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贷款知识 > 邓城镇贷款人员(西华县贷款)

邓城镇贷款人员(西华县贷款)

商水县邓城镇:年轻干部闪光在基层,下面是乡村直通车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邓城镇贷款人员

河南广播电视台乡村频道 丁阳光 赵卫朝(通讯员 杨恩芳)

金色九月,秋高气爽,走进邓城镇后史村的蔬菜大棚里,一股热气夹杂着泥土清香扑面而来,放眼望去,大棚内“精神抖擞”的茄子、豆角、辣椒等蔬菜垄垄相连,生机勃勃。村民们正忙着采摘蔬菜,虽然热得汗流浃背,但是他们脸上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越干越有劲。

然而,几年前,这个拥有531户村民2865亩土地的村子,还是个没有产业的贫困村,与现在热闹红火的景象截然不同。后史村位处邓城镇西南角,地理位置偏僻,加之群众增收渠道狭窄,长期处于贫穷状态。2021年1月,32岁的后史行政村党支部书记汤浩初上任时,看着破旧的村室、入不敷出的村集体收入以及脏乱差的坑塘等人居环境,内心忐忑又坚定。

“我们村土地平坦、土质肥沃、受光充足,最适宜种植蔬菜,同样是种地,我们可以种植蔬菜,经济效益还高。”汤浩的一席话,让老百姓眼前一亮,齐声说好。

思路有了,难点在如何把全村人的思想统一起来,让他们转变观念种植蔬菜大棚。为此,汤浩撂下笔、放下本,村里哪人多,他就往哪去。村委墙根下、小超市,成了汤浩最常去的地方,和聚坐在一起晒太阳、闲聊的大娘大婶聊天交流,气氛一活,话匣子就打开了。一段时间下来,他的诚心和耐心打动了群众,大家纷纷同意流转土地合作入股建设蔬菜大棚,于是邓城镇宁苛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村民的期盼中成立了。

“刚开始我看汤书记年轻,只是一时兴起来当村支书,没想到他有魄力、有想法、有干劲,能和群众打成一片。”村委会成员李燕辉赞道。

有困难就找党,党员打先锋,汤浩组织村“两委”带动村干部、党员率先发力,外出学习种植蔬菜的专业技术,实地考察品种,开始建设蔬菜种植大棚,承担“试错”风险。

目前,后史村300多亩现代化蔬菜大棚正蓬勃发展,年产蔬菜300多吨,与周边20多家商超签订供货协议,为20多户脱贫户80余人提供了就业岗位。一箱箱的蔬菜从棚室销往各地,一张张笑脸让村民看到了发展机遇。

“一年下来能卖300多万。”说起收成,汤浩这个年轻的村支书,露出了笑容。

引领财富到民富众富,带领村民共富久富,如今后史村集体经济较之前翻了两番,村民们争先恐后加入农村合作社,几个有想法的年轻人摩拳擦掌,打算创业闯出一番天地,村民们沉寂已久的干劲被激活了。

“下一步,我们将采取‘企业资助、财政补贴、集体贷款、社员投入’的方式鼓励村民种植蔬菜,扩大规模,形成产业名片。”汤浩兴奋地介绍。

村民腰包鼓起来了,汤浩就带领大家反哺社会做好事,新冠疫情期间,宁苛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先后向商水县医院、邓城镇政府、张庄镇政府累计捐赠蔬菜14吨、防疫物资1车。以大爱回馈社会,夏季暴雨洪涝灾害发生后,当得知一线抗洪人员生活物资缺乏时,汤浩多次组织村民采摘、搬运、调拨蔬菜,向抗洪一线捐赠新鲜蔬菜。

一件件捐赠事迹,充分展现了后史村全体村民热心公益、回馈社会的良好精神面貌,也展现了汤浩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他先后获得了“好支部书记”“商水县优秀党员”“商水县优秀人大代表”“周口市爱国卫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西华县贷款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吕高见文张琮摄影)这几天,三门峡市灵宝的李春波一直很郁闷,他名下无故多出一笔19370元贷款,且个人征信也受到影响,给他生活造成诸多不便。

到底是谁冒用自己身份贷的款?灵宝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联社)如何办出来的贷款?李春波说,多次找到对方,截至目前,联社一直没有给他说法。

【投诉】看到催收公告,才知13年前被贷款

40岁的李春波家住在灵宝城关镇西华村大寨。据其回忆,今年8月8日上午11点多,当时他在外打工回家,到家时突然发现大门上贴着一张“催收公告”。

李春波给记者提供的一张2018年8月8日落款为“联社不良资产清收管理中心”复印件显示——借款人:李春波,2005年4月28日,在该社办理贷款19370元,于2006年4月28日到期。接到通知后,请尽快到该社结清所欠本息,逾期对个人征信产生的不良记录,以及其他不良影响,后果自负。

记者注意到,该催收公告在“现已欠息处”一片空白,并未填写。下方留有联系人及电话,右下角落款并盖有该社公章。

“我13年前有一笔贷款?看完那张公告,当时就蒙了。”李春波告诉记者,自己根本没在那家银行贷过款,哪来的还款?是不是他们搞错了?

随后,他就按照公告上留的电话打了过去,接电话的人自称是联社一名信贷员,让他还款。李春波说,他和那名信贷员解释了半天,也没有沟通好,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李春波说,他怀疑联社里面有“内鬼”,“否则别人再有本事,也办不出贷款呀。”李春波还告诉记者,不仅如此,他个人征信也受到影响,现在贷款都贷不出来了。

为了自证清白,李春波不仅报了警,还多次找到涉事单位。“联社不仅要恢复我的不良征信问题,还要赔偿精神损失费、误工费、交通费等。”李春波说,截至目前,对方仍然没有一个合理说法。

【回应】达成谅解协议,公安部门介入调查

10月25日上午,大河报记者来到了灵宝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联社办公室一名李姓工作人员在受访时说,李春波这件事好长时间了,当时有一笔贷款,是他哥用他名字贷的,2万元,钱贷出来后实际是他哥用了。

之所以李春波反映情况,联社也一直在处理此事,是因为当时办理该笔业务的信贷员,一个已经去世了,另一个被开除了,现在已经找不到人了,导致相关细节无法核实。

联社另一名负责信访、舆情的部门负责人韩女士表示,目前他们正在和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系,想方设法消除李春波的征信问题,钱由单位处理,19370元让经办员还,李春波没有贷款,肯定不会让他本人还。

记者提出质疑,该笔贷款于2006年4月28日到期,为何此期间无人催收,却突然在今年8月8日下发催收公告?韩女士解释,中间也一直有人催收,其间换了一个人调走了,后续才一直没有跟上。

李姓工作人员给记者提供的2018年9月28日一份“联社关于李春波舆情的情况说明”显示——

2018年8月8日下午,客户李春波来联社反映收到联社不良资产清收管理中心发送的催收公告,催收其名下所欠贷款1笔19370元,他声称该笔贷款非本人办理。

接到客户投诉后,联社党委高度重视,要求纪检监察部等相关部门立即介入,及时查清原因,落实责任。9月13日,经联社研究决定,纪检部门将该笔贷款情况、席某某违规行为向灵宝市公安局经侦大队进行报案。

因报案事件发生在阳店信用社,应归属三门峡市产业集聚区分局受理,9月17日,联社已将有关席某某的报案材料送至三门峡市产业集聚区分局,公安部门已立案调查,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刑事责任。

该说明还显示,9月19日,联社也与当事人李春波达成谅解协议,李春波也明确表态该事件处理得很圆满,该事件已处理结束。

10月27日上午,大河报记者致电阳店派出所,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他们已介入调查此事,具体可到派出所了解情况,电话中不便透露。

【追问】被贷款谁之过,如何达成的谅解协议?

10月27日下午,大河报记者联系上了李春波的哥哥,其否认是他贷款,他说他根本没有贷过款,也根本不知道。李春波也表示,这件事和他哥没有任何关系,这只不过是联社借口而已。

那么,联社对于贷款是什么程序?假如是李春波哥哥贷的款,有无监控影像资料?对此,李姓工作人员说,他是办公室的,具体对业务情况,不是很清楚,此外,由于是10多年前贷款时间长了,不过已经报警。

而韩女士却说,以前办贷款时不像现在,有摄像头,留有影像资料,但当时无高科技,也没那个东西和规定,不能拿现在的衡量过去。

对于联社给记者提供的“联社关于李春波舆情的情况说明”,李春波质疑说,哪里来的达成谅解协议?当天记者采访完,下午联社就派出两名工作人员来到家里,“试想,如果达成协议,他们还会专门来家里吗?怎么可能,他们都不知道这件事,联社肯定在说谎,到现在还没给出一个合理说法。”李春波说。

记者从李春波提供的河南省农村信用社监督电话录音听到,李春波说上级如果打电话问了就说已经处理好了,现在就根本没人处理,为何联社说处理了?该监督电话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不用担心,目前已经查实非本人办理贷款,和你(李春波)没有关系,不良记录会帮他处理。关于联社打电话说处理好了,不要误会,可能是沟通方法错误,转交相关部门正在调查。

10月28日下午,记者就李春波被贷款一事致电河南省农村信用社监督电话,一名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之前已经做过记录,他们只是接电话的,没有处理权限,会记录下来联系联社,处理情况需下周一才能反馈。

10月29日下午,记者致电李春波,其表示周一并没有联社工作人员联系他。

对于李春波没有贷款,却遭受个人征信受影响一事进展,大河报将持续关注。(编辑 袁敏)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邓城镇贷款人员(西华县贷款)":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180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