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微信好友“借钱”?构成诈骗罪!,下面是中原盾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微信里面可以贷款吗
一天,经营母婴生活馆的女子小朱收到微信好友尚某发来的消息,称需要借点钱。小朱从某App上贷款1.26万元,把钱转给了对方。后来,小朱电话联系尚某,尚某说他根本没有找小朱借过钱。小朱报警后,冒充尚某借钱的孕妇王某被公安机关抓获。
据王某交代,她在逛母婴生活馆时,趁小朱不备,将小朱微信好友尚某删除,并将自己微信账号的头像、昵称更改为尚某的头像、昵称,随后冒充尚某向小朱借钱。
三门峡市湖滨区法院审理该案后认为,被告人王某构成诈骗罪。其到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自愿认罪认罚,主动赔偿被害人损失,并取得谅解,有悔罪表现。法院遂综合该案事实、情节,依法判处王某拘役4个月,缓刑6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
法官提醒:本案中,王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他人钱财,数额较大,构成诈骗罪。
生活中,要谨慎添加微信好友,加微信好友后要立刻修改备注名,这样无论对方怎么改昵称,都无法以假乱真。
遇到好友在微信上求助尤其是借钱,一定要打个电话,或通过其他方式确认好友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果发现受骗,要第一时间报警。
来源:河南法制报记者 马建刚 通讯员 张传新
微信能不能借钱
记者 张国桐
收到亲朋好友借钱的信息,相信不少人会有所防备,甚至会进行语音核实。但如果对方发来了语音,甚至发来了视频,那一定就是本人吗?
近日,山东德州禹城市的王先生突然收到外地“好友”的信息。信息中,对方表示,他计划过几天回家,但因手头紧张,想让王先生帮忙转账2700元购买机票,并直接打来语音电话。
王先生听着声音无差,便信以为真。想到“好友”曾在外地多次热情招待自己,王先生便想着“还个人情”,于是向对方提供的账号转了2700元。
可接下来“好友”又发来消息,以“路途发生车祸”为由又让王先生转款5万元,此时,王先生内心产生了疑虑,本想开微信视频关心一下“好友”是否受伤,但“好友”多次拒绝王先生的视频聊天,王先生感觉事有蹊跷便来到禹兴派出所报案求助。
经民警多方面工作,王先生联系到自己真正的好友,好友表示,他并没有向王先生借钱,并且经过核实发现,他的微信显示异地登录。这时王先生恍然大悟,“要不是你们,我可能会损失更多。”
目前,警方已将王先生被骗的2700元钱成功追回,案件嫌疑人也已被禹城市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
无独有偶,德州禹城的张先生也同样在微信上收到了“老同学”的信息。
据悉,在双方聊天的过程中,张先生的“老同学”便给他发来视频,其间,对方表示,因妻子患病急需用钱,所以想向张先生借款3万元。见同学有难,张先生当即表示愿意帮忙。随后,对方把妻子的银行卡照片发给了张先生。
张先生打电话让妻子汇款,可妻子的电话始终没打通。于是张先生怕“老同学”着急,他便把微信零钱中仅剩的3200元钱转给了对方,并表示剩下的钱晚些汇款。
之后,由于“老同学”的“救命钱”没及时汇过去,深感愧疚的张先生赶紧给同学打电话表示歉意,并保证最晚第二天一定汇钱。
然而,同学的一句“啊?什么钱?”让张先生有些惊讶。事后,张先生的同学发现自己的微信被盗号,而且已经有好几位同学都收到了借款的视频。
得知情况后,张先生赶紧赶往禹城市公安局辛店派出所报了警,接警后,民警通过大量工作最终将嫌疑人抓捕归案,成功为张先生追回3200元。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在此,警方提示,遇到亲朋好友通过网络渠道借钱或借用银行卡、微信流转资金时,一定要谨记通过电话、视频通话多方核实,以免落入诈骗分子的圈套。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微信里面可以贷款吗(微信能不能借钱)":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441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