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贷款知识 > 杭银消费贷款是真的吗(消费贷还信用卡合法吗)

杭银消费贷款是真的吗(消费贷还信用卡合法吗)

贷款知识 金融界 原创

杭银消费金融连续两年亏损 股东杭州银行暴露不良风险,下面是金融界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杭银消费贷款是真的吗

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整体业绩良好,但杭州消金却特立独行,2016年、2017年分别亏损999万元、3460万元,合资公司属性带来的高管不稳定问题亦在其身上显现

文 | 《投资时报》记者 薛南骏

消费金融市场正呈现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不少消费金融公司不仅扭亏为盈,净利润更是进入爆发期。

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5月11日,共有34家涉足消费金融领域的公司公布2017年经营业绩,其中29家实现盈利,净利润总计达到154.86亿元,有8家公司净利润超过10亿元。

尤其是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多数业绩位居行业前列。不过,有一家“掉队者”引起了市场关注—同为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的杭银消费金融公司(下称“杭银消金”),2017年净利润亏损3460万元。

而作为杭银消金第一大股东的杭州银行,尽管2017年净利润有所增长、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但其盈利能力却持续下滑、不良贷款余额上升、次级类贷款和可疑类大款大幅飙升,种种不乐观表现给该行未来发展蒙上一层阴影。

业绩逆势亏损

自2010年原银监会批准成立首批四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以来,虽然走过七年发展历程,但中国消费金融公司的数量仍然较少,目前只有22家获批开业。消费金融三大派系—银行系、产业系、电商系三足鼎立的格局日趋明显,从已经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来看,大部分来自银行系,占比在80%以上。

背靠大树好乘凉,银行系消金公司具有明显的先天优势。

首先是资金优势。《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法》明确规定消费金融公司不得吸收公众存款,但得益于牌照权和银行机构的雄厚背景,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可接受股东和银行的存款,或者采用发行金融债券、享受同行拆借等方式解决问题,不仅资金来源广泛,资金成本也比较小。

其次是风控体系上的优势。银行系公司在央行征信数据的基础上,辅以银行机构庞大的客户数据,再加上较高的核准标准等,建立起一套较为成熟的风控系统,风控能力比其他消费金融机构要强。

再次,和其他类型金融形式相比,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相对较低,再加上有银行信用背书,用户容易对银行系公司产生较强的信赖感。

得益于上述优势,银行系消金公司整体上有不错的业绩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三家消费金融公司净利润迈进“10亿元俱乐部”。中银消金、招联消金、捷信消金的资产规模分别为398亿元、470亿元、879亿元,全年增速分别为47.20%、151.19%、86.88%;净利润分别为13.75亿元、11.89亿元、10.22亿元,增速分别为9.85%、266.97%、9.85%。除了捷信,另外两家都属于银行系。其他多数银行系消金公司也获得了盈利,而杭银消金却成为一个例外。

其第一大股东杭州银行年报显示,截至2017年末,杭银消金总资产为16.7亿元,净资产为4.56亿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991万元,营业利润亏损4621万元,净利润亏损3460万元。

当年上半年,杭银消金实现营业收入2256.26万元,净利润亏损473.6万元。也就是说,下半年其亏损了2986.4万元。

这已经是该公司连续第二年亏损,数据显示,杭银消金在2016年首个完整经营年度业绩即出现亏损。根据杭州银行2016年年报,杭银消金总资产为5.23亿元,净资产为4.9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300万元,亏损999万元。

资料显示,杭银消金由杭州银行与西班牙对外银行、浙江网盛生意宝、海亮集团、中辉人造丝、浙江和盟投资集团共同发起设立,杭州银行以41%的出资比例为第一大出资人,其次为西班牙对外银行,出资比例为30%,生意宝以10%的出资比例位列第三大股东,其余股东方出资比例均为4.5%。

杭银消金官网显示其目前的主要产品有两类。一类是无抵押免担保的综合消费贷,也就是现金贷款,客户可以通过网点办理、预约上门等方式申请贷款,最高额度2万-20万元。另一类产品是消费分期贷,专为有家居商品购买需求的消费者提供。用户在杭银消金合作的门店选定商品,即可现场申请贷款服务,该服务面向征信优质、具有稳定收入的大杭州地区本地常住居民(指工作地点位于大杭州地区的杭州本地人或工作满一年的外地人)。

合资公司之殇

事实上,亏损的银行系消金公司不止杭银消金一家,还有中邮消金、北银消金。这三家公司有个共同点—都有外资入股,后两家的外资股东分别是新加坡星展银行、西班牙桑坦德消金公司。

有业内人士认为,整体上看,外资入股的消金公司业绩表现均不如内资公司。目前,市场上共有航银消金、中邮消金、北银消金、苏宁消金、锦城消金、捷信消金六家外资持股消金公司。其中唯独捷信消金是外资独资公司,另外五家则是合资公司。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只有捷信消金盈利,其他五家均亏损。

尤其北银消金作为最早成立的持牌公司,其股东方桑坦德银行旗下桑坦德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已有54年历史,但北银消金发展依然不太顺利。

“这究竟单纯是外资水土不服,还是合作双方不默契?值得我们去进一步研究。”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他还提到,在合资企业中,人员变动也是常事。

记者注意到,杭银消金此前也出现高管变动。2017年底,该公司董事长应若飞和总经理冯世朋提出离职。应若飞曾任杭州银行温州分行行长,杭银消金在开业之初,将缩短信贷审核时间与开拓消费金融服务领域视为任期重点任务。冯世朋曾为杭州银行小企业业务部的副总经理,在该公司成立初期被派任总经理。

另外,来自外资方的副董事长米乐也在去年因个人原因离职。

2016年,冯世朋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消费金融公司由于更专业、更专注,估值会高于国内一些金融控股公司或事实上的金控公司。我相信如果消费金融公司上市,估值能到20倍。”

但现在的结局不可谓不落寞。好在新的继任者已经到位,银保监会网站公示了三位高层的任职资格批复,分别为贝瑜出任该公司董事长、金毅出任董事总经理、罗伯特出任副董事长。据了解,贝瑜原为宁波银行杭州分行行长,金毅原为杭州银行零售金融部副总经理,罗伯特则来自西班牙对外银行。

股东不良隐忧

对于杭银消金,其第一股东杭州银行至少在资金方面起到作用。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杭州银行向杭银消金借出同业借款3.5亿元。

不过杭州银行自身业绩也潜藏隐忧。

2017年年报显示,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41亿元,同比增长2.83%;实现利润总额50亿元,同比增长5.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亿元,同比增长13.17%。这样的数据在行业内属于中等偏上。但继续深究,可发现该行盈利能力有所下降,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净利差、净利息收益率都在下滑。

具体来看,该行资产利润率下滑0.05个百分点,资本利润率下滑0.1个百分点,净利差下滑了0.22个百分点,净利息收益率下滑了0.33个百分点。而且,这几个指标已经连续两年下滑。

此外,被当前各银行视为转型指标之一的中间业务收入,表现也不理想。该行2017年手续费收入及佣金大幅下滑23.27%,同时占比也从8.53%降至5.29%。

更加令人担忧的是该行资产质量危机隐现。尽管该行不良贷款率出现下降,从2016年的1.62%降到2017年的1.59%,但不良贷款余额却较2016年上升逾5亿元。

通过仔细观察,记者发现,杭州银行不良率下降得益于个人贷款不良率的下降,从2016年的3.16%下降到2017年的1.79%,降幅较大。但占银行贷款大头的公司类贷款,不良率却呈上升态势,从2016年的0.93%上升到2017年的1.49%,其中票据贴现的不良率也出现上升,从2016年的0.09%上升至2017年的0.11%。

进一步从贷款五级分类来看,问题更多。该行次级贷款和可疑贷款大幅上升,次级贷款较2016年增长95.09%,可疑类贷款更是增长135.2%。

从迁徙率来看,该行关注类贷款迁徙率较2016年上升4.88%,次级类贷款迁徙率较2016年上升48.23%,可疑类贷款迁徙率较2016年上升16.33%。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该行客户集中度也出现上升,进一步加大贷款风险。数据显示,杭州银行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率较2016年上升了4%,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也上升了3.94%。

从这些数据来看,未来杭州银行不良上升的潜在风险依然很大。

本文源自投资时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消费贷还信用卡合法吗

直播带货耳熟能详,但你知道直播“贷”货吗?近期,不少金融机构在直播间推出各种折扣或限时优惠。

“新客首期利息5折券”“点击下方卡片,最高涨额至300万元”“新人专享限时年化利率4.8%”等,刷新了传统营销方式。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消费者都曾在这类直播间驻足观看,但少有人为此买账。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银行试水直播“贷”货

“倒计时3,2,1,开抢!”平安银行信用卡办卡直播间的主播正在卖力吆喝。

记者看到直播间背景板上醒目地写着“新户首年享1500元好礼”“办卡消费达标送559元空气炸锅”“月月兑换吃喝玩乐福利”等宣传标语,营销氛围拉满。

在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上,主播们纷纷晒出各种贷款福利,有的甚至直接在直播间挂出了贷款申请H5链接,并通过各地低息、折扣方式在直播间揽客。

记者了解到,交通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网商银行、微众银行、宁波银行、中信银行、马上消费、360借条等机构都曾“试水”过贷款营销直播。宁波银行“宁来花”账号已拥有94.8万粉丝,开设了6个粉丝群;网商银行的粉丝数更是超过390万人。

当前各家金融机构在直播间推广的主要是消费贷和信用卡,吸引新客户是贷款直播的主要目的。“只要是新人,首次借款能给到单利3.6%的利息,非常划算。”在宁波银行“宁来花”直播间,主播介绍推广一款贷款产品。直播间页面显示,该产品年化利率在3.98%—17.8%,新客可用券享受最低利率。

“贷”货流量不尽人意

“哦,是推销办信用卡的,拜拜了您嘞!”这是不少人进入贷款直播的第一反应。

记者发现,多数银行直播间实时观看人数不到百人,甚至部分时间段在线观看人数仅有个位数。一些消费者本着好奇心进入直播间,发现是银行推销办卡,就立即退出了。

“银行这是咋了嘛?”90后阳阳笑道,她平时热衷于直播间购物,前阵子总是“误入”遍地开花的银行直播间。“在刷视频直播的时候,有时会推送过来,第一次看到的时候还真的蛮惊讶的,贷款和信用卡还能这样推销。其实直播间里也没多少人,有种主播自嗨的感觉。”阳阳说。

以早前数据为例,“360借条-直播号”在某次时长近3小时的直播中,观看人次达8925人,而宁波银行的直播动态则显示其某场直播中观看人次达2.8万。这与一些上百万人驻足的化妆品、日用品直播间相去甚远,而有贷款需求、真正下单并且能最终通过银行审核的人就更少了。

监管按下暂停键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属风险处置局近日向部分银行下发《关于开展网络直播销售情况调研的通知》,拟调研银行2021年以来的网络直播销售情况和过往的投诉纠纷。据了解,此次调研仅针对通过网络直播方式开展产品推介、在线销售的情形,不含品牌推广、庆典论坛直播等行为。

早在2021年底,七部门曾联合发布《金融产品网络营销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要求,网络营销宣传内容应当与金融产品合同条款保持一致,包含产品名称、产品提供者和销售者名称等关键信息,不得有重大遗漏;网络营销宣传内容应当准确、通俗,倡导正确的投资理念和健康的消费观等。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认为,银行通过流量平台进行产品的营销推广,符合当下潮流,也能更好满足客户需求。但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合规问题,不能片面夸大宣传甚至虚假宣传。营销人员应当为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并具备相关专业资质。

温州晚报记者 余婷婷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杭银消费贷款是真的吗(消费贷还信用卡合法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865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