分行长,也一般不会干掉这个分行长;只有这个分行业绩非常差、或者出现重大风险时,总行长才会直接干掉这个分行长。曾经有一家银行行长特别不喜欢某分行的行长,几次提议免掉分行长,但是分行长巴结好了董事长,最终董事长提名分行长提升为总行的行长助理。而且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重大差错,即使免去分行长的职务,也会在总行安排一个部门总经理或总经理级待遇的副总经理。
分行长对支行长也是如此,如果一个支行长的业绩排名在前三名,分行长一般也不会干掉支行长,因为分行长的业绩是靠所有的支行业绩支撑的,甚至在极特殊的情况下,有的支行长对分行长只有表面的尊重,实际上会阳奉阴违。甚至凌晓经历过支行长在会议上直接质疑分行长。
当然,正常情况下下级行长对上级行长还是会有起码的尊重,但下级行长对上级副行长就比较微妙,有的可能就剩下表面的尊重了。如果下级行长犯了错、出现重大风险、重大业务差错,那么上级行长是否喜欢、是否重视、是否是自己人在处理程度上可能就千差万别了。这也是一般情况下下级行长不会轻易得罪上级行长的重要原因。
同样重要的是,在业务指标分配和业务资源配置以及业务支持上,上级行长对下级行长有绝对的主动权,这是非常值得重视的因素。
虽然一般情况下,银行行长中大鱼无法直接吃掉小鱼,但并不代表大鱼对小鱼就没有办法,对于不尊重大鱼的下级行长、大鱼对下级行长的小鱼也不是毫无办法,现实中大鱼对小鱼有很多方法并合理地利用规则吃掉。这就是三大法宝:
第一大法宝:小鱼主动犯错被大鱼吃掉
这个实际上非常简单,大鱼根本不需要对小鱼做什么,就静静地等待小鱼犯错误即可。这些差错包括但不限于业绩指标完成情况差、业务出现重大差错和重大业务风险、有比较大的违规行为发生、监管重大处罚、内部员工出现重大举报行为等,都是上级行长吃掉下级行长的机会。
有的人可能会问,如果没有出现这些情况怎么办?凉拌。等待时机。
第二大法宝:大鱼诱导小鱼犯错然后被大鱼吃掉
如果下级行长不出现重大问题,上级行长可以采取一些办法诱导下级行长出错和犯错,从而被大鱼吃掉。
大鱼如何诱导小鱼犯错呢?最简单的办法是合理利用规则给下级行长强化一些约束,即大家平时说的潜规则。比如下达计划指标时对不听话的小鱼适当多下一点任务、配置财务资源时适当小给一点财务费用、在具体贷款业务时一些可批可不批的贷款砍掉等,时间一长这个下级行就难以为继必然出现业绩差的情况,然后顺理成章地自然吃掉了。
第三大法宝:大鱼强迫小鱼犯错然后被吃掉
如果下级行长既没有主动犯错、在诱导犯错以后仍然能够没有犯大错,上级行长自然可以强迫下级行长犯错。
如何强迫下行长犯错呢?办法自然很多,比如给下行长派一个风格不一致、与下级行长不对付的副行长,这样就会导致下级行的班子不团结而业务发展受阻;给下级行派一个特别严谨的风险总监,从而导致下级行的贷款审批特别严格;下级行要提拔的干部上级行原则上不批,留出来的空缺都是空降或就让它空缺;对下级行的重大项目几乎没有什么支持等,一般情况下下级行都会出现业绩差或出现风险情况发生。
银行里的行长食物链虽然大鱼并不一定吃掉小鱼,但大鱼仍然有三大法宝吃掉大部分小鱼,如果这三大法宝后大鱼仍然无法吃掉小鱼,那大鱼也就只能忍着小鱼。这就是现实。银行里的行长生态就是如此,并不像大家表面上看到的那样光明磊落,但也没有那么肮脏不堪。你觉得呢?(麒鉴整理自凌晓自述,请尊重作者的原创权益)
关注麒鉴作品,带给你银行行长内部的各种秘密。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银行行长可以直接贷款(银行行长可以让贷款审批下来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979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