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贷款知识 > 鹤岗市贷款公司(房屋租赁贷款骗局)

鹤岗市贷款公司(房屋租赁贷款骗局)

贷款知识 每日人物 原创

在鹤岗开咖啡馆,卖得最好的竟然是冰美式,下面是每日人物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鹤岗市贷款公司

在外界对鹤岗固有的衰落、低收入、低消费等印象中,这座城市似乎很难“供养”一家独立咖啡馆,但现实情况是,“咖啡热潮”同样蔓延到了鹤岗,数家咖啡馆正在这座小城落地生长。

是谁在小城喝咖啡?是从北上广来鹤岗的人,还是当地有闲有钱的年轻人?因低房价走红后,鹤岗发生了哪些变化?网络传言与现实世界中的鹤岗又有哪些割裂之处?或许可以从这些新生的咖啡馆中寻找一份答案。

文、图 | 马延君

编辑 | 赵磊

运营 | 栗子

咖啡卷入鹤岗

“鹤岗也卷起来了。”鹤岗第一家独立咖啡馆“隔壁”开业三年后,店主阿怪如此总结道。

被称为“鹤岗CBD”的时代广场已经被咖啡店包围。新鲜的与原生的鹤岗在这里交汇,灯光璀璨的高层住宅和选煤厂巨大的蓝白色水泥罐相隔数百米,周围散落着众多淡黄色的低矮居民楼,共同组成鹤岗人流量最大的商圈。

实际上,时代广场只是一栋四层的中型商场,原本街边店铺大多做着传统餐饮、烟酒、服装生意,如今六七家咖啡馆夹杂其中,格外显眼。

进入黑白招牌的柏山咖啡,一盏粉绿色吊灯最先闯入视线,不远处的海棠咖啡走暗黑工业风,铁艺装饰低调奢华,两家店铺主打“日咖夜酒”,店里咖啡种类有限,但都拥有整面墙的落地酒柜。

藏在街角的她喜咖啡更具备网红店特征,克莱因蓝和露营桌椅充斥着不大的店面,比起咖啡,店里的珍珠烤红薯更受欢迎,常被顾客在小红书上打卡推荐。

与“隔壁”咖啡馆一街之隔,鹿鹿蛋糕店的法式木门和米白色遮阳篷在羊汤馆旁略显突兀,精致的装修震撼了小城,外界盛传店主花费七十万打造这间二层店铺,后来价格又被传到一百万。

鹿鹿的蛋糕店。

阿怪对此感到疲倦,“太卷了”。很长一段时间里,“隔壁”是鹤岗唯一一家独立咖啡馆,在阿怪开店前,鹤岗只有两家主卖简餐的咖啡馆,平价咖啡只是佐餐饮料。而“隔壁”秉承独立咖啡馆的宗旨,不卖奶茶和炸鸡,两页纯白色的菜单,咖啡占了一半,餐品有时下最流行的草莓DIRTY、荷包蛋摩卡和开心果树莓蛋糕,一份下午茶售价四五十元,几乎与二三线城市持平。

但现在,竞争变得激烈——过去一年,光是时代广场周边,就有4家咖啡馆开业,蜜雪冰城旗下的幸运咖也已经进驻。在外界对鹤岗固有的衰落、低收入、低消费等印象中,这座城市似乎很难“供养”一家独立咖啡馆,但现实情况是,咖啡热潮已经蔓延到了鹤岗。

与多数小城一样,随着归乡过年的人群如候鸟般回到鹤岗,这座被外界形容为“正在死去”的城市骤然鲜活起来,每家咖啡馆都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最旺季”,不断有年轻人推开店门,又因没有座位失望离去。

1月18日,距离新年还有3天,“隔壁”的咖啡机从早到晚没有停歇,唯一一名服务员端着餐盘四处穿梭,一楼多是年轻客人在闲聊、打牌,靠近窗边的3位中年男士聊起小城不常见的话题——终于发放的年终奖,难以完成的kpi。最后,他们讲起过去一年,大厂裁掉了多少同事,烟灰缸里也多了几只烟头。

二楼空间更加宽敞,分散的座位让氛围变得私密。一位30岁左右的男士正在相亲;角落里,另一位女士面露疲惫,整个下午都窝在沙发中,几乎没碰过咖啡。她来到鹤岗的婆家过年,“亲戚太多,出来躲一躲”。

但热闹终究不是鹤岗的常态,元宵节一到,归乡人潮散去,各家咖啡馆又恢复安静,店员靠坐在吧台旁,咖啡机也不再轰鸣。

连日忙碌告一段落,阿怪终于能松一口气。下午4点,距离关店休息还有6个小时,她坐在一楼最里侧,偶尔回复客户消息,因外卖平台抽成太高,她需要叫一辆出租车运送蛋糕。更多时候,她只是玩会儿手机,再抬头望着落地窗外的车流发呆。

元宵节的夜晚,鹤岗会有一场盛大的烟花表演,阿怪没有兴致去凑热闹。周边的咖啡馆越开越多,春节正式结束,“隔壁”和各家咖啡馆,都将迎来新一年的生存考验。

阿怪的咖啡馆招牌。

鹤岗走红后

30岁的阿怪是个典型东北姑娘,性格爽朗大方,对于店铺为何起名“隔壁”,她哈哈一笑,“因为我和我老公都姓王”,过了一会儿又给出更正经的解释,“想让这家店有亲切感,听起来像邻居一样”。

在鹤岗,一座因资源枯竭、人口流失不断被唱衰的东北小城,经营一家独立咖啡馆,似乎是个注定失败的生意,但“隔壁”神奇地存活下来。

2019年,因为结婚,阿怪和老公回到家乡鹤岗,也正是那年,一篇《流浪到鹤岗,我五万块买了套房》的文章,让鹤岗在互联网上第一次走红。和向往“逃离北上广,定居在鹤岗”的年轻人一样,阿怪选择回到鹤岗也是因为低房价,“咖啡师三四千的工资,在哈尔滨买不起房”。

在鹤岗,阿怪先是做了一年私房定制蛋糕生意,有了一些积累后,她萌生了开店的想法。尽管鹤岗被贴上了“衰败”的标签,但阿怪认为这座城市的年轻人还是拥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反而消费渠道太少。一个佐证是,当地蛋糕店还在售卖早已过时的盒子蛋糕,与此同时,口味更好、价格更高的定制蛋糕也始终订单不断。

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是,鹤岗,乃至整个东北地区,对咖啡的消费热度并不高。在她决定开店的2020年,人口2500万的上海已经拥有4239家独立咖啡馆,但在东北,能长期经营的独立咖啡馆寥寥无几,在哈尔滨工作的咖啡馆倒闭,也是阿怪决定回家的原因之一。

能开咖啡馆的位置也不多,这座容纳了近90万人口的地级市,没有公司聚集区,没有大型产业园,只有时代广场一个核心商圈。好在低房价给了阿怪尝试的机会,她花7万多盘下了时代广场附近的一家烧烤店,150平米的面积,满足了小城年轻人对咖啡馆的社交需求。

开店的资金全部来自贷款,阿怪不得不精打细算,几番犹豫,还是购买了一台二手咖啡机。她在网络上购置装饰品,尽可能地营造出一家咖啡馆应有的氛围感,店铺装修简单文艺,以纯白和棕木色为基调,点缀着彩色装饰画和藤制储物柜。

和很多网红店一样,阿怪定制了写着“鹤岗”的咖啡杯和纸袋,举着杯子拍照,就是标准的小红书大片,她还将自己的猫咪和柯基印在了周边帆布袋上。

阿怪店里的布置。

一番精心准备,开业第一年,店里生意一般,顾客多是定制蛋糕的熟人,和前来捧场的朋友,没人为了996天天灌咖啡。店里最常见的场景,是阿怪和备考族从早捱到晚,空闲时间太过漫长,阿怪的老公甚至想去送外卖,补贴店里。

尽管客人不多,但店里卖得最好的还是18元一杯的冰美式,“怎么这么苦啊?”是多数客户喝完的第一反应。“可能因为它最便宜”,阿怪这样解释冰美式最畅销的原因。在小城市,咖啡定价是个尴尬的问题,太贵了没人喝,但成本就摆在那里,“过去一年,咖啡豆涨价5次,我只敢把冰美式提价到20元”。

这里也没有成熟冷链,运输冰博克需要提前冷冻,鲜奶只能用成本更高的德运牛奶代替。在一二线城市,更换燕麦奶需要额外支付5元,但在鹤岗,阿怪说:“这不现实。”

在2021年份的《鹤岗年鉴》中,居民的平均工资多在三四千元,工资低,物价也不算高,在鹤岗有人均几百的饭店,但更多的还是7块钱可以吃一碗面的小店。而作为非必需消费品,一杯特调咖啡,售价近30元才能盈利。

店里最贵的饮品是抹茶燕麦拿铁,售价38元,因为“一克抹茶粉就要一块钱”。咖啡豆是在供货商那精心挑选的,阿怪不想降低标准,“我知道好咖啡是什么味道”。她摆了一张小黑板,每天更新咖啡豆的产地和风味,科普了一整年,生意才慢慢好起来。

2021年,“隔壁”的营业额忽然明显上涨。阿怪也说不清具体原因,可能是店铺被更多人发现了,也可能是顾客们逐渐养成了喝咖啡的习惯,也接纳了它的价格。很少有人再抱怨冰美式的苦涩,客人开始好奇店里使用的咖啡豆,“和其他地方味道不一样”,更多人了解到乳糖不耐受可以选择燕麦奶。原本外带单数量寥寥,第二年已经涨到总单量的三四成。

巧合的是,2021年,鹤岗又在网上火了一波。外地人前来买房的故事越来越多,有人做中介卖了100多套房子,一条卖房的视频能达到千万级播放量;有的人靠经营小串年入百万,有的人靠三个月的外卖收入买了套房,外卖、短视频、新媒体一下子成了鹤岗的新兴产业。

当地政府也意识到低房价或许正是鹤岗发展的转机,对外地人就业、子女入学、创业税务提出扶持政策,一个专门的机构——外地人服务保障中心正在筹备组建。

一些变化在生活中悄然发生了。那一年,一条街上开了二三十家房产中介,本地装修公司迎来生意高潮;一年内,鹤岗新注册了904家餐饮企业,同比大涨647.1%,而2019年和2020年的注册量仅为100余家。小城的消费逐渐升级,第一家鸡尾酒吧在鹤岗开业,6家剧本杀店争夺客源,曾经的迪厅奥斯卡重新装修,成了这座城市首家livehouse。

茶百道、沪上阿姨、蜜雪冰城也开进了鹤岗,沿着时代广场走一圈,各类新式茶饮争夺着消费者的注意力。最新入驻的幸运咖主打低价咖啡,一杯冰美式只要5块钱,一杯招牌桂花燕麦拿铁也不过8块钱,店铺没有座位,目标受众是更需要咖啡因的人群。

鹤岗在变,当鹤岗真正开始需要咖啡店,“隔壁”却没办法像以前那样平静经营了,前路突然模糊起来。

新年期间,阿怪家的咖啡馆。

谁在鹤岗喝咖啡

对常客陈晓琪来说,“隔壁”咖啡馆的存在,让她第一次有了在城市生活的实感。

陈晓琪住在时代广场附近,那也是鹤岗房价最高的区域。在哈尔滨上大学时,她总要跟外地同学辩解,“鹤岗不是县城,是地级市,很大的”,直到2017年毕业回到鹤岗,她才发现“家乡其实挺小的”。

“那时的鹤岗无处可去”,学生时代常见的冷饮店消失了,香精勾兑的奶茶已经不能满足她的需求,没有校区常见的贡茶和一点点,更不用说标志着城市生活的星巴克。属于年轻人的休闲场所还没出现,一次她和男朋友看完电影,实在想不到去处,两人只好在网吧坐到了晚饭时间。

她和朋友会在周末驱车一小时,只为到佳木斯的咖啡馆消费,“没有咖啡和甜品,总觉得生活中少点什么”。她最常去的是一家欧式复古风格的店铺,那里的咖啡能做出香奈儿形状的精致拉花,套餐直白地命名为“名媛下午茶”。

陈晓琪发现“隔壁”的那一瞬间,“甚至有点感动,鹤岗终于发展起来了”。店铺纯白简洁的招牌和两旁的茅台、虫草店格格不入,却完美符合她对咖啡馆的想象,她开始频繁约朋友来喝下午茶,店铺会随节日更换摆设,小小的圣诞树立在门口,成了这座城市的惊喜点缀,“忽然觉得在鹤岗生活也不差什么,大城市有的,这里早晚也会有”。

刚回鹤岗工作时,强烈的落差感冲击着陈晓琪,她学法律专业,最爱美剧《傲骨贤妻》中飒爽的女性律师角色,但她在鹤岗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过去一年最常做的工作是组织街道核酸检测。她比外界更担心房价低迷的家乡会越发衰败,那也意味着她的生活会随城市一起萎缩。

“隔壁”的出现,让她看到一丝缝隙,她开始和母亲讨论,要不要投资一家美容店,当地只有两家美容机构,无法满足年轻人的需求。她分析道:“我可能是典型的留在鹤岗的年轻人,家境稍微好些,工资全部花掉也没压力,或许小城年轻人的需求,是另一片蓝海。”

还在上大学的张雯对“隔壁”的感情更加简单,“蛋糕好吃,咖啡好喝呗”,每年放假回家,她都会和朋友来这里消费。

张雯更喜欢尝试新品,每次来店里都会点不一样的食物,“喝咖啡和吃麻辣烫的快乐,当然不一样啦”。春节前的下午,她和朋友分享一块抹茶蛋糕,说说笑笑地等待晚间电影开场,家乡的消费选择更多了,她们约着明天再去另一家咖啡馆坐坐。

阿怪和常来的顾客早已成了朋友,对方大多是公务员,或和她一样开店的人,这也是鹤岗年轻人主流的职业出路,这座城市并没有太多企业,能提供稳定的就业。下午两三点,生意最好,经常有顾客说着:“闲着太无聊了,找你喝杯咖啡”,在店里一坐就是一下午。

在鹤岗做房产中介的李杨看来,“隔壁”能在鹤岗生存的原因是“这座城市有近30万的年轻人,他们能去的消费场所却屈指可数”。而更远一点,整个东北的咖啡市场都处于正待开发的状态,就在“隔壁”开店这三年,瑞幸在东北门店总数上涨近一倍,这已经超过了同期瑞幸全国门店的增速。

夜晚的鹤岗。

割裂鹤岗

外界对鹤岗赋予了太多想象,这也导致“隔壁”在现实与网络中的形象有些割裂。在一篇关于鹤岗的文章中,它被描述为“不是为当地人服务,是瞄准外地年轻人”的店铺。

阿怪对此感到奇怪,她很少在店里听到外地口音。一位来到鹤岗“隐居”的姑娘基本不去咖啡馆喝咖啡,“没有社交需求,在大城市也见惯了这种店铺,一杯咖啡的花销,足够买两天的蔬菜,好像也没有非去不可的理由”。

从广东来到鹤岗做房产中介后,李杨不再担心收入问题,但繁杂的工作让他失去自主时间,每天为顾客看房、办手续、拍视频宣传,他想不起来自己有什么爱好,也从没闲情逸致去“隔壁”喝上一杯咖啡。

“网络上的讨论再火热,真正来到鹤岗定居的年轻人还是少数,十位买房者,可能只有一位下定决心来到鹤岗。”李杨认为,低房价为鹤岗创造了一丝新生机,带动了中介、装修、建材、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最终还是时间自由、经济宽松的本地年轻人在支撑咖啡馆、鸡尾酒吧这类新潮的店铺。

时代广场。

鹿鹿蛋糕店的店主姜丹也是鹤岗人,她在南方做了8年蛋糕代理生意,为甜品店提供太妃糖、饼干等各式成品,收入一直不错,但在2022年,她还是决定回到鹤岗,“在外面总归是漂着,这里是我家,早晚都要回来的”。

刚回家时,她就打算好要开一家以甜品和咖啡为主的蛋糕店,在她看来,“鹤岗的社交温度更高,小城年轻人没有大小周,也很少加班,更常跟朋友聚在一起”,就算咖啡的需求量不高,甜品和果茶也能带来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没有经历“隔壁”长达一年的积累期,开业第一天,店里就挤满了前来尝鲜的顾客。十一假期、寒假、春节假期接踵而来,红火的状态持续到了元宵节,最忙的一天,店里卖出了一百多份切块蛋糕。

“鹤岗也有需要精致消费的群体”,姜丹接到过客人评价,“你家甜品和我在法国吃的差不多”。她没好意思发朋友圈,但更确定了自己的判断。

她也不太理解网络上对鹤岗的想象,“有视频说吃一顿早餐只要三四元,怎么可能呢?还有很多人惊讶鹤岗也有喜家德,但其实,喜家德就是鹤岗走出去的企业”。

鹿鹿的蛋糕店一角。

鹿鹿蛋糕店的店员廖晨是从哈尔滨回来的咖啡师,一次路过他被店里一万多元的定制咖啡机吸引,“挺神奇的,没想到鹤岗还有这种地方”。他来到店里应聘,顺理成章地留了下来。

鹤岗和他记忆中有些不一样了,上学时,同学们消费的还是五毛钱一瓶的鹤岗小香槟,但这次回来,他发现城市商圈从大世界转移到了时代广场,四周开起了买手店和进口超市,“有钱人还是挺多的,一份五六十元的下午茶,也不是高消费了”。

但他也认为,鹤岗的割裂不光存在于网络和现实之间,这座城市似乎被分割成两半,咖啡馆成了一个更像都市的梦幻空间,“在店里工作,感觉和在大城市没什么不同”,但走出时代广场,就是另一个世界,“老城区的夜晚,灯都不亮”。如果没有这家店,他在鹤岗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最近两年,阿怪逐渐对外界的议论感到厌烦,“每个人的问题都差不多,但写出来的文章都不一样”,有时看到对自己励志经历、追求梦想的描写,她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挺奇怪的,不想立那种人设”,有人说她花钱买文章营销,这让她感到有些委屈。

在她看来,或许“隔壁”就像一个微缩的鹤岗,在网络上被讨论得太多,真实的面貌反而被遮蔽,“也没那么执着非要开一家独立咖啡馆”,那是一个错位的理解,阿怪解释道:“我不是没想过卖简餐,只是厨房地方不够大而已。”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侵权必究。

房屋租赁贷款骗局

高薪招聘司机暗藏“以租代购”猫腻

专家提醒,求职时勿轻信口头承诺,警惕合同中贷款、租赁等字样

阅读提示

应聘货运司机后,不仅对方承诺的高薪、稳定货源没有兑现,还陷入“以租代购”的陷阱,背上了贷款。专业人士表示,相关部门应强化“以租代购”监管,求职者找工作时也应警惕合同中的贷款、租赁等字样,不要轻信口头承诺,尽可能保留证据。

“历时一年多,合同终于成功解除,那些债务和我没有关系了,心里的担子终于放下了。”近日,在广东深圳工作的张师傅提起3年前“以租代购”跑货运的经历时这样说道。

“以租代购”本质上有利于减轻货车司机的资金压力,挣钱、买车两不误。然而,记者采访了解到,“以租代购”存在被恶意利用的现象,不少货运司机求职者不仅遭遇钱车两空,还背上了贷款。

打着高薪招聘的名义卖车

2020年3月,正在求职的张师傅看到一则货运司机招聘信息。对方称,应聘者“以租代购”买车,公司可免费提供货源,还够3年贷款后,车辆归其所有。考虑到货源有保障,3年后还能落得一辆车,张师傅在公司工作人员引导下签了购车合同,但是没想到很快就陷入了尴尬境地。

“当时先交了1万元的首付,每个月还2680元贷款,总共36期,最后一期还2万多元,算下来,加上利息总价12万多元。”然而,签完合同提完车,张师傅发现,公司承诺的货源不仅过于分散,而且全程需要自己装卸。

“从早上5点多忙到下午2点多,要跑七八个地方装货卸货,只能挣200元左右,连辛苦钱都不够。”张师傅申请换货源,但公司表示:“没有其他选择,爱跑不跑。”

张师傅的遭遇并非个例,在互联网投诉平台搜索“以租代购”,相关投诉达1200多条。湖北鄂州的邵先生告诉记者,招聘公司声称保底工资1.2万元,先交5000元租金,以后每月发工资后交4500元,租期满3年后车辆归自己,中途不想干了,把车还给公司即可。

邵先生信以为真,并很快按要求签署了一份电子合同。但没想到提完车回来,这家公司已经人去楼空。他试着联系跟自己对接的工作人员,对方称自己已经离职。

“车贷是以公司名义办的,但是车本是我的名字,车也在我这里。”邵先生怀疑招聘公司和车行有合作,打着高薪招司机的名义实际是为了卖车,自己陷进了套路。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盘和林表示:“‘以租代购’是融资租赁的一种,实质上是一种分期消费手段,对车主来说,如果货运盈利状况好,交付租金则没有压力,如果经营出现不佳的情况,很可能钱车两空。”

不仅没挣到钱还背上了贷款

在广州中山务工的蔡先生跑了一阵货运后发现,公司不仅没有足够的货源以保障每月正常还款,有的货款还收不回来。

还了4期贷款后,蔡先生想退车退款,但公司要求再拿出2万多元才能解除合同。蔡先生没同意,但停止了还贷。

“停止还贷后不断接到催款电话,甚至打到我家人和朋友的手机上,很无奈。”蔡先生说。直到不久前,车辆被公司拖走,催款电话才逐渐少了。蔡先生算了一下,自己前后搭进去4万多元,还耽误了半年时间,他只好重回工厂打工。

而对于当时签订的合同,蔡先生直言当时并没有认真看过。“里面有很多条款都没给时间看,签完后,贷款公司就发来短信,工作人员又催促拍人脸照,并在一个网页上签名。”

按照蔡先生提供的线索,记者致电该公司,工作人员表示,“以租代购”属于自愿行为,不具备强迫性质。记者又电话联系该公司一位冯姓经理,对方得知记者想了解蔡先生的购车贷款如何处理后,立即挂断了电话。

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赵虎表示,“以租代购”式的融资租赁,从法律上来说是允许的,但是使用的方式容易出现问题。如果双方在清楚各项条款的情况下,仍自愿签署合同,则应按照合同履行。“但是根据民法典,如果合同是建立在一方有欺骗、欺诈、恶意承诺的情况下,属于可撤销合同,公司如果要求缴纳违约金,也属于不合法行为。”赵虎说。

求职者不要轻信口头承诺

勉强还了10个月贷款后,张师傅实在难以为继,也停止了还贷。一个月后,声称是贷款公司的委托方将车开回。

“催款公司整天打电话,问什么时候还款,还说要给老家村里寄律师函,那段时间每天担惊受怕,在厂里上班也上不好。”无奈之下,张师傅找到律师朋友帮助诉讼。2022年4月,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法院予以立案。同年8月份,法院判决合同解除,并要求公司退还款项5444元。

“从当时交的1万元首付里扣除两个月的租金后,公司又退给我5000多元钱,以前每个月还的贷款就相当于交的租金。”张师傅告诉记者,退的钱虽然不多,但是合同解除后,那些债务终于和自己没有关系了,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记者在裁判文书网以“以租代购”为关键词检索发现,2012年至2020年,相关裁判文书数量呈上升趋势,在2020年达到2000余件的峰值后,近两年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盘和林表示,追根溯源,还需要加强对开展融资租赁的金融机构的监管,开展融资租赁的金融机构需要资质,融资租赁也要在监管下开展,才能合规合法。

“各地人社局、金融监管局,应加强对劳动市场、金融市场的监管,警惕‘以租代购’背后暗藏猫腻。”赵虎说。

此外,赵虎还强调,司法实践中,处理“以租代购”纠纷的难点在于是否有证据,因此,求职者不要轻易相信用人单位的口头承诺,而是尽量将承诺落实到合同中。求职者如果遇到低门槛、高薪招聘、先交钱、签订贷款合同等要求时一定要谨慎,避免陷入纠纷和陷阱。权益受损时,及时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司法机关投诉举报。(记者 陶稳)

来源: 工人日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鹤岗市贷款公司(房屋租赁贷款骗局)":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189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