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家银行入驻南充,商圈密集涌现,三线城市名副其实,下面是南充新闻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南充商业银行好贷款不
人气十足的王府井购物广场。
5月29日,《第一财经》发布《2020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南充上榜三线城市。该榜单标准依托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指标,对中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排名。
南充在商业资源集聚度方面有诸多亮点。2019年新签约项目255个,协议总投资1641.6亿元,外商直接投资增幅位列全省第一;全力打造全省金融副中心,29家银行入驻南充,数量居全省第二,存贷款总额全省位于前列;五星花园、1227购物中心、白土坝、白马湖、南湖等商圈不断兴起……
开明开放的南充,以自己独有的魅力,汇聚发展强劲要素,在“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次极核”的征程中阔步前行。
川东北金融中心。
1 南充正成为吸引外来投资的洼地
在位于嘉陵区的四川燕京啤酒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多功能验酒机已投产使用,一瓶瓶灌装好的啤酒经过传输带传送,完成验酒、杀菌等一系列制作工艺。
“我们采用先进的瓶装工艺灌装生、鲜啤酒,有效进入中高端市场并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从而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四川燕京啤酒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闫俊说,目前,公司开足马力全线生产,确保今年啤酒产量达到14万吨。
在南充招引的诸多企业中,发展迅猛的还有很多。招引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提供的优质服务。
南充坚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优化发展环境,致力于打造全省开放合作副中心,让产业、人才、资金在这里聚集、成长、壮大,让南充实现从“筑巢引凤栖”到“花开蝶自来”的嬗变。
四川中虹集团董事长蒋志祥对于南充营商环境的改变有切身体会:建设项目快速完成审批手续,一次接件,一次告知,一次办结。“现在南充营商环境有了质的飞跃。”
企业在南充办事越来越便捷,得益于南充创新推出的建设项目“五证合一”审批制度,将建设项目报建、合同备案、质量报监、安全报监、施工许可证办理5个建设审批服务事项整合为1个施工许可事项,使得审批时限由35个工作日缩短为5个工作日。只要资料齐全,施工许可证立等可取。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市出台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30条”意见和加快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并全面开展政策评估梳理,清理修订已过时和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督促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实现“三十八证合一”,打通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瓶颈”;持续开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专项治理,逗硬查处“中梗阻”行为。
优质的政务环境,促使南充成为吸引外来投资的洼地。
2019年南充新签约项目255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15.9%,协议总投资1641.6亿元,其中,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03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3%。
此外,我市积极引进境外500强和知名跨国公司,支持帮助已落户企业增资扩能、壮大规模。去年全年新增新加坡丰树、捷克捷信等外资企业5家,实现外商直接投资5.73亿元,完成省上下达目标任务107%,同比增长113.5%,增幅位列全省第一。
今年,南充大力实施“开放年”行动,创新举措,奋发作为,全市对外开放合作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1—4月,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90个,协议总投资383.8亿元;新开工项目63个,新竣工项目58个;到位内资225.5亿元,到位外资1.913亿元。
顺丰速运南充分拨中心。
2 多项金融数据位居全省前列
6月3日,川东北金融中心建设工程项目现场一片忙碌。复工以来,金融中心建设项目狠抓载体建设,强化资金落实,形成任务清单,逗硬督查,多部门联动,围着项目转、扭着项目抓,上足了人力、机械,确保如期交账。金融中心商业内街项目施工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明年元旦开街。
“今年计划招引金融机构(总部经济)8家。”高坪区金融管理局副局长任利东介绍,该局通过精准招商、集团招商,不断拓展推介招引渠道,截至目前,川东北金融中心已签约入驻近60家金融及类金融机构、190余家商业机构。
川东北金融中心迅速推进体现了南充打造全省金融副中心的强劲动力。
盘点南充的金融数据,多项数据位居全省前列:目前,南充共有29家银行机构入驻,数量位居全省前列;银政保、外汇等金融业务总量以及银行存贷款总量均居全省第三位;金融业总体发展水平位于全省前列,川东北首位;截至2019年10月底,人民币存贷款增量分别居全省第二位;移动支付便民工程有7项工作居全省第一,二维码交易笔数和金额均居全省前列……
打造全省金融副中心方面,南充也有着自己明晰的路径。根据《南充市打造全省现代金融副中心实施方案》,南充将进一步健全金融体系,优化金融发展布局,做大金融总量,做强金融实力;进一步创新金融产品、金融服务、融资方式,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控体系,着力打造金融机构健全、市场主体活跃、配套功能完善、风险防控有力的现代金融产业生态圈。到2023年,力争全市金融业资产总额、存贷款余额年均增长保持在12%以上,全市金融业金融资产总额突破1万亿元,存贷款与南充市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协调增长;全市直接融资比例达到35%以上,保费收入达到150亿元以上;金融中心的金融直接交易和关联交易额占全市金融交易额50%以上。
为此,南充将抓好川东北金融中心建设工程,快速推进以金融商务街、沿江金融外滩和金融总部基地、金融创新及关联产业基地“一街一滩双基地”为主的载体建设,确保2019年完成项目1期建设,2021年川东北金融中心载体建设全面完成。按照规划,川东北金融中心将以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为引领,鼓励市内外银行、保险、证券、期货、基金管理公司、风险投资公司、信托等持牌金融机构入驻或在川东北金融中心设立分支机构,并加快招引汽车金融、清分结算、资产管理和微信、支付宝等机构入驻,引导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入驻,到2023年末,力争入驻川东北金融中心金融及类金融机构总计达到100家,有2—5家在全国或全省有影响力的总部金融机构入驻金融中心。
打造全省现代金融副中心,南充还提出抓好金融高质量发展、抓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质增效等工程。抓好金融科技提升工程、金融人才高地建设。在抓好金融人才高地建设工程方面,南充将大力引进具有丰富金融管理经验和高端专业技能、在业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金融高端人才,使我市成为吸引、汇集各类金融高端人才的高地。充分利用驻市高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资源,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对企业高管、财务人员的金融知识的培训,加快金融人才的定向培养等。
红火的餐饮业。
3 商圈密集涌现 消费势头强劲
6月2日,随着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南充的夜又恢复了烟火气,市内1227购物广场仿古街夜市、白土坝夜游商圈、美宇白马湖水街、南充不夜城等夜经济中心区域,卖爆炒鱿鱼的张老板、卖销魂鸡翅的李老板、卖怪味土豆的王老板等又忙碌了起来。
在1227购物广场仿古街夜市经营小吃的喻娟,不停地招呼着来来往往的客人。31岁的喻娟是南部人,于2012年定居南充。
近年来,我市开始“夜经济”的探索,1227购物广场仿古街夜市由此诞生。2019年11月9日,夜市正式开业。开业后,夜市人潮如织,喻娟的小吃店日销售额达4000元—5000元,日益红火的生意让她甚是欢喜。
当晚11点左右,夜市内人流逐渐减少,在送走最后一批客人后,喻娟清点了当天的营业额。“差不多4000元,基本恢复到年前水平。”喻娟告诉记者,今年,她将持续加足马力,用心经营,希望可以开分店。
在南充各大商圈,这种热闹的场景随处可见。
6月1日上午,家住顺庆区什字上街的段薇早早带着孩子前往王府井。但是商场三层地下停车场已没有了停车位。“每到周末或者节假日,停车位一位难求。”段薇当天带着孩子在商场内的儿童游乐场和餐饮店吃饭,也排了老长的队。
生意火爆的不只是王府井,1227商圈作为南充首家街区购物中心,一成立就汇集了一大批人流量,一跃成为了南充最火爆的商业街区。
白土坝作为西华商圈的核心,主要是以服务社区为主。当你去这里逛一逛,你就会惊叹,各大美食饭店、影院、娱乐设施、大型超市应有尽有。原本在购物上略显不足的西华商圈,在仁和广场开业后,完全弥补了该商圈的短板。
江东商圈以王府井商业综合体为主,现在保利MALL也开业,江东商圈集聚能力越来越强。
白马湖水街作为一家以“商家+公园+街区”的商业体,是白马新城商业的核心部分。白马湖由最开始人烟稀少,到如今周边进驻了各大品牌开发商,一片繁华景象。这里环境优美,哪怕不吃喝购物,来这里散散步都是美好的。
尚品时代广场,作为2018年1月才开业的一站式休闲购物娱乐商业综合体,弥补了市政新区商业的空白,成为了市政新区的商业新地标。市政新区的市民再也不需要跑到其他地方去购物,外加横店影院的开业,很好地吸引了人流量。
商圈密集涌现,改变了南充商业中心单一的局面,也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形象,重塑了南充人的消费习惯,拓展了消费市场。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南充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8.93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96.20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全年接待旅游人数7315.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5%。全年旅游总收入742.53亿元,比上年增长28.1%。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着力实施“五高”举措,打造全省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奋力推动服务业大市向服务业强市跨越,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及其增速连年位居全省一方阵。将聘请一流专家团队,编制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中长期规划和9个重点产业专项规划,推动9县(市、区)因地制宜编制区域发展规划,形成“199”服务业发展规划体系。大力发展品牌首店、连锁便利店和楼宇、总部、会展、假日、月光、创意“两店六经济”新业态,每年新增规(限)上服务企业100户以上,服务业加速向中高端化迈进。大力推进三产板块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支持打造服务业集聚区、商业综合体、社区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和服务业特色小镇“五大载体”,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8%以上、投资占比达到70%以上,集聚、辐射、融合、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对标一流国际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政策、机制、考核“三位一体”支撑体系,形成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活力。(记者 易立权)
图片由南充日报社影视中心提供(资料图)
四川农村信用社贷款好贷吗
来源:【中国农网】
新年伊始,农行四川分行贷款增势喜人。1月14日,各项贷款较年初净增480.8亿元,增量创同期新高。同时,各项贷款余额突破11000亿元,站上新台阶!自去年6月18日中西部首家银行贷款总量“过万亿”后,时隔不到7个月,农行四川分行各项贷款“再增千亿”!总量“再攀新高”!
近7个月时间,农行四川分行主动融入四川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眼当好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服务实体经济主力银行,全力以赴服务稳住经济大盘,全力推动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建设,全力提供普惠民生金融服务,为奋力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四川篇章增添新的贡献。
实体融资:供给力度持续加大
农行四川分行始终聚焦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牢牢把握“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的总抓手,精准有效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在服务稳住经济大盘上,持续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落实,争取总行差异化政策,积极支持全省700个重大项目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0个重大项目,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配套融资审批金额超500亿元,国家发改委扩大中长期贷款投放近20亿元。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上,率先投放“十四五”重点工程水电站、高速等项目贷款,完成“成渝双圈”标志性工程审批、并独家承接项目首笔国开基金,落地全省首笔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央企重大项目投放成果同业、系统“双第一”。落地省内基础设施基金配套融资“双首单”,教育、卫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投放同业第一。在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上,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匹配规模,推动制造业余额、增量、增速均居省内四行首位,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幅达到47%,增量、总量升至四行“双第一”,科创企业贷款余额增长逾70亿元。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组建多级联动团队、创新多项产品,绿色贷款余额突破1200亿元,增量同比翻番。
2022年末,农行四川分行各项贷款、法人实体贷款、个人贷款增量、总量均居四行第一,其中各项贷款增量连续7年保持四行第一。2023年开局,农行四川分行加大储备力度、抓实投放督导,各项贷款投放在全国农行系统继续位居第一方阵,在城市有机更新、住房开发贷款、制造业、绿色贷款等政策倡导领域持续领先。
服务三农:创新力度持续加大
农行四川分行聚焦服务“三农”主责主业,率先编制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一图通”,强化水、土、城、人、产、能“六大领域”信贷供给,涉农、县域贷款增量均创历史新高,粮食安全、巩固脱贫、乡村产业和乡村建设“四大领域”贷款总量、增量均居省内大型商业银行首位。大力推广“信息建档+线上办贷”作业模式,全力做好脱贫人口、普通农户、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各类主体信贷服务,2022年农户贷款增量列全国农行第2,近半年来余额连续突破400亿元、500亿元。
种业和粮食安全领域贷款余额152.8亿元、净增39.2亿元。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66个脱贫县贷款净增162.2亿元,是上年的2.1倍;25个国家重点帮扶县贷款净增53.9亿元,增速高于全省平均7.6个百分点。乡村建设贷款余额1260.2亿元、净增274.8亿元,总量、增量均居全国农行前3。“惠农e贷”增量排名全国农行第二。
近日,在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开展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中,农行四川分行支持宅基地退出试点改革、全国首笔乡村振兴种业贷2个案例,成功入选四川省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十佳案例。
普惠民生:让利力度持续加大
农行四川分行深刻把握当前稳住经济大盘背景下金融业的政治使命,既做足畅通融资的“加法”,也做好让利实体的“减法”,主动担负起国有大行稳增长支撑、逆周期调节作用,减轻市场主体困难和压力、支持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在普惠金融服务方面,加强服务模式创新,与政府共建风险分担机制,通过“纳税e贷”“抵押e贷”等产品做好批量服务,加强“首户e贷”“账户e贷”等推广,扩大普惠金融触达面。2022年,普惠贷款、普惠客户增量是同期的1.7倍、2.1倍。积极纾困市场主体,累计为1500户、36亿元小微贷款办理延期。
在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方面,发掘自身区位、产品、服务、渠道优势,持续优化信贷政策,给予优惠利率,全力满足人民群众住房置业、消费升级、个私经营、农户贷款等融资需求。2022年下半年,农行四川分行个人贷款投放655亿元,居省内四行首位。在减费让利方面,减免手续费1.4亿元,惠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32.9万户;实施优惠利率,让利贷款利息达13.3亿元。
作者:谢钢 张立冬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传君
本文来自【中国农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南充商业银行好贷款不(四川农村信用社贷款好贷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910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