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假冒“微粒贷”客服骗局,警惕小心!,下面是杭州公安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淘宝贷款电话是多少
视频加载中...
(点击播放视频)
“他自称是微粒贷客服,说给调整利率,不然会每月扣款......”
最近,虚假诈骗又换新装了
骗子将原来“京东、淘宝、金融业务”换成了“微粒贷”
已有多位市民接到了此类诈骗电话
对方能够准确说出你的身份信息、贷款信息等
让你关闭“微粒贷”
一步步让人进入陷阱
近日
上城公安接到反诈预警称
辖区吴先生有被诈骗的风险
小营派出所反诈辅警郑宇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按门铃无人回应
多次打电话联系吴先生
一直无人接听
郑宇超并没有放弃任何可能
继续拨打着吴先生的手机号码
在不懈努力下最终联系上了他
吴先生称自己正在上班
并没有给陌生人转账
郑宇超让他在单位等待上门核实
千万不要给任何人转账
郑宇超赶到当事人单位见到吴先生
再三询问他才说了实话
他说接到一个自称是“微粒贷客服”的电话
骗子称吴先生的“微粒贷”上的信用额度贷款利率过高
已经超出国家规定的年利率
要赶快关闭贷款功能
不然每月都会扣款
骗子准确说出了吴先生的身份信息
以及之前的贷款信息
吴先生便没有了怀疑
骗子引导吴先生加了QQ
用QQ语音通话
并用苹果手机“FaceTime”共享屏幕
引导吴先生向银行App贷款21万
再转到某某公司的账户
还好吴先生手机里安装过国家反诈中心的App
反诈中心直接预警
冻结了吴先生的银行卡
在郑宇超的劝说下
吴先生终于醒悟过来这是骗子的套路
把贷款出来的21万返还银行
并对郑宇超表达了感谢
为郑宇超点赞!
好分期贷款可靠吗
本想办个月租低的手机套餐,却中了个连环“套”,稀里糊涂地“被买”了个分期还款的互联网贷款金融产品。
套餐里面“套路”多
吴先生是一名销售人员,因为业务需要,想再办个月租费用低的电话卡。5月22日,他来到广州天河区一家广东电信营业厅咨询业务。业务员介绍了几个套餐,最低的99元。吴先生觉得太贵了。多番询问下,业务员说有个月租39元的套餐。
“套”餐就这样开始了。
第一“套”:“套餐”里有老年机。
手机套餐一般是通话、流量、短信的套餐,但吴先生的“套餐”里有个手机。他在各种签字、证件拍照后,业务员拿出一款老年手机送给他。“我二十多岁的人,要这个老年机有什么用?”吴先生问是否可以不要手机,业务员说这是送的。
第二“套”:冻结余额宝金额。
业务员告诉吴先生,为了防止违约,要在其个人余额宝账户中冻结273.6元。“办套餐还要冻结余额宝,真没道理。”吴先生虽然心里不满,但营业员说这个是最低价位的套餐,他也就默认了这个“条款”。
第三“套”:移花接木,“被买”了个金融产品。
回到住处,吴先生查看消费记录时发现,在手机余额宝中冻结273.6元的是一家名为“世纪银通”的公司,商品名称显示为:广东电信,互联网金融合作代收通用套餐(加,在网24个月,预授权冻结273.6元)
“这又是个啥?”吴先生一头雾水,赶紧拿出在营业厅签字的协议查看。协议书显示,他办理的是一款“橙分期”综合授信金融合约产品。该产品是由甜橙融资租赁(上海)有限公司及翼支付平台针对电信用户提供的一款金融合约分期产品,金融服务有前述两主体及两主体合作的第三方持牌金融机构提供。如果产生逾期,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可能会收到电话、短信、信函、诉讼等不同形式的欠费催缴,还会产生相对应的信用额度关闭等负面后果。
办个业务还得成为金融专家和警察?
为什么协议书和消费记录显示的商品不同?吴先生困惑地说:“看完协议书,我更糊涂了。就一个办手机套餐的简单诉求,最后怎么就办成了一个金融分期产品,还有什么电信、甜橙、世纪银通这些公司,根本就看不明白。”
吴先生拨打电信客服电话进行了投诉。接线人员问吴先生,为何没有在办业务的过程中提出疑问,而且在有关协议上全部签了字,在办理业务时是否有录音等证据?吴先生表示,自己就是要办一个手机套餐,业务员拿出好几张纸,指着空白处让他签名,根本没说这是个金融分期产品。普通老百姓办业务都是这样,一大堆看不懂的协议,有几个会一项一项地看条款?“难道普通消费者去营业厅办个普通业务,都还要录音吗?我又不是警察办案。”
吴先生的无奈,反映了不少消费者的共同心声。办个月租低的套餐咋就这么难?套餐消费里埋了多少“坑”?办个业务难道还要成为金融专家和警察?
此后,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到该营业厅办理业务,也表示希望办理“低月消”的套餐,营业员首先介绍了几款99元以上的套餐,但又说有39元的套餐。这个套餐目前刚推出,在官网和手机APP上还查不到这个套餐业务。这个名为零元购“老人机”的套餐,主要针对的是“老年人”群体。
针对老年人群体,套餐业务难道不更应该简单化吗?年轻人都搞不明白的金融分期产品,却主要以老年人为客户,这个业务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更令人费解的是,本不是为了这个零元购机的“优惠”才去办套餐的,却莫名其妙被强制销售了零元购机的金融分期产品,而且是在不知情下办理的。
“被办理”的实质是侵犯消费者知情权
记者在小红书、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发现,很多网友都吐糟有“被办理”的经历。办手机套餐、家庭宽带业务过程中,在业务员的“指引”下,稀里糊涂地办理了网络小额贷款、预授权冻结等金融业务,而且多半根本不知道办的是这个,直到接到金融公司的债务催收电话或者产生不良征信记录后,才发现自己当初被“套路”了。
近年来,电信运营商布局消费金融业务,推出了不少合约购机服务,消费者在购机时可以办理金融分期业务。这个业务的底层逻辑是,电信运营商维系了客户长期在网;手机销售渠道商提高了销售量;提供分期业务的金融公司获取了场景与客户,降低了违约率;客户降低了购机门槛。但现实中,合约购机引发的争议不少,多数是在消费者不知情或不充分知情下“被办理”的。
受访法学专家认为,电信运营商在消费者不知情或不充分知情的情况下,只强调套餐优惠、不提风险进行诱导,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一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很多营业厅的工作人员都有办理金融分期的业绩考核。在压力之下,他们很难切实站在消费者角度去充分、清晰地推介业务,这也是消费者被“分期”“被贷款”“被冻结”的原因所在。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房颖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曹立媛
来源:作者:半月谈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淘宝贷款电话是多少(好分期贷款可靠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369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