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曾经让群众恨得咬牙切齿的人,抓了!,下面是环球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利信贷款好批吗
黑恶势力是社会毒瘤。市霸、行霸、村霸,形形色色的“霸头”欺行霸市,欺负百姓,为害乡里,危害社会。轻者害得人生意难做,苦不堪言;重者逼得人倾家荡产,走投无路。今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了为期3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展现了彻底铲除黑恶势力的坚定决心,对准的就是那些长期进行聚众滋事、垄断经营、敲诈勒索、开设赌场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黑恶势力。一年来,一批让老百姓敢怒不敢言的“南霸天”、“北霸天”受到惩治。
今年以来,在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高位推动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全国展开,各地各部门以“零容忍”态度,出重拳、下重手,重点打击群众深恶痛绝、反映强烈的把持基层政权、横行乡里、欺压百姓、欺行霸市等10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
河北省乐亭县的余先生十几年来一直在菜市场摆摊卖猪肉,去年10月的一天,3名自称“市场监督员”的人来到他的铺面,质问他为什么不卖乐亭利信食品公司的猪肉,余先生解释说他们的猪肉价格太高。
河北乐亭肉铺商户余先生说:“这里的市场我都认识,根本没有他们这些市场监督员。他们跟我说以后必须卖他们批准的肉,我跟他们说,我有正式的发票和检验合格证书,他们上来就把我的这些东西撕了,然后就开始打我。”随后赶来劝解的余先生的妻子也被这3人暴力殴打。
一位从秦皇岛贩运猪肉的司机马师傅人被打、车被砸,也有同样的遭遇。
警方调查发现,殴打余先生夫妻俩和司机马师傅的都是同一伙人,他们并不是所谓的“市场监督员”,其实都是乐亭利信食品公司的人。
乐亭利信食品有限公司法人是杨军,他组织10来个人以 “市场监督员”的名义,每天对全县内所有生猪屠宰销售商铺进行所谓的“执法检查”,一言不合就动手打人。在他们暴力控制下,乐亭县猪肉价格比其他周边地方要高出两三元钱。
类似的事件在广东江门也有发生。江门“肉霸”蒋某某也组建了一个“地下执法队”,同样用暴力手段控制当地猪肉市场。
广东省江门市公安局新会分局办案民警告诉记者,从批发开始,就由 “地下执法队”来控制,批发价格上涨自然导致零售价格上涨,造成当地市场的零售价格比相邻地区平均价格每斤高出5元以上。
2018年9月,江门警方摧毁这个以蒋某某为首的涉黑组织,抓获犯罪嫌疑人26名,破获强迫交易、故意伤害、敲诈勒索等案件32宗。
今年2月3日凌晨,河北警方在乐亭、唐山、秦皇岛等地对杨军犯罪团伙19人实施抓捕。在杨军家中,民警收缴双管猎枪1支,子弹85发,还有各类管制刀具。铲除“肉霸”、“菜霸”,市场营销环境得到改善,当地群众也得了实惠。长期以来,在一些地方,黑恶势力还进入了村级组织,他们拉拢腐蚀村干部,使村干部成为其帮凶,有的干脆直接插手村“两委”选举。打击“村霸”黑恶势力也是扫黑除恶的重点。
被当地人称作“陈家大院”的建筑,气派上档次,其主人叫陈鸿志,是身价显赫的煤老板。陈鸿志原本是山西省柳林县孟门镇李家塔村的村民。
多年来,他向上行贿官员,向下通过贿选、暴力威胁手段,操纵村干部选举,让一些村干部为他说话,为他跑腿办事,常常用暴力手段获得煤矿等资源。
陈鸿志以黑护商、以商养黑,逐步形成了对柳林县部分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农村乡镇基层政权领域的渗透、控制。
陈鸿志涉黑案件是全国扫黑办25起督办案件之一。目前,警方抓获陈鸿志涉黑案犯罪嫌疑人70多人,其中涉及村干部7人。专项斗争以来,像陈鸿志这样的农村黑恶势力犯罪团伙相继覆灭,农村基层组织政权得到巩固。
除了打打杀杀暴力违法,近年来,黑恶势力犯罪也以新的方式出现,向新领域渗透。近两年兴起的“套路贷”就是其中的一种。去年,在福州做服装生意的林女士急需用钱,她和一家借贷公司签了协议,其中还有房屋买卖委托公证书。
林女士本想资金周转完赶紧还钱,但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短短几个月内,借贷公司就把她的45万元借款垒高到100多万元。更让她想不到的是,借贷公司还把她价值200多万的房子私底下过了户。
林女士拒绝搬走,借贷公司就强拆电表、水表,每天不停拨打骚扰电话,还上门恐吓威逼,在林女士家门口的墙上涂字羞辱她,让林女士痛苦不堪,无法正常生活。不仅如此,一些地方“套路贷”的黑手还伸向高校,专门蒙骗一些涉世未深的大学生。
哈尔滨某高校大学生赵某借款2800元,但贷款公司声称她的欠款数额超过了10万元。大学生董某,一笔 4000元的贷款,最终贷款公司让她还18万元。就读艺术学院的王某借款3000元,两个月就演变成了4万元的债务。她被放贷人逼迫去夜总会陪人喝酒。这起“套路贷”案件致数百名大学生及其家庭在经济上、精神上受到巨大伤害,直接导致10余名在校大学生休学甚至退学。为了有效打击“套路贷”等新型暴力或软暴力涉黑涉恶违法犯罪,司法机关及时出台了此类犯罪的认定标准,依法严厉打击。
一些地方黑恶势力犯罪之所以存在,屡打不掉,是因为背后隐藏着保护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能否取得新突破,关键要看保护伞挖得彻不彻底。郑州久泓动漫城去年5月开业后,就不断有群众举报有赌博活动。然而负责辖区治安的郑州市公安局洁云路分局却不见动静,没有作为。
今年1月31日,河南省公安厅从距离郑州200公里以外的平顶山异地调集警力,突袭了郑州久泓动漫城。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41人,赌博机24台。
河南省纪委驻公安厅纪检组第一纪检监察室副主任王凤山介绍,郑州市公安局洁云路分局局长成健每月从赌场老板吴文生手中收取月供,除此之外辖区内的治安中队也是按月收取月供,管片的民警经常性接受他们的加班饭、加班烟。
郑州市纪委监委第三审查调查室主任翟旗告诉记者,每个月给辖区公安局局长送5万元钱,8个月,每个月5万元,总共40万元。
今年3月,成健等12名涉案民警被纪检监察部门审查调查。
过去的10来年,成健先后收受郑州多家娱乐会所、酒店、洗浴中心等场所贿赂,数额巨大。每次有什么风吹草动,他都事先给涉黑老板通风报信,充当保护伞。目前,成健等涉案人员被开除党籍公职,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今年,中央还派出以正部级干部为组长的扫黑除恶督导组,进驻河北、山西、辽宁等10个省市,直接督办重点线索6636件,一批大要案“撕开了口子,揭开了盖子”,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得到查处。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一年间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截至10月底,全国及时撤换被查处的涉黑涉恶村干部1141名。村“两委”换届秩序明显改善,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截至11月底,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11829起,移送司法机关1649人。进一步清除了干部队伍中的害群之马,净化了党风政风。
今年1到11月,全国共打掉涉黑组织1082个,截至12月底,全国共收到群众举报30余万件,发放群众举报奖励1500余万元。1.8万余名犯罪嫌疑人慑于强大攻势而投案自首。
全国扫黑办督导联络组副组长李炜介绍,2019年开足马力乘势而上,按照一年打击遏制、两年深挖根治、三年长效常治的目标;按照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的要求,更加深入地推动工作。
扫黑除恶一年来,一批横行乡里的黑恶势力受到惩处,有力打击了黑恶势力犯罪的嚣张气焰。这些黑恶势力欺压残害百姓,侵害百姓的合法权益,直接影响社会安定和人民安居乐业。黑恶势力不除,百姓就难有安全感、幸福感。从“打黑除恶”到“扫黑除恶”,一字之差,彰显的是党中央除恶务尽的坚强决心,既要出重拳、下重手,打掉各种霸,更要深挖保护伞,铲除黑恶势力这颗毒瘤滋生的土壤。
惠民贷好通过吗
不法分子发来的客服身份信息和伪造的中国银保监会授权书。受访者供图
“当时整个人都是懵的状态,他们打着银保监会的名义,说是要“资产回收”,不停地输出专业词汇,不停地操纵让你听从指令。”广州谢先生说。一次“客服”来电让谢先生背上130余万元贷款,几乎倾家荡产。
与之类似,北京的张晓(化名)也遭遇了类似骗局,名下70万存款全部被假客服诈骗,此外还欠下30万贷款。
近期,市面上假借客服名义实施诈骗事件频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发现,此类“客服来电”骗局套路繁多,且大多利用消费者征信知识盲区进行诈骗。对此,金融观察者毕研广告诉记者,影响征信最大的因素为个人在金融机构或金融环境中的信用记录,打着“账户异常影响征信”“未注销贷款账户影响征信”“征信可以修复”等旗号要求转账的基本都为诈骗。
此类假客服电信诈骗现象频发也让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再次得到关注。记者查询裁判文书网发现,不法分子购买个人信息的渠道五花八门,网络上售卖的个人信息细致程度令人咋舌。从个人信息泄露,个人信息倒卖再到不法分子购入个人信息实施诈骗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对此,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孟泽东表示,个人信息泄露一般为电信诈骗必要前置,消费者应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谨慎处理个人敏感信息。
近日银保监会也发布风险提示称,若有以“中国银保监会”“银保监会认证”等名义,或自称中国银保监会、某银保监局的工作人员联系消费者,假借监管权威要求转账、汇款、交费等行为,消费者要保持高度警惕,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
不法分子发来的冒充中国银保监会邮件。受访者供图
假客服打着银保监会名义进行“资产回收”,有人被诈骗上百万
微粒贷11.4万元、交行惠民贷20万元、中银消费金融7.42万元、广州银行现金分期30万元、广发银行21.85万元、平安银行27.44万元......再加上其他网贷和部分个人储蓄理财,共计136.4万元。
谢先生向贝壳财经记者展示了个人贷款记录中密密麻麻记录了被“骗贷”的金额数。而这一切经历都要从一通“客服来电”说起。
今年6月,刚忙完工作的谢先生突然收到了一通电话,对方自称为某电商平台金融客服,受中国银保监会委托,要进行利率下调,对高于国家基准利率的贷款进行资产回收,对系统中登记的风险账户进行调整,谢先生的账户被列为风险账户,不调整将会影响个人征信。而所谓的“风险账户调整”则是根据“客服”要求清空借款额度以关闭贷款账户,具体操作为在各大理财银行App中寻找高于国家基准利率的贷款产品贷款,银行放款后再将钱转到对方提供的“银保监会安全账户”。
在对方一连串专业名词高强度输出下,谢先生还没反应过来,邮箱便收到了对方提供的客服身份证明、银保监会授权证明等一系列材料,发件人显示为“中国银保监会”。在“确认”过客服身份和相关授权后,对方通过视频会议远程监控谢先生手机,并要求其在“银联中心”“银保监会微信公众号”等官方平台操作一通。一番操作下来,谢先生见对方提供的均为官方网站便放下戒心,继续听从指挥。
在两次腾讯会议,共计长达12小时的时间里,“客服”不停地灌输专业名词,下达一个接一个的指令,谢先生如提线木偶般任人摆布,不仅损失了个人储蓄财产还欠下百万贷款。
这并非个例,北京的张晓日前也接到了“假客服”的电话。电话对面是一个自称某平台客服的人,对方告诉张晓,由于其错过了平台提示,需要手动操作注销平台金条账号,如果不及时注销将会影响征信。
3分钟的电话里对方简要说明了来意,接下来便是长达3个小时的视频会议。整个过程中张晓全程处于发蒙的状态,从未关注过反诈宣传的他轻易相信了对方,并按照对方一步步指示将自己的70万元存款分两笔打入对方指定账户,还在各大银行借款30万元。整个视频会议,对方三位“客服”轮番上阵,从微粒贷、浦银点贷、花呗、好分期到云闪付、中信银行,“客服”们几乎让张晓将所有能借款的平台都尝试了一遍。
目前,两位受害者均已报警,但被骗钱款仍未追回。对此,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孟泽东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一般情况下,由于电信网络诈骗团伙成员之间按照公司化运作,分工明确,因此受害者往往很难追回个人钱财,即使可以追回,也将面临长期的等待过程。
淮坊公安8月6日发布的反诈文章显示,本周虚假征信类诈骗位居诈骗类型第二位,且多为冒充某平台金融客服实施骗贷诈骗,受害群体年龄主要集中在30-40岁之间。对此,淮坊公安提醒,消费者收到自称某平台客服电话时,应注意及时核实信息,某平台400开头客服电话不会主动外呼,外呼客服号码为固定短号,如有疑问应直接拨打平台官方客服电话或96110全国反诈专线核实情况。
针对近期频发的假客服骗贷骗局,某金融平台也在微博发文回应称,平台对此高度重视,采取了多种技术手段拦截诈骗行为,并将会继续采取多形式、全方位的反诈宣传提示,帮助用户提升安全意识,共同预防诈骗行为。
银保监会发布的2022年第4期风险提示称,中国银保监会根据国务院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依法依规对全国银行业保险业实行统一监督管理,维护银行业保险业合法、稳健运行。各银保监局作为中国银保监会的派出机构,在中国银保监会的授权范围内履行监管职能。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是金融监管机构职责,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不会向消费者收取任何名目费用。若有以“中国银保监会”“银保监会认证”等名义,或自称中国银保监会、某银保监局的工作人员联系消费者,假借监管权威要求转账、汇款、交费等行为,消费者要保持高度警惕,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也可向中国银保监会或当地银保监局反映,中国银保监会及各银保监局联系电话可通过官网www.cbirc.gov.cn查询,相关情况也可通过拨打12378热线反映。
假客服诈骗衍生多种征信骗局,专家解读征信误区
上述假客服骗贷骗局,实则是不法分子冒充平台金融客服联系受害者,谎称受害者注册的贷款账号,由于长期未使用导致“利率过高”“账号异常”,现响应国家降低利率政策,需要注销账号,否则将会影响个人征信;紧接着不法分子会引导受害者搜索下载屏幕共享软件,开启视频会议,之后要求受害者在“中国银保监会”公众号内上报个人信息、银行卡号等,以此方式获取受害者信息;或向受害者发送伪造的“官方文件”,进一步取信受害者、获取受害者个人信息。
最终,不法分子引导受害者申请贷款并转账,并以“清空各平台贷款额度”为由,引导受害者到各贷款平台进行贷款,并转入不法分子提供的账户,谎称操作完成后资金会全部返还,账户也会正常注销。受害者转账多笔后,发现资金并未返还,不法分子仍以账号未注销成功,引导受害者继续到各平台贷款,此时受害者才发现自己被骗。
贝壳财经记者调查发现,随着骗术的不断升级,冒充客服的骗贷骗局诈骗已经衍生出诸多不同诈骗手法。
其一是学生信息变更诈骗。不法分子会自称某支付平台客服,要求修改学生身份信息,若不更改为成人用户将会影响征信,并发邮件称消费者“征信安全系数”低,需要提高征信安全系数。而所谓的“提高征信安全系数”方法便是将名下财产和借贷的钱转入对方指定账号“洗白”。
其二是注销校园贷诈骗。不法分子冒充网贷平台客服来电,称消费者注册过贷款账户需要配合注销,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然后谎称注销校园贷账户需要“清空贷款平台信用额度”,要求消费者在网贷平台提现贷款额度,并将资金转入指定账户。
其三是信用卡逾期诈骗。不法分子会先利用“10”开头的电话号码向消费者发送信用卡逾期提醒短信,短信中消费者姓名和银行卡尾号均与现实相符,并称“我行已对你上报央行征信系统”,让消费者联系指定电话咨询具体情况。电话中,对方称自己为信用卡客服,以系统差错等理由表示征信还未上报,可以帮忙消除征信逾期记录,并要求消费者下载“办公App”以便进一步实施诈骗。
贝壳财经记者在小红书平台以“征信诈骗”为关键词搜索,可以看到1300+篇笔记,诈骗理由包括学生账号升级、取消白条金条业务、客户贷款逾期、征信修复、征信洗白等。
金融观察者毕研广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上述几类征信骗局其实破绽百出。首先,银保监会不可能委托授权电商平台金融机构工作;其次利率下调属于央行工作范畴,与银保监会无关;再者“资产回收”是莫须有的词汇,不会发生在普通百姓身上。毕研广提醒,此类骗术中,不法分子往往会使用大量空洞的金融词汇蒙骗消费者,实际上消费者稍微思考就会发现根本行不通。
毕研广表示,影响征信最大的是个人在金融机构或金融环境的信用记录。一般情况下,不当使用信用卡,如连续三次或两年内累计六次逾期还款、被别人冒用身份证或身份证复印件产生信用卡欠费记录;个人负债,如贷款未及时还清、为第三方提供担保时,第三方未按时偿还贷款;配偶信用差;拥有不良公共记录,如欠缴物业费、水电燃气费、电话费、税费,被法院列入“失信名单”等会影响个人征信。
毕研广提醒,金融系统并不存在“征信修复”的说法,倘若贷款逾期,还款五年后逾期记录可以被消除。打着“账户异常影响征信”“未注销贷款账户影响征信”“征信可以修复”等旗号要求转账的基本都为诈骗。
假客服诈骗频发背后:个人信息泄露现象严重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信息,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4万人,起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9800余人,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同比上升64%。
贝壳财经记者在裁判文书网上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为关键词搜索,可以查询到15867篇文书,案件多与非法倒卖公民个人信息有关。记者注意到,案件中不法分子倒卖的公民信息细致全面,从姓名、电话号码、身份证号到银行卡、个人地址、手持身份证照片、营业执照、公民护照等应有尽有。
此外,公民的个人信息还可以按照精确分类倒卖,例如股民数据(包含个人姓名、手机号码、地址、资金等信息)、大学生贷款数据(包含学生姓名、学校、专业、手机号码、QQ邮箱等信息)、某省份小学高中生信息(包含学生姓名、班级、学校、家长姓名、电话号码等信息)等。
在记者查阅的十余篇裁判文书中,不法分子购买个人信息的渠道可谓五花八门——QQ群、互联网交易论坛、境外非法网站等,涉案个人信息数量从上千条到上百万条不等,售卖个人信息收益多在万元以下。
那么,公民个人信息又是如何被泄露的呢?
首先是“内鬼泄密”。裁判文书网显示,在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中,不法分子原为某软件学院员工,利用工作之便通过公司内部系统盗取所在软件学院约20万条客户信息并转交他人。据最高人民检察院信息,2021年,检察机关起诉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内鬼”500余人,涉及通信、银行、保险、房产、酒店、物业、物流等多个行业。被告人多为层级较低工作人员,也有部分离职人员,泄露的公民个人信息种类多、数量大,部分属于个人敏感信息。
除了“内鬼”售卖个人信息外,利用黑客技术窃取消费者个人信息也是常见的信息泄露渠道之一。孟泽东告诉记者,黑客使用撞库等技术手段很有可能试出用户使用的简单弱密码,此外利用短信或社交平台发送钓鱼网站、在公共场所设置免密Wi-Fi、开发需要填写个人详细信息的测试小游戏等手段都有可能诱导消费者泄露个人敏感信息。
另外还有App违规收集个人信息。最后,消费者一些不经意的行为也有可能泄露个人信息。例如,为了礼品随意在街边、网络上填写调查问卷,注册来历不明的网站会员,随意丢弃包括快递单、车票、对账单在内的各类单据,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动态对敏感信息不打码处理等。
对此,孟泽东提醒,消费者应该注意上述个人信息泄露渠道,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谨慎处理个人敏感信息,使用软件获取个人信息时,一定要明确软件资质和其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规定和措施,同时,如果发现涉嫌违法犯罪线索,要立即向公安机关、相关部门报案或反映。
记者 李梦涵 实习生 邹珍珍 记者姜樊对本文亦有帮助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陈荻雁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利信贷款好批吗(惠民贷好通过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523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