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银行信贷员使用储户信息骗取贷款 涉案644万元,下面是青橙融媒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自己的信息被别人贷款
9月20日,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了解到,土左旗公安局破获一起挪用资金案,抓获犯罪嫌疑人李某某。
6月3日,土左旗公安局接某银行报警称,信贷员李某某可能涉嫌挪用资金。接到报案后民警立即展开调查,收集69户储户贷款信息,多次到相关银行调取交易流水,固定犯罪证据。通过大量线索研判,警方最终确定李某某存在重大挪用资金嫌疑。7月17日,信贷员李某某经依法传唤到案,并对其挪用资金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经查,2017年4月至2020年5月,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在土左旗某银行工作期间,萌生了套用银行贷款的想法。为了顺利为自己放贷,李某某多次利用职务便利通过本人及他人信息在某银行网点申请贷款,李某某在为借名的村民办理贷款申请、审查、发放环节明知借名贷款是为了给自己骗取贷款,仍一路“绿灯”审批通过,最终违规办理贷款 69笔并发放贷款金额合计644万元,多用于倒贷和归还借款使用且长期未归还,最终给所在银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之规定,犯罪嫌疑人李某某涉嫌挪用资金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第八十七条之规定,土左旗公安局拟对犯罪嫌疑人李某某提请批准逮捕。
目前,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因挪用资金罪已被土左旗公安局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呼和浩特晚报 记者 安娜)
个人信息被别人拿去贷款了怎么办
头条首发,禁止搬运!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原本幸福的一家三口,却因为银行工作人员的到来土崩瓦解。工作丢了不说,还被强加上了八千万的贷款,关键是还不知道这替自己贷款的人是谁?面对银行持续性的暴力催收,又该怎么办?
祸从天降,莫名背上八千万贷款
“还钱!不还钱就别想出这个门!”
几个身穿银行工服的人堵在刘先生门前,叫嚷着让刘先生还钱。
“我哪有钱啊,这根本不是我贷的款,我凭什么还啊”刘先生半苦涩半无奈地说道。
屋内,刘先生的老婆孩子默默抽泣着,看着这一幕不知所措。
“你们去找真正借你们钱的人啊,我根本不知道这怎么回事,我一个月薪五千块的人,哪有资质在你们银行贷款八千万啊,你们现在不分青红皂白地找我还钱,我要怎么还?”刘先生解释说。
然而,这几名银行派过来催收的工作人员根本不听刘先生的辩解,他们这些人的目的只是要钱,至于那钱真正是谁借的,那就不在他们关心的范围内了。
事件的当事人刘先生已经结婚并育有一女,小家庭的生活不说大富大贵,但也算的上是幸福美满。然而,这种平静的生活却被银行打破。
刘先生去银行给女儿转书本费,到了银行之后,转账时却被工作人员告知说,刘先生的账户被冻结了。
“冻结了?怎么可能,你再查查”。刘先生十分困惑,自己也没干过什么违法乱纪的事,也没贷过款,怎么可能会冻结?
这一查不要紧,工作人员告知刘先生说他名下有一笔八千多万的贷款,因为逾期多日未还,所以把刘先生的银行卡冻结了。
这一个天文数字直接当头一棒,给刘先生狠狠地砸晕过去。
报警求助,终于摆脱无妄之灾
面对银行的催收,刘先生当然拿不出这八千万,况且,本来也不是刘先生贷的款,刘先生自然也不会去还。
但是,银行的不依不饶,已经对刘先生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无奈之下,刘先生选择了报警,在警方的介入下,真相很快就水落石出。原来是有人冒用了刘先生的证件来贷款,用刘先生的身份信息来签订了贷款资料。
真相水落石出,然而刘先生的生活却没有就此归于平静,银行依然多次来找刘先生要求他还钱,甚至还采取了暴力催收的手段,并将刘先生告上了法庭来强迫刘先生还钱。
面对银行的暴力催收,刘先生被搞的身心俱疲,在工作中出现了失误被公司开除,没有了收入来源的刘先生在生活上更加困顿,被银行逼的多次报警。
警方恪尽职守的为刘先生澄清,开具证明材料。但尽管如此,银行依然没有放过刘先生,他们只要求刘先生还钱,并不看这些所谓的证明材料。
面对这种情况,警方直接拿着证明材料找到了银行,质问他们明明已经知道他是无辜的,为什么还要继续冤枉人家对其穷追不舍?银行支支吾吾说不出所以然来。
幸好,当地的警方办事给力,经过多天的调查,终于查清冒用刘先生身份信息的是何人,并立刻对他进行了紧急抓捕。
银行这才不再纠缠,解冻了刘先生的银行卡。
【律师说法】
刘先生的遭遇让人同情,银行的行为更是让人愤慨。那么在本案中,隐藏的哪些法律信息值得我们关注呢?我们一起来看。
一、盗用他人身份信息贷款的,警方会如何处理?我国刑法规定,盗用他人身份信息贷款,构成贷款诈骗罪。本案中他人盗用刘先生的身份信息向银行贷款,是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并且数值高达八千万。
根据最高法和最高检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个人进行贷款诈骗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就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根据贷款诈骗罪的法定量刑标准,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是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案中涉及的金额之大远超20万,只怕是要在监狱里多改造几年了,并且,骗来的钱也不能在用,还要交罚金,真可谓是害人害己。
二、银行暴力催收是否合法?答案是肯定违法的。银行当然无权进行暴力催收,他可以催收,但使用暴力那就是违法。任何机构公司与个人都无权代替国家行使公权力来惩处他人。
暴力催收,若是照成他人轻伤及其以上,很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若是非法拘禁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者三次以上非法拘禁他人以及一次非法聚集三人以上的,则可能构成非法拘禁罪。
所以,银行正当合理的催收可以理解,但一定不可采取暴力催收的手段,当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时,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才是最好的选择。
否则,我国有一套成熟完备的法律体系,就算不触及刑法,也有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来保障他人的合法权利。法条千千万,总有一条适合你。
三、刘先生的损失又该怎么弥补?对于刘先生来说,自己平静安宁的小家庭突然陇上阴霾,莫名其妙背上八千万贷款,自己的身份信息还被人盗用,好不容易查明了真相,银行却还是死咬着不放。
被银行暴力催收,连带着自己的工作都丢了,实在是倒霉至极,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那么刘先生的损失应该如何弥补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刘先生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起诉催收的银行,让其赔偿刘先生近年来因银行的催收行为,造成的损失以及误工费、交通费、精神损失费等。要求严查放贷银行,对银行施予相应的惩处。
最后,希望各行各业人员都能遵纪守法,切不可做违法乱纪的事,当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普通民众对银行的误解也仍然存在,若是银行再这样我行我素暴力催收,只怕银行与客户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重。长此以往,银行的业务只怕也难以开展下去。
所以,做事有要合理有度,切不可逾越法律的界限,不然只能是自食其果。
大家对此有何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以案普法,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文不存在捏造事实。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自己的信息被别人贷款(个人信息被别人拿去贷款了怎么办)":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427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