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实施首日,存量首套房贷利率批量下调如何落地?,下面是光明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马上金融贷款提前还款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 题:政策实施首日,存量首套房贷利率批量下调如何落地?
新华社记者吴雨、李延霞
自9月25日起,包括四大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开始批量下调存量首套房贷利率。在政策实施首日,银行各项工作落地情况如何?具体操作流程是否便捷?能给多少借款人带来利好?来听听借款人的感受和银行人士的回应吧。
当日下调当日生效
25日8时起,已有不少建设银行的客户通过手机银行App或小程序等渠道,查询到自己房贷利率调整的结果了。
“我常年在外跑运输,不能随时到银行办理业务,批量调整对我来说挺方便的。”在河北石家庄一家运输公司工作的冯先生说,银行客户经理已经教会他如何通过手机银行查看调整情况。
记者从建行等多家国有大行了解到,符合条件的贷款将于9月25日统一完成利率调整,调整后的利率当日立即生效。
“9月25日房贷批量调整,正赶上10月我的房贷利率重定价。银行客户经理说下月房贷按最新利率4.2%执行,月供可减少1000多元,一年下来能节省12000多元呢。”济南市民潘先生告诉记者,这次调整后,房贷利率下调至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直接降低了108个基点。
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文,允许商业银行降低符合条件的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随后,多家银行发布公告,将于2023年9月25日起批量下调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并明确操作细则。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日前介绍,在政策实施首日,预计超过九成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可在第一时间享受政策红利。大部分符合要求的存量首套房贷利率将降至LPR,2022年5月以后发放的将降至LPR减20个基点。
记者从农业银行了解到,目前农行存量个人住房贷款中,首套房贷款占比超九成,其中符合批量下调条件的占比近七成。下调后,大约95%符合批量下调条件的存量房贷可降至LPR。
上海普陀金茂府项目,周末咨询者众多。新华社记者郑钧天摄
“二套转首套”可线上申请
“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加上北京执行‘认房不认贷’,这两大利好政策能帮我节省月供近2000元。”在北京工作多年的刘先生告诉记者,由于曾在外地贷款买过房,2019年他按照二套房贷利率政策办理了贷款。按照最新政策,在北京仅有一套住房的他可通过工行手机银行线上申请“二套转首套”,一旦核实通过,他的房贷利率可降到LPR,降低了108个基点。
工、农、中、建四大行均表示,“二套转首套”经认定符合首套房标准的,将于2023年10月25日起进行批量调整。这意味着,原来“认房又认贷”政策下的购房者,有机会通过“二套转首套”享受政策利好。
工行相关人士介绍,该行支持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受理借款人“二套转首套”利率调整申请。借款人可自9月25日起通过手机银行“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功能“一键申请”。考虑到住房贷款“因城施策”,工行将按区域提供差异化“首套住房贷款证明材料”操作指引,便于客户快速在线自助完成申请。
记者了解到,对于要进行利率定价转换的客户,四大行也开通了线上线下渠道,便利客户提出申请。当初选择基准利率定价、固定利率贷款的借款人将获得重新选择的机会,将贷款转换为以LPR为定价基准的浮动利率后进行调整。
邹澜表示,存量房贷利率调整预计于10月底前完成。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维护好市场竞争秩序,推动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工作平稳有序落地。
银行让利缓解提前还款压力
据业内人士估算,存量首套房贷利率调整后,逾4000万户、上亿居民的财务负担会有明显下降,平均降幅约为0.8个百分点。“下调存量首套房贷利率,不可避免地会对银行利息收入带来一定影响,银行净息差将进一步承压。”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说。
中信银行副行长谢志斌曾透露,中信银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规模约9500亿元,其中利率高于新增贷款利率的存量房贷规模约6000亿元。预计存量房贷利率每降低10个基点,将会对该行房贷收益产生约6亿元的影响。
尽管如此,多家大行仍积极批量调整存量首套房贷利率,中小银行也陆续参照国有银行制定并发布实施细则。
建行相关人士表示,此次调整将会对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及净息差产生一定压力,但同时也会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按揭贷款的提前还款需求,有助于规范住房信贷市场秩序,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知道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将下调后,我果断取消了提前还款申请,把原本要归还农行的40万元作为后续企业经营的重要资金。”在湖南永州买房的欧阳先生告诉记者,他曾于8月向银行申请提前归还房贷,但得知当前5.035%的房贷利率将下调至4.3%后,立马取消了9月中旬正式还款的预约。
邹澜表示,本次政策调整利好是中长期的,可持续为近几年以较高利率贷款买房的家庭减少支出,支持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促进消费增长。
来源: 新华网
捷信提前还款利息怎么算的
陕西商洛人李先生2019年通过手机App在捷信消费金融贷款了2.5万元,分39期偿还。2020年11月,李先生提前偿还尾款后,谁知系统仍然计算他每期利息,最终产生了7000余元逾期款。
目前,李先生已向该公司所在地天津银保监局投诉。
2019年,商洛人李先生的父亲患病,手头有些紧的他,通过手机APP在捷信消费金融贷款了2.5万元,分39期偿还,每期还款1088.47元。之后每期李先生都按期还款,2020年2月他前往非洲工作,随后收入也大幅度提升。“4月的时候,我手头有些闲钱打算申请提前还款,但一直没有成功。朋友给出了主意,让我逾期上几次,就会有人联系我解决了。”李先生说,“随后7、8月我没还,贷款公司通过微信和我联系,并在他的指导下完成了提前还款。”
App截图显示,申请提前还款后应还款日期为2020年11月10日,提前还款总额为18212.60元
李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出示了当初App上的截图,画面显示申请提前还款后应还款日期为2020年11月10日,提前还款总额为18212.60元。还有一张截图显示,11月4日还款成功18212.60元,转账到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11月4日还款成功18212.60元
之后李先生一直在非洲工作,也就没再管他和捷信消费金融贷款的问题。“2022年4月,突然我的家人联系我,说我还欠着捷信消费金融的钱,让我赶紧还钱。”李先生有些摸不着头脑,“我明明提前还款了,怎么还有余额,怎么还产生了逾期?”
李先生告诉记者,他在非洲期间,远在国内的亲朋好友不停地向他抱怨,有自称捷信消费金融的工作人员骚扰他们,让亲朋好友催他还钱。“当时因为疫情原因非洲回国的机票特别贵,一直到2022年10月机票降到1万余元,我赶紧向公司申请回国处理逾期问题。”李先生说。
此时李先生在捷信消费金融的逾期金额已经达到了7000余元。回国后他向该公司所在地天津银保监局投诉。
李先生在捷信消费金融的逾期金额达到7000余元
据银保监局回复,已按照《银行业保险业消费投诉处理管理办法》转送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并督促其按规定办理。针对反映的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违反监管法律法规的事项,将根据《银行保险违法行为举报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2023年2月24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和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取得联系,客服人员介绍,客户李先生只是还了钱,但没有办理提前还款,合同未解除,仍按照分期处理。“客户还进来的钱在2022年3月份就已经不够了,后面就产生了逾期。”她说。目前已经有专人和李先生协调沟通处理此事。
“他们提出的方案是免去我逾期产生的7000余元费用。但对于把我从非洲折腾回国的机票、隔离酒店费用以及误工费的损失却不愿赔偿。”李先生称,“对方还要求我签署放弃向银保监局投诉的协议书。目前协商结果不满意,我也不会放弃自己投诉的权利。”
北京天达共和(西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兴茂律师认为,该事件中客户身在非洲,处理和金融公司的纠纷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机票、隔离酒店必要开支,以及误工成本。
“对于该由谁来承担这些费用,需要判断纠纷的责任主体。如果纠纷系因为金融公司过错造成,则由金融公司承担这笔费用。如果纠纷系当事客户个人原因造成,则他自行承担。”张兴茂解释到。
张兴茂建议该客户可向法院提请诉讼或向金融监管单位投诉,从而划分造成该金融纠纷的责任,从而由责任方承担维权的必要开支和直接损失。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谢涛 编辑 董琳
(如有爆料,请拨打华商报大风新闻热线029-88880000)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马上金融贷款提前还款(捷信提前还款利息怎么算的)":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532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