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贷款知识 > 豆豆钱贷款安全吗(豆豆钱根本不上征信)

豆豆钱贷款安全吗(豆豆钱根本不上征信)

贷款知识 信息新报 原创

“网贷客服”打电话主动为你降息?小心落入骗子圈套,下面是信息新报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豆豆钱贷款安全吗

今天(5月12日),记者从常州警方获悉,常州市反诈骗中心接到朱女士报警称:因为之前资金周转需要,便在“豆豆钱”贷款平台借款,之后接到了自称“豆豆钱”客服的电话。称朱女士之前贷款平台利率太高受到监管,要把之前借的钱退给平台重新操作,对方称要把最高额度清零使利息降至最低,并发了一份看起来很正规的合同。

然后客服又以授信有问题为由,让朱女士不断地往他们提供的“银监会认证”的安全账户转钱,转账13万后发觉被骗。

警方发现,骗子利用非法手段获得受害人的个人信息和借款信息,骗取受害人的信任,降低其警惕之心。骗子谎称“利率调整”,只要先把贷款还清重新申请,就能降低还款利息,一旦受害人没抵挡住降息的诱惑,便落入了骗子的圈套。

常州市反诈骗中心提醒:凡是接到自称金融平台客服的电话,一定要注意核实对方的身份,需要时可通过官方APP或者网站核实,不轻信陌生人电话;平时一定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信息安全;一定要明确知道所有和借款费率有关的信息以官方平台公布为准,客服不会通过电话、短信的形式通知,更不会让用户打钱至银行账户。

(来源:《零距离》记者/冯珂 编辑/高若婷)

【投稿、区域合作请邮件 信息新报 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

豆豆钱根本不上征信

前几天,我们介绍了中国电信旗下翼支付的业务现状,而国内另一运营商巨头中国移动也有第三方支付业务和包支付,且从业务布局到推广模式均与翼支付有诸多相似之处。

和包支付的运营公司中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中国移动的全资子公司,和包支付是中国移动面向用户推出的一项综合性移动支付服务,业务涵盖生活缴费、电商购物、娱乐出行及金融服务等。

贷款产品丰富,利率存合规问题

在金融服务方面,和包支付主要提供信用贷款、信用购机、理财、保险以及信用卡申请和还信用卡等。

其中,信用贷款业务品牌为和包贷-号码借,合作的产品有和我借、新网银行提供的好人贷、浦发银行提供的浦银点贷、宁波银行提供的直接贷、外贸信托提供的豆豆钱、中邮消金提供的邮你贷等。

通过手机号、贷款金额与还款方式等信息,号码借自动匹配相应的贷款产品,借款期限在3-60个月不等,其中好人贷、浦银点贷、直接贷支持随借随还。

页面显示,号码借日利率低至万2.5,折合年化为9%。与翼支付一样,和包贷的页面展示利率与实际借款成本可能存在较大差距。

和包贷帮助中心以和我借为例展示了借款成本,若借款10000元,放款银行年利率为7.5%,分12期还款,则每期应还1004.02元,其中本金833.33元,利息34.24元,保费136.38元(应该是136.45元)。

(图片来源:和包支付App)

可以看出,借款人支付的保费几乎4倍于银行利息。经计算,该产品综合借款成本高达年化35.88%,但借款人看到的只是银行方7.5%的年利率以及保费金额136.38元这两个关于借款成本的数字,很难知晓真实借款利率,借款判断不可避免会被干扰。

逾期费用上,和我借的收费也值得商榷。系统每天对逾期未还本金收取0.075%的违约金,折合年化利率为27%。但从司法角度来说,无论是银行贷款或P2P借贷,法院一般只支持逾期费用按照最高年化24%收取。

(图片来源:和包支付App)

值得一提的是,和包支付App并没有公开和我借的放款方,我们向客服咨询时对方也表示查不到相关信息。

另一款产品豆豆钱似乎也有类似问题。2019年9月3日,孙先生公开发帖表示自己通过和包支付App申请借款40000元,豆豆钱提供服务。借款时未提示实际贷款利息和担保费,当他发现存在担保费时次日便准备提前还款,却被要求归还全额本息及其他费用共42124元。

(图注:孙先生投诉和包贷)

信用购机未尽告知义务,用户“被贷款”频频出现

除了信用贷款,和包支付还推出了消费金融产品信用购机。作为最大的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遍布城乡的营业厅拥有真实优质的手机消费场景。然而,能力素质参差不齐的营业员在介绍业务时往往会有所隐瞒。

信用购机是中国移动与蚂蚁花呗和其他持牌金融机构合作推出的产品,业务流程是先冻结用户的花呗额度,或者向金融机构申请一定额度的贷款,并以该额度为优惠基础销售手机,同时中国移动按照套餐金额每月给用户一定比例的补贴,该补贴直接用于偿还花呗或贷款。

不过现实场景中,部分营业员会淡化贷款性质,从而引发用户质疑。

2019年8月15日,刘女士发帖表示自己于2018年9月5日参加中国移动推出的升级套餐用和包支付送手机活动,实际却是从晋商消费金融办理720元分期贷款,但工作人员当时并没有提到贷款事宜,也没有告知会扯上征信记录,直到晋商消费金融联系自己才知道已出现征信问题。

(图注:刘女士投诉内容)

刘女士认为,720元的金额没有贷款的必要,中国移动与晋商消费金融推出活动时存在故意隐瞒、避重就轻、欺骗消费者的问题。

据业内人士透露,由于很多用户对贷款本身比较排斥,像上述案例中营业员刻意隐瞒贷款事实的现象在行业中比较常见。

巨额补贴难阻支付业务颓势,分公司互金领域已有失败案例

实际上,在移动支付领域,电信运营商的起点并不低,不仅布局时间早,坐拥数亿用户更是难得的资源。

2010年,伴随着3G网络开通,广东移动推出手机通宝一卡通业务,实现了在食堂、小卖部、校园公交、地铁等场所的手机支付功能,并在广州大学城进行试点。就在同一年,中国电信也研发出了类似功能。

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在当时甚至还没有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相关功能均是与银行合作开发。

值得注意的是,支付宝的线下手机支付功能在2011年才推出,微信支付更是在2013年才上线。

目前来看,和包支付和翼支付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地位并没有匹配他们的先发优势和客户资源,具体原因或许从其移动支付业务发展历程可见一斑。

和包支付推出的手机通宝需要使用其专门定制的中国移动SIM卡,卡片上连接了一个附属芯片,便利性较差,此外,收款POS机也需要进行特殊改造。

后来,NFC技术兴起,但和包支付使用NFC技术的支付业务却要求手机终端和SIM卡同时具备NFC功能。

这些硬件门槛不仅使和包支付无法覆盖全部智能手机用户,商户拓展效率也大大降低。

而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早已凭借扫码支付横扫移动支付市场时,和包支付直到2017年才逐渐在各省市推出扫码支付功能。

就算不考虑互联网公司,与直接竞争对手翼支付相比,和包支付同样处于追赶者的角色。

市场调查公司益普索研究数据显示,2019年三季度,和包支付的用户渗透率为6.1%,相对于4月份的数据甚至减少了1.4%,而翼支付本期数据为10.6%,领先优势明显。

同时,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三季度,中国移动的移动用户数高达9.42亿,几乎3倍于中国电信。很显然,和包支付在中国移动用户中的渗透率也不是很高。

不过与翼支付相似的是,和包支付也得到了母公司中国移动的巨额补贴。公开信息显示,早在2017年,中国移动对和包支付投入的营销资源就已突破100亿元。

而在中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总部湖南长沙,和包支付的推广已成政治任务,甚至乡镇级别的机关和各单位在岗人员被要求下载使用,市政府希望借此将长沙打造成中国移动支付第三城。

除了中国移动凭借和包支付切入互联网金融领域,个别分公司对此亦有所尝试,比如我们写过的四川移动踩雷和掌柜事件。这似乎也证明了传统电信运营商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存在天然的短板,想要突破并不容易。

不过在2018年12月18日,中国移动打造的全资子公司中移动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为布局金融科技为数不多的非金融、互联网公司玩家之一,主要业务涵盖了融合支付、特色电商和金融科技三大板块。

据了解,中移动金融科技在融合支付上已经有所动作,但最终将在金融科技领域取得怎样的成绩,我们拭目以待。

http://www.huii.cc/read/269.html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豆豆钱贷款安全吗(豆豆钱根本不上征信)":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202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