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开展2023年度企业债券本息兑付风险排查和加强存续期管理有关工作,下面是界面快讯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额度续存期
发改委网站12月27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2023年度企业债券本息兑付风险排查和加强存续期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发挥企业债券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有效防范化解相关风险,现就开展2023年度企业债券本息兑付风险排查和加强存续期管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对企业债券本息兑付风险开展全量排查
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应对辖区内近期以及2023年企业债券本息兑付风险开展全量排查,提前掌握辖区内每一支企业债券还本付息资金安排和风险状况。对排查后存在偿债风险的企业债券,列为重点关注对象,第一时间组建风险应对工作专班,实行挂牌督战,制定风险防控方案,及时上报省级政府和我委。
二、对存续企业债券开展全量检查
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应对辖区内存续企业债券开展全量检查,重点包括以下内容。
(一)存续期债券总体情况。包括存续期债券支数及规模、各年度还本付息额、发行人行业及区域分布等情况。
(二)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包括债券资金是否按要求投入批复、注册文件和募集说明书中约定的项目领域,重点排查涉及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情况,如有募集资金投向变更是否按规定履行相关程序,是否存在违规挪用债券资金等问题。
(三)信息披露情况。包括发行人是否按照《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披露定期报告等情况,以及中介机构协助发行人做好信息披露工作的履职尽责等情况。
(四)发行人资产利润情况。包括发行人是否存在虚增资产、虚增利润等情况。如企业发生或计划进行重大资产重组,要对发行人的重组过程进行监管,分析判断资产重组是否增加债券偿付风险,督促发行人按照合规的程序实施重组并履行相关义务。
(五)募投项目运营效益情况。包括募投项目是否如期开工、实施建设,建设进度是否与募集资金使用进度匹配,项目业已形成的资产或收益权是否按募集说明书约定(如有)办理抵质押手续,已完工募投项目的运营效益情况等。
(六)对以资产抵押担保的企业债券,检查债券抵押资产后续跟踪评估和信息披露情况。
(七)对已发行的优质企业债券,要督促相关发行人在规定期限内做好存续期报告编制和信息披露等相关工作。
在检查过程中,如发现发行人存在虚增资产、虚增利润、挪用债券资金、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违法违规行为,应将相关情况即报我委,我委将进行严肃处理。
三、加强企业债券项目申报和存续期管理
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两者合称受理审核机构)要持续加强企业债券项目申报和存续期管理,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提高企业债券服务实体经济水平,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项目申报把关。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要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严把申请材料关,深入分析发行人资产利润情况和项目风险情况,重点关注发行人资产真实性和项目收益可行性,充分识别风险。
(二)加强定期报告信息披露。为加强管理,企业债券定期报告和其他存续期信息披露文件应在中国债券信息网和相关交易场所按要求披露。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应将信息披露情况及时报送我委。
(三)加强中介机构和发行人管理。对中介机构和发行人在企业债券项目申报和存续期中存在的失信失职行为和不专业行为,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和受理审核机构应及时向我委反映,我委将进行严肃处理。
(四)加强企业债券受理审核系统应用。受理审核机构应通过企业债券受理审核系统全程线上办理企业债券预约、受理、审核、发行前备案等各项业务。受理审核机构应持续完善企业债券受理审核系统功能,及时公开受理审核进度,并将有关信息推送至省级发展改革部门。
四、工作要求
(一)请各相关中央企业比照上述要求,认真开展企业债券本息兑付风险排查和存续期债券检查。
(二)请各企业债券主承销商比照上述要求,对存续期内负责主承销的企业债券进行本息兑付风险排查和存续期债券检查,向我委和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报送情况。主承销商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将在企业债券主承销商信用评价中予以体现。
(三)近期我委将组织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受理审核机构等,通过现场核查和自查相结合等方式,对企业债风险防控开展一次“回头看”,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四)省级发展改革部门、相关中央企业和主承销商应将企业债券本息兑付风险排查和存续期债券检查情况于2023年1月13日前报送我委。
招联好期贷利息怎么样
燃财经(ID:rancaijing)原创
作者 | 唐亚华
编辑 | 黎明
“本人因疫情原因资金链断裂,已陷入重重困难,不是不还钱,现在也在储备,希望早点还上,可是招联好期贷暴力催收,爆通讯录,骚扰恐吓亲朋好友,群发个人隐私信息,请处理。”某用户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如此“伸冤”。
另一位用户更是声称“已经没法正常生活了”,“他们每天给我60多岁的父亲打骚扰电话,他有心脏病,刺激不得……”
国内的互联网金融行业,正在上演一出逾期潮。在投诉平台上,5月份仅平安普惠就被投诉了3000多次。
收入下降还不上网贷的企业员工、做生意资金链断裂的老板、填不上网贷窟窿的大学生,最近陷入了一样的焦虑:网贷逾期了 ,每天的高额利息和花样繁多的暴力催收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曾经的网贷行业,低利率吸纳资金,高利率放贷,一转手赚个盆满钵满。疫情突袭,许多人数月没有工作、实体店迟迟无法复工、企业大范围降薪裁员……任何一件事都可能成为网贷逾期的最后一根稻草。而银行放贷收紧、网贷行业整体收缩,拆了东墙补西墙的路也被堵上了。
降薪或失业导致借款人逾期,催收又影响到不少人的生活或工作,没有工作还款更难,而借贷平台担心大面积逾期带来资金危机,只能加大催收力度,矛盾更加激化……
网贷似如一条吞身之蛇,牵涉之人如进无物之阵,难以找到求生的出口。
越是非常时期,往往越是风险集中暴发的时候。疫情之下,企业不能开工,现金流紧张,个人收入下降甚至失业,让一些原本就有一定规模负债的人雪上加霜。
奇飞从2017年就开始接触网贷,最初借钱是因为“2016年奉子成婚,2017年小孩出生后经常生病,钱不够花”,后来朋友介绍他用了网贷。
从最早的急用钱偶尔借,到后来利息太高被迫以贷养贷,拍拍贷、京东、支付宝,以及后来的714高炮他都借过,一度被暴力催收逼得走投无路。
好在2019年奇飞把所有的钱都还上了,但到了年底,要过年但手上又没钱,他又选择从支付宝借了3万,分12期还,每个月2500元。只是,没想到开年就遇上了疫情,身在武汉这样的疫情重灾区,奇飞2月、3月、4月整整三个月没开工,一分钱工资都没有。
“已经有两个月逾期了,这个月就是第三期了”,而他5月份刚开始复工,对方天天打电话来催收,奇飞只能一遍一遍好话解释:“下个月就发工资了,下个月还。”
还不上款的奇飞只是网贷大军中的一个典型,还有比他更惨的。
做生意的张默“都想死了算了”。最早他也是为孩子治病借了一些钱,自己花销用了一些,但都在可负担范围内。2019年,曾经在医院工作多年的他计划自己出来创业开个推拿理疗店。
开店,就要花钱。但他当时手上没有太多预算,所以从支付宝、京东、交通银行和平安信用卡等平台前前后后总共借了二十多万,才把店给开了起来。
“结果没干几个月就碰上疫情,现实给了我狠狠一巴掌。”疫情发生以来,基本没有生意,借款陆续都逾期了,眼看门店就要倒闭了,他只得1万元转让出去,来回亏了十几万。“被债务压的都想一死了之,要不是还有点牵挂放不下,我真的跳楼去了。”
图 / 视觉中国
据他描述,以前的工作单位已经被催收公司打过电话了,家人也被骚扰不胜其烦。交通银行曾要求他念一段话,大概内容是:“我,XXX,因名下信用卡逾期,自愿承担因逾期引发的所有后果。”
绝望中的张默,不愿意回答任何细节,只说“讲了也没什么用”。
“如果银行和这些平台能给我时间慢慢还钱,我能还得起,但是他们如果要起诉我或者逼得太紧让我崩断了神经,我也就顾不了什么牵挂或者别的什么了,但是我肯定会把这些经历写出来发到天涯、豆瓣上去的。”张默说。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借贷逾期纠纷竟然催生了一个新的市场:反催收。如今,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上已经出现了“反催收联盟”。同类型数百个账号,几百万粉丝在上面用“领袖人物”支的招应对催收。
金融从业者、曾经的催收员、律师等纷纷带着专业知识给粉丝科普应对之策。在QQ上,无数个“逾期上岸交流群”里,逾期者抱团取暖,源源不断地交流反催收经验。
有压迫就有反抗,有需求就有市场。一边是哀鸿遍野,一边则应对有方。“一定要录音,拿证据投诉”、“金融机构是过度授信,要求停息挂账”、“给通讯录做防爆,没爆通讯录就好好谈,爆了通讯录干脆停机换号不要理”……
当风险集中暴露之际,曾经的蜜糖就变成了砒霜。金融平台曾经一手经营理财产品吸纳资金,另一手高利放贷,赚得盆满钵满。而疫情这样的系统性风险出现时,环环相扣的生态链就难以为继了。
这不,已经有金融平台以疫情造成逾期为由,也开始对购买理财产品的用户违约。4月,安徽的叶枫在步步盈公司推销员的劝说下购买了一款5万元、为期3个月的理财产品。刚买了3天,她就收到通知,步步盈要从P2P转型到小额信贷。
到了5月份,叶枫又被告知因公司转型及出现大面积逾期,所有理财用户的利息取消,仅归还本金,且分30个月归还。同意这个方案的理财者,公司会按照一定比例逐月返还资金,叶枫这样不接受返还方案的用户就被无限期搁置了。
上述案例只是冰山一角。
近几个月以来,在21-CN聚投诉和黑猫投诉上,金融借贷纠纷投诉量爆发式增长。其中,在21-CN聚投诉上,仅2020年5月,平安普惠就被投诉3043次,玖富也有2606次,点融网、京东金融、马上消费金融、闪银、捷信金融、拍拍贷等也都有1000多次投诉。
另外在黑猫投诉的黑榜上,恒昌利通、拍拍贷金融、小花钱包等居投诉月榜榜首。
但在对应的解决量排行榜上,解决最多的也仅有1300多次,大多数平台仅有几百次解决甚至没有出现在解决排名榜上。
简单分一下,被投诉的平台大致包括以下几类:一种是各大银行,如中国光大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浦发银行;也有互联网公司的金融业务,京东金融、美团金融、有钱花等都包括在内;还有一些是保险公司或银行旗下业务,如平安普惠是中国平安保险旗下的小贷公司,招联金融是招商银行与联通共同成立的消费金融平台;另外一类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是一些互联网金融借贷平台,如玖富、点融网、钱站、分期乐、拍拍贷等。
这些平台多是通过理财产品吸纳资金,再通过征信评估,以一定的利率出借资金,周转循坏,平台从中赚取利息差。
在投诉内容中,原因也分几类,一是利息问题,如强制砍头息、高额利息、逾期费。如一位匿名用户指责玖富万卡收费不合理,频繁催收——
“本人去年9月在玖富万卡借款33000,但其实是阴阳合同,合同上写的是44000多,每个月还款1512.28,36期总共要还54442.08,还有我不知道的400多的担保费,第二笔借款29800,但是有3000多的担保费,分3个月扣,也是我不知情的。因为前几个月疫情原因,没有工作,一时没有还上,第三方催收一天打3、4个电话,怂恿我去借钱还上,还打联系人电话,造成骚扰。”
二是暴力催收,如电话短信骚扰通讯录联系人、威胁恐吓——
“我们公司做出口产品,疫情影响工资大幅度缩水,用了闪银奇异也有几年了,从未逾期,现在没办法了,能想的办法都想了,希望能延期到月底,工资到账立马还款。这期间不要打电话了,公司不准上班时间经常接电话。”黑猫投诉用户“长不大的孩子要靠谱”几近恳求地说。
三是一些捆绑销售等不合理行为,如强制捆绑销售保险,扣除保费,无故收取管理费等。有不少用户反映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遭到平安普惠、玖富等强制收取保险费、管理费。
如今的现实情况是,不少人连续几个月收入突遭变故,生活陷入窘境,网贷无法如期还清,只能以贷养贷,窟窿越来愈大。
一旦贷款逾期,平台开始电话短信轰炸,威胁恐吓当事人及其亲朋好友。有的人因欠贷消息被催收人员找到公司,导致丢了工作,有人为赚快钱陷入网赌、博彩的深渊,也有人破罐子破摔成为老赖,干脆不管不问。而借贷平台收不回款,理财兑付受限,甚至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
这也将整个借贷链条拖入了恶性循坏,一场没有赢家的连环剧时时刻刻在上演。这像极了《三体》中的黑暗森林法则:他人即地狱,自己要想生存,就必须开枪将其他生命击毙。
不少人质疑:“如果都失信了,征信还有何用?”
网贷纠纷何以在短期之内激化至此?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肖飒解释:“受疫情影响,个人与企业的现金流紧张,不管是出借人想要回笼资金,还是借款人想要延期还款、减少利息开支等,出借人、借款人与平台间以及出借人与借款人间的矛盾均将集中到网贷平台上。”
除此之外她还指出,网贷出清已是市场大势,出清需对存量业务等进行效率较高的集中处理,这也是投诉率提升的原因之一。
“疫情下个人收入减少,违约率提升,但如果不催收,网贷平台资金压力大。这样的纠纷变多,后续还可能会引起部分网贷平台因资金链断裂跑路,也会导致监管机构加大力度查处相关暴力催收机构。”长期关注金融的律师马军也提到。
那么在这些纠纷中,平台的哪些行为是不合规的,而哪些又是借款人应当履行的义务呢?
关于高利率,肖飒提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九条规定,借贷双方对逾期利率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以不超过年利率24%为限。也即收取过高额逾期费用的,超额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图 / 视觉中国
而对于催收公司打电话、轮番骚扰亲朋好友的行为,她明确指出是违法的,涉嫌侵犯公民隐私权、名誉权。
“我国公民享有隐私权、个人信息权利。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者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严重者,可依据《治安处罚法》第142条的规定,‘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也就是说,利息问题要看借款时的约定合同,不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按照合同执行,超过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即使借款人逾期,也可以不予偿还。但对于暴力催收,借款人保存录音、文字等证据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道理是这样,但大多数人确实逾期在先,平台合理的催收也可以理解。况且疫情属于不可抗力,不少实体行业获得了减免房租、延迟纳税优惠,也有银行推迟房贷还款时间。同理放到金融借贷领域,如果双方都没有恶意,适当留出协商处理的空间或许更为妥当。
肖飒也提到:“我国《民法总则》第180条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对于受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直接影响而产生的民事纠纷,符合不可抗力法定要件的,应该适用对应规定妥善处理。”
但她也指出,不可抗力的运用,应一事一议,房贷、房租等很多延缓政策的出台不一定适用于网贷,而确实因疫情收入锐减或者还款有压力的,建议与平台、出借人就还款利息、延期还款等内容友好协商。
简而言之,对于逾期的网贷用户来说,若签订的是合理借款协议,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及时还款;遇到特殊情况还款困难的可以与平台积极协商延期还款;而如果遭受暴力催收,就要及时报警。
经此一事,借款人更应该注意,网贷高风险,入坑需谨慎,上岸后更要引以为戒。生存于风险社会,每个人都要树立合理的消费观,量入为出,千里之堤都会溃于蚁穴,一个小窟窿可能会让四墙凋敝,最终越滚越大的债务雪球会将人拖入无底深渊。
*题图来源于视觉中国。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奇飞、张默、叶枫为化名。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额度续存期(招联好期贷利息怎么样)":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885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