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4000亿债务危机解除,王健林回来了?,下面是帅真财经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银行收回万达贷款
2021年的春节档电影,可谓是强者如云。
前有唐探3,后有李焕英,在院线方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有一个人也笑开了花——那就是荣获三年中国“首负”之名的王健林。
据公开信息,万达电影一共投资《唐探3》四亿元人民币,独占出资额的34%,现如今35亿的票房收入让王健林大赚特赚。
且不仅如此,在王健林的一通操作下,他竟然一把头解除了4000亿的外债危机,这是咋回事儿?
莫非,“首负”又要成“首富”了?
今天的王小帅,就和您聊聊万达集团的起死回生术。
万达的故事,其实最早要追溯到2015年。
那一年对老王来说发生了两件大事儿,其一是万达刚刚上市一年,他的个人财富就飙到了300亿美元,荣登福布斯中国富豪榜NO.1;
其二是老王跑哈佛做了个演讲,内容不用我说大家也猜得出来,自然是万达27年的辉煌创业史。
然后老王就炸了。说得确切点,老王的日子从他回国那一刻起,就过得一天不如一天。
怎么回事呢?原来他在演讲的时候啊,被哈佛的学生问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
“王大老板,您这么有钱满世界买买买,是不是资产转移呀?”
好家伙不愧是哈佛的学生,这问题连挖坑带填土眼皮子都不会眨一下的,看王健林怎么说:
对啊,我就是资产转移,而且是合法的资产转移,我自己的钱,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2015年王健林在哈佛大学演讲,图源·新华网
咱们都知道,王健林是做商业地产起家的,在三线以下城市,哪里有万达哪里就是市中心。
而中国的房地产又是一个高负债率的行业,万达2015年6300多亿的总资产中70%是负债。
别的房地产开发商都是拿着贷款老老实实在国内搞开发,再一瞅王老板呢?
2012年26亿美元收购全美第二大院线AMC;
图源·万达集团官网
2013年3.2亿英镑拿下英国圣汐游艇公司;
顺带3000万整了副毕加索的《两个小孩》;
2014年2.6亿欧喜提马德里地标“西班牙大厦”;
转过年4500万又成了西甲马德里的幕后BOSS......
还有什么传奇影业,铁人公司,瑞士盈方,零零总总花了100多亿美元,在全世界买娱乐产品,甚至一度传出在马来西亚和国企抢项目的新闻。
毫无疑问,王健林飘了,拿着国内贷款的钱,在国外净收购些没啥核心竞争力的资产。
咱有一说一,中国其他的富豪比如说小马哥,也干过类似的事儿,但人家花的钱都是自个儿挣的,不是从银行借的。
敢情你老王放着银行的天价账单不管,完了见人就吹“小目标”,简直不把那啥放在眼里。
国人常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2017年,王健林的好日子到头了,因为在当年,他遇到了“股债双杀”。
从外部来看:6月22号,万达股价暴跌9.87%,同期多支万达债券跌幅超2%,接着是被银监会约谈,严格管控万达海外六个项目的投资资金。
从万达本身来看:2017年集团累计欠债4000亿,其中一半短期要还,大量投资失败,长城血本无归,amc股价跌成草纸。
甚至一度《人民日报》都公开批评王健林“莫把工具当目的”。
2017年的下半年,是王健林一辈子最难忘却的时段,因为风口浪尖的他稍有不慎,近三十年的基业就将毁于一旦。
犹记得那年年初,老王在年会上高歌“一无所有”,没人想到仅仅过了半年,他将一语成谶。
为了应对危机,老王开始了断臂求生。
17年7月,万达打包13个文化旅游项目,76家酒店,作价637亿卖给了融创和富力。
18年1月,苏宁腾讯京东加融创,出码340亿收购万达商业14%的股份;2月,阿里和文投共出资78亿,成为万达影业第二大和第三大股东。
还是2月,马德里俱乐部17%的股份被王健林变现5000万欧元;5月,王健林3.15亿澳元卖掉澳洲黄金海岸和悉尼旅游项目......
那么在眼花缭乱的操作之下,王健林的负债变少了多少?负两百亿。
是的你没看错,整个卖卖卖的2018年,王健林的负债从4000亿上升至4200亿,他依旧是中国第一“首负”。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2018年的万达正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
一方面是要收拾去年腰斩的投资,一方面还要忙着重组资产搞转型,王健林心里面明白:再不换思路,他和他的万达就要分崩离析了!
不过嘛,当务之急还是得还债,说得再直白点,那就是继续卖卖卖。
19年1月,百年人寿作价9亿卖给绿城中国,同年2月,37家万达百货打包卖给苏宁......
此外还有很多小项目在此就不一一罗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网上自行查阅。
从2017到2018年,两年时间万达资产缩水1700亿,这些钱当然不可能股市里亏的,大多数是被老王折现用来还上4000亿的外债。
然而就在不停出售资产的同时,老王也突然想明白了:为啥我要背上这么多搬不走的“重包袱”?
待到稍微缓口气后,王健林果断开启了他的“轻资产计划”。
3啥是万达轻资产计划,咱举个例子细细说:
过去的万达靠商业地产发家,国内三百多家万达广场从拿地到开发到招商到收租清一色属老王管,这个过程风险大,资金回收慢,实体店多得十个手指头数不过来,这叫重资产。
现在不一样了,老王说我们要改变经营方式,不再做重资产的房地产项目,而是卖品牌,搞合作。
具体来说,就是找合作伙伴,由合作伙伴出资拿地做运营,完了挂一个万达的旗号,所得的收益三七分成,当然是万达三,合作者七。
而除了减少商业地产的直接开发之外,老王的另一个想法是打造万达娱乐项目。目前的万达有四大主营业务:商管,地产,文化,金融。
现在商管地产的比例下降了,那么文化金融自然要抬上去。
文化上面,除了万达电影外还有万达体育,万达文旅,万达宝贝王,金融上面,王健林手握万达保险,非凡科技等一众产业。
这些轻资产,是万达转型最重要的产业支撑,更是王健林还钱的本金和底气。
那么说回近两年,从2019年起,得益于卖卖卖的威力,王健林的债务情况基本得以好转,至少短期内再也没有到期债务的问题。
2020年因为疫情,王健林和万达反而因祸得福:
因为早早布局轻资产,所以王健林不像其他房地产公司一样严重依赖地皮,此外还让万达上下一齐,看到了多条腿走路的重要性。
从直观的数据来看:2020年万达租金同比增长8.1%,这还是在减免了四十亿商户租金的情况下。
而万达电影呢?全国票房市场占有率达到15.4%,同比增长1.2%,上座率为全国的1.5倍,单银幕产出是全国的1.9倍。
这不仅说明王健林在传统行业上稳住了阵脚,还在文娱尤其是电影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尽管它还在亏损,但从长远来看,盈利当在不远。
2021年春节,《唐探3》的开门红给老王注射了一针强心剂。
《唐探3》票房数据,来源猫眼票房
有人直接说这是万达转型的成功,但其实在我看来,根本上在于王健林的幡然醒悟。
潮起潮落,商场上没有永恒的赢家。
万达的未来会走向何方?我不知道,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
王健林与他的生意经,一定会从“老实”两个字重新开始念起。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能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作者:金陵风语
万达贷借款后银行卡掉了
小贷机构的缩减潮正在上演。
为防止公众上当受骗,广州市金融监管局近日发布风险提示称,广州快氪在线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快氪小贷”)已停业整顿,并因失联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快氪小贷的停业、失联是小贷行业机构缩减的一个缩影。2022年已有两地监管机构宣布22家小贷机构试点资格被取消。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15年上半年以来(截至2021年末),小贷机构数量从8951家缩减至6453家,5年多时间减少了近2500家,锐减近三成。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伴随监管的收紧和规范的完善,一些达不到监管要求标准的机构将被清退,小额贷款公司数量下降的趋势是必然的。
未来小贷行业中,将会形成多寡头的态势,业务量将集中在几家从事跨省经营的头部公司手中,区域性的小贷公司则会下降,且业务量受到侵蚀。传统小贷机构要着眼于股东和团队能影响到的资源,做精做实,并谋求不同区域间的合作,同时要着力帮助银行等金融机构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机构失联、注销广州辖区小贷公司名录(更新至2022年1月)显示,快氪小贷是一家互联网小贷公司,可在全国范围开展小额贷款业务。广州市金融监管局介绍,快氪小贷成立于2015年11月,因存在经营不善、对外提供放款通道、账外经营、违规开展资产转让等问题,已于2020年4月停业整顿。此外,快氪小贷因失联,已经于2021年6月被市场监管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近期,广州市金融监管局接到关于快氪小贷的投诉。广州市金融监管局特别提示,如与快氪小贷存在借贷合同、房产抵押等民事经济纠纷,请通过诉讼、仲裁等司法渠道解决,如需获取司法援助及相关法律知识请拨打12348司法援助热线咨询;如遇以快氪小贷名义开展相关活动的人员,请切勿相信,以免上当受骗。
依据天眼查信息,快氪小贷法定代表人为王雪鉴,三家股东分别为广东宸威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5%)、九合产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3%)以及北京怡和家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2%)。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快氪小贷的停业、失联是小贷行业乱象的一个“缩影”。从过往案例来看,“空壳”“失联”小贷时有出现,冒用小贷公司名义违规开展业务等情况也屡见报端。这也意味着地方金融业态的清理整顿还将持续开展,确保小贷公司剔除“沉疴旧疾”、提质增效,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除了像快氪小贷一样违规而停业的,还有像重庆万达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重庆万达小贷”)一样决议注销的。依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披露,重庆万达小贷成立于2017年9月,注册资本25亿元,是上海万达网络金融服务有限公旗下全资子公司。重庆万达小贷正在进行债权人公告,公司已于1月21日成立清算组,企业注销原因为“决议解散”,公告期为1月21日-3月7日。
行业集中度上升快氪小贷的停业、失联和重庆万达小贷的“决议解散”是小贷行业机构缩减的缩影。2022年安徽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江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先后披露,分别取消芜湖市的17家和南昌市的5家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资格。
依据央行公布的最新小贷行业数据,截至2021年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453家,而2021年9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566家,一个季度就减少113家。拉长时间来看,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自2015年上半年以来(截至2021年末),小贷机构数量从8951家缩减至6453家,减少27.9%;从业人员数从114017人缩减至63779人,减少44%。
不过,贷款余额从9594.16亿元略微缩减至9414.70亿元。如果和上年同比,一年还增加550亿元,这是自2018年小额贷款余额出现下滑后首次回升。从机构数量的锐减和贷款余额规模的回升可以看到,小贷行业集中度在上升。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网络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车宁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小贷批量减少属于自然的市场进程,从外部因素来讲,随着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数字化推进,个人金融消费者、中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在一定程度上对小贷形成挤出效应。同时,随着监管体制的完善,逐渐弥补了中央和地方、地方和地方以及不同板块之间监管失衡的状态,持续挤压了监管套利空间。因此,尾部的小贷公司业务发展和持续盈利的能力遭到削弱,然后退出市场,相对来说是比较自然的过程。
小微信贷专家嵇少峰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传统小贷机构,一是要着眼于股东和团队能影响到的资源,做精做实,这是一种常规的打法;二是要谋求多区域小贷公司的合作,持牌小贷合作形成统一、批量的场景来落地执行,同时要做银行的“助贷”,帮助银行解决一些小微企业融资落地的问题。
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银行收回万达贷款(万达贷借款后银行卡掉了)":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428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