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2023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8550亿元,下面是光明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中国房地产贷款总额
央视网消息: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23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公布如下: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
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8550亿元,同比下降7.9%(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6);其中,住宅投资44439亿元,下降7.3%。
上半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79154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6%。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57083万平方米,下降6.9%。房屋新开工面积49880万平方米,下降24.3%。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36340万平方米,下降24.9%。房屋竣工面积33904万平方米,增长19.0%。其中,住宅竣工面积24604万平方米,增长18.5%。
二、商品房销售和待售情况
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5951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8%。商品房销售额63092亿元,增长1.1%,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3.7%。
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415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0%。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18.0%。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情况
上半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68797亿元,同比下降9.8%。其中,国内贷款8691亿元,下降11.1%;利用外资28亿元,下降49.1%;自筹资金20561亿元,下降23.4%;定金及预收款24275亿元,下降0.9%;个人按揭贷款12429亿元,增长2.7%。
四、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
6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为94.06。
附注
1.指标解释
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完成投资:指报告期内完成的全部用于房屋建设工程、土地开发工程的投资额以及公益性建筑和土地购置费等的投资。该指标是累计数据。
商品房销售面积:指报告期内出售新建商品房屋的合同总面积(即双方签署的正式买卖合同中所确认的建筑面积)。该指标是累计数据。
商品房销售额:指报告期内出售新建商品房屋的合同总价款(即双方签署的正式买卖合同中所确认的合同总价)。该指标与商品房销售面积同口径,也是累计数据。
商品房待售面积:指报告期末已竣工的可供销售或出租的商品房屋建筑面积中,尚未销售或出租的商品房屋建筑面积,包括以前年度竣工和本期竣工的房屋面积,但不包括报告期已竣工的拆迁还建、统建代建、公共配套建筑、房地产公司自用及周转房等不可销售或出租的房屋面积。
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到位资金:指房地产开发企业报告期内实际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各种货币资金及来源渠道。具体细分为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定金及预收款、个人按揭贷款和其他资金。该指标是累计数据。
房屋施工面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报告期内施工的全部房屋建筑面积。包括本期新开工的面积、上期跨入本期继续施工的房屋面积、上期停缓建在本期恢复施工的房屋面积、本期竣工的房屋面积以及本期施工后又停缓建的房屋面积。多层建筑物的施工面积指各层建筑面积之和。
房屋新开工面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报告期内新开工建设的房屋面积,以单位工程为核算对象。不包括在上期开工跨入报告期继续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和上期停缓建而在本期复工的建筑面积。房屋的开工以房屋正式开始破土刨槽(地基处理或打永久桩)的日期为准。房屋新开工面积指整栋房屋的全部建筑面积,不能分割计算。
房屋竣工面积:指报告期内房屋建筑按照设计要求已全部完工,达到住人和使用条件,经验收鉴定合格或达到竣工验收标准,可正式移交使用的各栋房屋建筑面积的总和。
2.统计范围
有开发经营活动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法人单位。
3.调查方法
按月(1月份除外)进行全面调查。
4.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要说明
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遵循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以景气循环理论与景气循环分析方法为依据,运用时间序列、多元统计、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以房地产开发投资为基准指标,选取了房地产投资、资金、面积、销售有关指标,剔除季节因素的影响,包含了随机因素,采用增长率循环方法编制而成,每月根据新加入的数据对历史数据进行修订。国房景气指数选择2012年为基年,将其增长水平定为100。通常情况下,国房景气指数100点是最合适的景气水平,95至105点之间为适度景气水平,95以下为较低景气水平,105以上为偏高景气水平。
5.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划分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0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市、自治区);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
6.同比增速说明
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销售面积等指标的增速均按可比口径计算。报告期数据与上年已公布的同期数据之间存在不可比因素,不能直接相比计算增速。主要原因是:(一)加强在库项目管理,对退房的商品房销售数据进行了修订。(二)加强统计执法,对统计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数据,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了改正。(三)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剔除非房地产开发性质的项目投资以及具有抵押性质的销售数据。
来源: 央视网
全国按揭贷款余额
最新出炉的上市银行2023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居民排队“提前还房贷”给银行的冲击进一步增大,作为按揭贷款发放主力军的国有六大行,有5家出现了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减少。
澎湃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在处于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第一档和第二档共计19家上市银行中,2023年上半年有12家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相较2022年末出现减少,余额增加的仅有7家。而在2022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出现减少的大中型上市银行数量为5家。
资产质量方面,不同于去年的全线走高,在披露了相关数据的银行中,今年上半年,9家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出现上升,1家持平,4家下降。
这19家上市银行中,包括第一档中资大型银行中的工行、建行、农行、中行、交行、邮储银行;第二档17家中资中型银行的13家,分别为10家上市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招行、浦发、兴业、中信、民生、光大、平安、华夏、渤海、浙商)以及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
国有大行:5家房贷余额下降,2家不良率下降
国有大行受提前还贷的冲击最为明显。
作为房贷发放的主力军,2023年上半年,国有六大行的个人住房贷款合计减少2057亿元,而2022年合计增加4049亿元,2021年更是合计增加24843亿元。
其中,除邮储银行外,工行、建行、农行、中行和交行今年上半年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均较去年末出现了下降。中行、建行和工行减少的最多,均超过了500亿元。
2023年上半年大型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及资产质量变动情况一览
不少银行也在半年报中披露了上半年的新发放房贷情况。
工行在半年报中披露,个人住房贷款投放总量稳步增长,上半年累计投放超5100亿元,较去年同期多投 481亿元; 抢抓二手房市场,持续优化房贷结构,个人二手房贷款累计发放超1500亿元, 较去年同期多发放706亿元。
上半年,建行个人住房贷款新投放5246亿元。6月末个人住房贷款6.41万亿元,较上年末减少729.04亿元,降幅1.13%,主要是个人住房贷款提前还款量增加,抵销了投放量增加的影响。
“近几个月新受理的提前还款需求总体上已趋于稳定,相比4月份的峰值下降了不少。”建行副行长李运在该行中期业绩会上谈到提前还款时表示。
资产质量方面,农行和邮储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不良出现“双降”。其中,上半年“全力支持各地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邮储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加622.99亿元),不良率从去年末的0.57%下降到了0.50%。
中型银行:7家房贷余额减少,6家增加
13家上市中型银行中,7家在今年上半年出现了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下降,分别是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和渤海银行。其中,浦发、民生、兴业和招行的降幅都超过百亿。增幅最多的是浙商银行。该行今年上半年个人房屋贷款较上年末增加了170.5亿元。
2023年上半年中型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及资产质量变动情况一览
在8家披露了个人住房贷款质量的中型银行中,兴业银行的个人住房及商用房贷款不良率从去年末的0.56%下降到了今年6月末的0.51%,平安银行的住房按揭贷款不良率则从去年末的0.28%下降至今年6月末的0.26%。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中国房地产贷款总额(全国按揭贷款余额)":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956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