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贷款知识 > 51贷款信用卡账单(信用卡怎么分期还款)

51贷款信用卡账单(信用卡怎么分期还款)

“痛失”附属公司决策权!51信用卡支付牌照“夺权战”输了?,下面是经理人杂志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51贷款信用卡账单

刚刚失去一张小额贷款牌照,51信用卡貌似又将“痛失”一张支付牌照。

51信用卡陷入多事之秋!

近年来,作为一家港股上市公司,51信用卡不仅业绩连番亏损,股价也一路跳水。

如今,刚刚失去一张小额贷款牌照后,51信用卡貌似又将“痛失”一张支付牌照。

一场夺权大战

“夺权”大战,素来是商业界数见不鲜的戏码。不曾想,如今竟轮到了港股上市公司51信用卡的头上。

事情的起因要从51信用卡的附属公司“首惠集团”(首惠开桌及其附属公司的合称,全称北京首惠开桌科技有限公司)说起。

由于51信用卡和首惠集团的前任控股股东杨帆之间存在争议问题,故双方就首惠集团的控制权展开“夺权大战”。

如今,夺权结果迎来进展,前任控股股东杨帆似乎最终“胜出”。

日前,51信用卡公告称,自2022年8月3日起,杨帆限制首惠集团管理层和51信用卡接触,干扰首惠集团的业务经营。自此,51信用卡无法掌控首惠集团的营运和财务,无法对其行使决策权。

从去年8月以来,51信用卡极力和杨帆及首惠集团管理层磋商,希望友好解决,但没有结果。杨帆最终夺取了51信用卡对首惠集团办公室的管理权。

也就是说,从去年8月至今,51信用卡失去首惠集团的控制权已接近半年之久。

被“夺权”之后,51信用卡董事会几经斟酌,决定51信用卡2022财年的综合财务报表中,将排除首惠集团的财务业绩状况(2022年8月3日及之后)。

换言之,51信用卡对“失权”后首惠集团发生的业绩等不再并表入账。

缘起收购争议

51信用卡的前身为孙海涛创建于2012年的51账单。创建之初,公司主要提供账单管理和信用卡优惠业务。

2013年,互联网金融如火如荼之时,51信用卡也投身其中,开始布局金融服务业务。

至2017年,信贷撮合已成为51信用卡的第一支柱产业,当年的信贷撮合及服务费达16.27亿元,在总营收中的占比超过七成。

这起附属公司控制权的争夺战,也要追溯至2017年。彼时,51信用卡宣布从杨帆手中收购北京雅酷时空信息交换技术有限公司(下称:雅酷时空,是首惠开桌100%持股的子公司)的支付牌照。

但根据有关规定,支付机构主要出资人变更需要获得人民银行批复同意。因此51信用卡表示,收购尾款将于支付牌照实控人变更获得人民银行审核通过后向对方支付。

然而,截至目前,雅酷时空支付牌照的实控人变更尚未获得人民银行通过。

期间,51信用卡曾短暂成为首惠开桌的投资人及法定代表人,不过短短一年半后又退出。

最终,双方由这场收购引发争议,并一直持续到现在。

痛失支付牌照

事实上,为了夺回首惠集团的控制权,51信用卡可谓“先礼后兵”。

从公告来看,起先是试图和对方磋商沟通,争取友好解决。但在一番努力付诸东流之后,51信用卡也动了些“干戈”。

比如,如公告所言,51信用卡就向其偿还共计约1.01亿元贷款向“首惠时代”和“雅酷时空”采取法律行动;向法院申请冻结“首惠时代”和“雅酷时空”的银行账户;向杨帆等人及实体开展法律程序。

然而,即便“软硬兼施”,但51信用卡仍旧失去了对“首惠集团”的决策权。

企查查显示,“首惠时代”全称为北京首惠时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其和雅酷时空都是首惠开桌100%持股的子公司,背后的实际控制人都是杨帆。

值得一提的是,首惠集团旗下雅酷时空手中控制的这种支付牌照,对从事金融科技服务等主要业务的51信用卡而言至关重要。

根据51信用卡的披露,首惠集团主要业务是在中国经营充值卡发行与受理、互联网支付及技术服务。其在2021年贡献的收益在51信用卡集团的总收益中占比达18%。

2022年上半年,这一占比升至更高,高达51%。

也就是说,一旦失去了对首惠集团的控制权,意味着51信用卡不仅“痛失”一张非常重要的金融支付牌照,对公司收益的影响也堪称是“伤筋动骨”级别的。

身陷多事之秋

祸不单行。就在前不久,51信用卡才刚刚失去了一张小额贷款牌照。

2022年8月,江西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发布公告,取消抚州市6家小额贷款公司小额贷款试点资格。51信用卡旗下的抚州市恩牛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就在其中。

目前,抚州恩牛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已发生工商变更,其名称已更名为抚州市恩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除了金融牌照接连流失,51信用卡近年来的业绩也是一言难尽。

2019年,51信用卡开始陷入亏损,当年净亏损11.29亿元。

2020年、2021年,51信用卡又分别亏损16.99亿元、2.34亿元。

进入 2022年上半年,51信用卡仍未摆脱亏损,半年净亏损2031万元。

经营业绩不理想,资本市场上也用脚投票。

51信用卡于2018年7月登陆港股,上市后股价曾一路涨至9.55港元/股。而后,股价开启跳水模式。

截至1月13日收盘,51信用卡股价仅为0.185港元,较上市时已跌去97.82%,目前总市值仅剩2.51亿港元。

信用卡怎么分期还款

本报记者 张漫游 北京报道

2023年以来,随着促消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消费呈现稳步恢复态势。趁着暑假和电商购物节期间,多家银行推出了信用卡分期利率优惠,信用卡存量竞争加剧。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分析称,上半年,我国消费领域呈现服务消费强劲复苏、品质消费需求旺盛、智能消费较快增长等新趋势。银行信用卡正在通过丰富分期促销形式、加大减费让利力度、优化场景布局等方式,瞄准消费新趋势进行发力。

加码分期促销策略

在商务部提出的“消费提振年”的号召下,我国消费市场稳步回暖。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6万亿元,同比增长了8.2%,比一季度加快了2.4个百分点;网上零售额达到7.16万亿元,同比增长13.1%。

为了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近期,多家银行信用卡推出了诸多优惠活动。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了解到,日前该行信用卡推出年中购物节,主要是聚焦暑期增长的消费需求。该行联合多家电商平台推出专属购物分期享满减活动,例如在淘宝、拼多多、京东等商城使用中信银行信用卡购物,分期最高享受立减200元优惠,此外还有绑卡立减、支付满减、积分加倍等系列优惠活动。

厚雪研究首席研究员于百程认为,随着消费金融业务从高速发展到成熟阶段,近两年开始,信用卡整体的新增发卡量增速下滑,逐渐进入存量时代,信用卡业务从重开卡量到重使用率的阶段,重视信用卡使用率,很重要的动作就是通过营销和运营,提升用户体验,用户粘性提升使用率自然随之上升,从而带动信用卡业务增长。

“尤其满减促销、降低费率等是信用卡常用的营销手段,节假日是用户消费的黄金期,因此银行信用卡会抓住这一时机加大营销力度和范畴,暑假和购物节的主要消费场景就是出行和消费,这两个场景都和信用卡消费相关,信用卡的营销也有利于助力消费的复苏。”于百程表示。

分期业务是各家银行信用卡的重要发力点。如记者从平安银行信用卡处了解到,2023年,平安信用卡分期业务全线升级,包括账单分期、签约分期、备用金+、现金分期全线生息产品利率低至2折起,年化低至3.65%。

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表示,在账单分期方面,中信银行信用卡以多元化的优惠组合拳,助力消费潜力释放。如持卡用户可申请利率最低4折起,期数可选1—36期,积分还可抵扣分期利息;另外,中信银行信用卡推出“圆梦金瓜分现金奖池活动”,即活动期间中信银行信用卡持卡用户在网络渠道开通“圆梦金”即可参与抽奖,赢取支付奖励金,最高3200元,同时线上交易达3笔还能参与抽奖,有机会获享分期利息减免金,最高1888元。

招商银行信用卡总结道,该行信用卡各类分期优惠活动,一方面以定价优惠、优惠券优惠等方式,践行“减费让利”,为客户提供低价的分期产品;另一方面在覆盖领域上,不仅在汽车分期、商品分期等领域提供优惠活动,同时在普适型的还款型分期业务上同步提供优惠,进一步降低了客户的参与门槛。

信用卡在分期方面的优惠是否切实刺激了消费?

以平安信用卡为例,平安银行信用卡方面指出,“全线分期产品利率低至2折”的优惠,响应了政府促消费的号召,以金融力量助力消费复苏,也是平安信用卡拉新、促活的行之有效的方式,在自有生态圈中夯实用户忠诚度的同时,亦提升了竞争力,为拓新打下基础。根据今年平安银行一季度报告,平安信用卡新户首刷率同比上升6.2个百分点,线上消费占比同比上升10.5个百分点,循环及分期日均余额较去年同期增长3.4个百分点,客户品质、消费结构及资产结构持续优化。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表示,各家银行信用卡利率优惠活动一方面旨在借助当前良好消费环境来促进消费;另一方面也试图在激烈的信用卡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从而促进更多活跃用户及信用卡交易,可以一定程度上吸引到消费者,但由于分期利率优惠往往不是固定的,因消费者资质而异,因此能够起到的作用不尽相同。

聚焦消费新特点

盛秋平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称,上半年,我国消费领域主要呈现以下新特点、新趋势,一是服务消费强劲复苏,二是品质消费需求旺盛,三是绿色消费蓬勃发展,四是智能消费较快增长,五是健康消费显著升温。

信用卡推出的优惠活动也正在瞄准这些方向。

盛秋平表示,今年上半年,线下消费场景加快恢复,接触性、聚集性消费持续回暖。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21.4%,增速比社零总额高13.2个百分点;全国电影票房收入同比增长53%,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增长6.7倍;端午期间,国内旅游出游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12.8%。

对此,招行信用卡方面表示,预判旅行将成为最热的增长点之一,因此早在今年伊始,该行便重启了“非常旅游”主题营销,提前布局上线了覆盖中国港澳地区、日本以及东南亚等热门目的地的营销活动,包括首刷优惠、多刷奖励、满额返现等。截至5月底,招行信用卡已陪伴60多万持卡人开启今年的境外之旅,带动了数百亿元的境外消费。

再比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71621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60623亿元,增长10.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6.6%;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用类商品分别增长8.9%、13.3%、10.3%。

面对线上消费的需求,招行信用卡方面表示,今年以来,该行信用卡持续结合节假日和电商大促等重要时点,推出“五一消费券”“6·18笔笔返现”等营销活动,促进消费潜力释放;并联动线上线下经营,线下聚焦10万+商户小额高频场景,线上发挥掌上生活App自有平台的客户动员能力,让分散在各处的商家与客户有了更紧密地连接,让线下的消费场景和线上的消费需求有了更高效地匹配,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客户需求。

谈及下一步信用卡助力消费提振的着力点,场景营销无疑是未来信用卡发力的方向。

于百程认为,场景营销是存量时代信用卡营销的主要方式,包括与外部场景合作和自建场景。“在与外部的消费场景合作中,通过与线上电商以及线下商户联合推出优惠活动,推广信用卡提升使用率;在自建场景中,主要通过在信用卡自营App里引入各类消费产品,推出各类优惠活动,提升用户的访问率和使用率。外部场景可能是信用卡的主要消费来源,但自营App依然必不可少。”

“未来,中信银行信用卡将继续围绕用户多元化需求,持续拓展用户服务场景,进一步扩大免息分期的场景商户合作范围,不断带来便民、惠民的优惠活动,为消费市场的潜力释放注入新动能,传递金融‘温度’。”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表示。

苏筱芮认为,信用卡发卡规模增速趋稳,行业增量空间收窄,线上成为银行经营存量用户的主要阵地。上述背景下,用户活跃和促进消费应用成为信用卡竞争的制胜关键。她建议银行机构,一是深化科技赋能,带动信用卡业务布局走向精耕细作,对业务从辅助支撑转向主动赋能;二是深化信用卡场景生态和用户权益闭环经营,强化信用卡App价值竞争力,通过App平台将场景生态向广度延伸及向下沉市场深入,同时,基于场景生态将金融服务嵌入并联合外部服务平台、商户丰富用户权益,提升用户对App的使用体验,增强App服务价值。

(编辑:朱紫云 校对:陈丽)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51贷款信用卡账单(信用卡怎么分期还款)":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570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