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十字路口的小贷公司们,下面是深蓝数据官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神州小额贷款可靠吗
小贷行业的清理整顿仍在持续进行中。7月5日,记者注意到,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海南金融监管局”)日前取消了辖区内5家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资格,并强调相关机构要继续承担应承担的债权债务及相关法律责任。记者进一步统计发现,包括海南金融监管局本次披露的5家机构在内,年内至少已有93家小贷公司退出市场。
年内近百家小贷退场
根据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和评级规定,小贷行业的格局不断洗牌。根据海南金融监管局官网披露的信息,拟取消海南中宇慧通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宇慧通小贷”)、资顺(三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资邦(三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海南神州数码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州数码小贷”)、海南银恒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恒小贷”)等5家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资格。
按照要求,试点资格取消后,上述5家小贷公司不得再从事小额贷款相关经营活动,但法人主体资格依然存在,必须依法继续承担应承担的债权债务及相关法律责任。
从5家机构的工商信息来看,5家机构均为地方性小额贷款公司,成立于2013-2015年,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至1亿元不等。天眼查数据显示,在取消试点资格的消息发布前,已有部分机构处于失联状态。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中宇慧通小贷、银恒小贷分别于2021年1月、9月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
7月5日,针对相关机构被取消试点资格的原因和存量业务规划,记者也分别向5家小贷公司进行了采访,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2022年以来,各地监管部门对于小贷行业的合规治理持续推进。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年内至少已有93家小贷公司退出市场。更早一点,内蒙古先后宣布取消辖区内48家小贷公司经营资格,宁夏10家小贷公司宣告“出局”……
针对小贷公司被持续清退的这一情况,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表示,近年来,小贷行业的清理整顿工作持续,被取消试点资格即是其中的重要表现之一,目的在于剔除小贷行业的“沉疴痼疾”,使小贷行业的整体发展提质增效,切实为实体经济的服务发挥充分作用。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进一步解释道,近几年,多个地方金融监管部门都发布过取消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经营资格的通知,主要面向违规、失联、空壳等小贷公司,体现出小贷行业监管的不断规范。此次海南取消5家小贷公司试点资格,也是监管清查、整顿后的结果。
分化态势延续
根据央行披露的数据,自2015年以来,小贷机构数量连年缩减。截至2022年一季度,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232家。而在2020年底,这一数据为7118家,在五个季度内减少了886家。
而提起小贷公司的退场,地方性小贷展业难是无法避免的话题。于百程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地方小贷公司业务普遍立足地方,一方面受当地经济波动和自身实力的限制,另一方面也面临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因而近几年生存压力较大,还有部分地方性小贷公司在发放贷款的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现象,因此整体数量和规模都呈下滑态势。
这一过程中,小贷公司的股东和团队实力也成为比拼的重要因素。不仅一些业务规模小、合规不达标、股东单一的中小机构走向退出结局,近年来,还有部分互联网企业、上市公司旗下的“老牌”小贷公司选择退场。本次名单中的神州数码小贷,便隶属于上市公司神州数码。
除了神州数码小贷外,神州数码旗下还有重庆神州数码慧聪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和西安神州数码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两家机构。对于神州数码小贷退出的原因和后续在小贷业务方面的规划,北京商报记者也向神州数码进行了解,同样未收到对方回复。
“互联网平台、上市公司旗下的小贷公司退场,更多的是出于公司发展战略考虑或合规要求。”苏筱芮分析称,过往相关机构密集布局金融业务时,小贷牌照是“香饽饽”。后续随着金融业务热度散去、规范化发展要求不断提高,机构的业务布局也有相应调整。
另有金融科技机构向北京商报记者证实,公司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正在整合同类型地方金融牌照,旗下小贷公司取消试点资格是主动申请所致。
对于下一阶段小贷行业的发展,苏筱芮指出,在“十四五”规划的新阶段,小贷公司作为金融支持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有望进一步发挥“毛细血管”作用。小贷行业的发展将延续分化之势,建议相关从业机构立足初心,充分挖掘小微企业、普惠金融的需求,提升服务能力与科技水平,打造自身的特色业务。(廖蒙)
捷信金融贷款可靠吗
你也许听说过捷信消金这家公司。但你却不一定知道,自2018年以来,捷信消金累计被执行了整整38次,执行的钱达128.65万元!
一个感觉,捷信金融就像上庭的常客,老是被告上法庭。
其中,多数是涉及借款合同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等案子,还有人控诉捷信金融收取了高额利息。
比如说,今年3月的一份判决文书揭示了一宗案子,2018年年初,有个叫尚某妍的人跟捷信消金签了个电子贷款合同,申请贷了43000元,贷款期限长达54个月,月利率居然高达2%。别说了,还有各种服务费,比如月客户服务费率0.143%,月贷款管理费率0.808%啥的。结果,每个月尚某妍得还他们1710.61元,算下来年利率都近40%了,超过法律规定的24%的上限!
捷信消金被投诉的次数不是有点多,而是特别多!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截至7月21日,已有超过7万条投诉记录,直指捷信金融玩高利贷、暴力催收、欺诈客户这一套!
有消费者投诉说,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8月20日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就是1年期3.85%,那就是说2020年8月,民间借贷利率在15.4%以内都算正常。但捷信消金的利率竟然达到年化35.18%,这简直就是高利贷的代表!
让人吃惊的是,他们居然连大学生都不放过!
有投诉者称:“本人2019年为在校大学生,被套路贷、学生贷,贷款金额3万元,实际到手只有1万元,年化利率高达36%。逾期四年,目前有还款意愿。从去年到现在多次主动与捷信工作人员协商结清处理,客服以外包给第三方联系不上负责人为由,拒绝协商。均未联系上,客服也不处理。”
曾经,捷信消金还是行业的霸主呢。
成立于2010年11月的捷信消金,是国内首批设立的四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之一,还是唯一一家外商独资消费金融公司。股东是国际消费金融服务提供商捷信集团。
本来捷信消金凭借着消费金融行业的强势崛起,还有持牌优势,抢占了手机、家电等刚需产品的市场,简直就是第一波红利的王者。2018年,捷信消金还获得了13.98亿元的净利润,牛X的当仁不让。
2019年底,总资产更是破千亿大关,成了当时唯一一家千亿级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太抢眼了,一时风头无两。
不过,好景不长啊!2019年消费金融行业受到监管趋严的影响,2020年又面临疫情的冲击,消金行业的局势更加艰难。
捷信消金依赖过度的“线下”运营方式,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
同时,捷信集团赴港IPO受挫,捷信消金就像坐了个过山车一样,业绩直线下滑。
数据都表明了,2020年底,捷信消金的总资产同比下滑了37.62%,腰包瘪了652.07亿元,总负债同比下滑42.33%,缩水到537.61亿元;期间营业收入也跌了35.2%,才112.32亿元,净利润更是惨遭下滑,掉了88.1%,只剩下1.36亿元。捷信消金解释称,“主要是受疫情影响,信贷需求显著下滑,信贷业务规模明显收缩”。
其实这个解释有点牵强,因为在2020年,国内四分之三以上的消金公司资产都在增长,三分之二的营收也在涨。而捷信消金的业绩表现却普普通通。
2022年,捷信消金的总营收只有区区30.45亿元,同比下滑了66%,在中国29家消金公司中排名第7,连招联、兴业、马上、中银、中邮、杭银都在后面。利息净收入总额也掉了73%。
总之,捷信消金这几年从业界霸主跌落神坛,直面业绩下滑的挑战不知道能不能挺过这一关,未来的道路充满了未知和坎坷。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神州小额贷款可靠吗(捷信金融贷款可靠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660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