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资产则无信托——厘清家族信托资产来源的必要性,下面是嘉实财富HW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信托贷款资金来源
全文2025字,阅读约需3分钟
嘉实财富家族办公室
近期台海局势牵动人心,疫情一波三折迷雾重重,考虑到大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不少企业家计划设立家族信托,提前将家庭财富做好隔离安排,避免企业经营风险拖累个人财富受损。例如:不少民营企业家与商业伙伴签订联保联贷协议,并承担个人无限连带责任。这时,企业家仅管理好自身业务还不够,可能祸从天降,被其他人的不善经营牵连,成为被失信风险“传染”的受害者。
随着创设家族信托的需求日益旺盛,客户对于家族信托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与投资金融理财产品不同,客户投资金融理财产品时,这些产品还是在个人的名下,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即从银行存款形式转换成了基金、股票、保单的形式。而在设立家族信托的时候,实质上是将财产从个人名下转让给了家族信托,家族信托成立后,都是由家族信托持有相关财产,也因此才可能实现家族信托财产独立于委托人个人财产。所以在个人财产转入家族信托的环节,法律法规要求金融机构应严格审查其财产来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和反洗钱法律法规等规定:
设立信托,必须有确定的信托财产,并且该信托财产必须是委托人合法所有的财产。
因此金融机构在收到客户设立家族信托的申请时,会要求客户对纳入家族信托的财产有合理的资产来源说明以及相应的证明材料。
常见的信托财产来源有8类:
例如:
企业主设立家族信托的资金来源,较为常见的是作为公司高管的工资薪金所得、作为合伙人的经营所得、作为股东的分红所得、或者出让原始股权的财产转让所得。职业投资人设立家族信托的资金来源,可能是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或股票买卖的财产转让所得;有多套房产的客户设立家族信托的资金来源,可能会是不动产的买卖即财产转让所得,或者房租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年轻的客户设立家族信托的资产来源,可能是受赠或者继承所得。在实操环节中,每一个客户的家庭财富都是经年累月、多种来源的积累,具体情况各有不同,厘清信托财产来源变得尤为重要,也体现出家族信托其实是一个比较定制化的服务。有时候客户可能对此不满,甚至认为这种做法或许会暴露个人隐私,但是若纳入家族信托的资金来源不明,家族信托的隔离功能便无法得到法律保护。
信托财产是家族信托有效设立的构成要件之一,有效设立家族信托,委托人必须提供符合法律规定的财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第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信托无效:
(一)信托目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二)信托财产不能确定;
(三)委托人以非法财产或者本法规定不得设立信托的财产设立信托;
(四)专以诉讼或者讨债为目的设立信托;
(五)受益人或者受益人范围不能确定;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目前国内家族信托被冻结的第一案,原告正是以信托资产属于不当利得为由起诉并申请了财产保全,冻结了信托项下的资金和收益。此案之后,国内金融机构都加强了对家族信托资产来源的审核。离岸家族信托由于发展时间更长,配套法律规定更齐备,对信托资产来源的审核相对更加严格,需要提供经审计后的公司财务报告、银行流水等第三方客观证明材料。
“国内家族信托被冻结的第一案”
基本案情
杨某(女)与胡某为合法夫妻,后胡某与张某育有一名非婚生子小张,2016年1月胡某以张某作为委托人为其与张某的非婚生子小张在某信托公司设立了家族信托。之后杨某以不当得利为由起诉张某,并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法院遂查封、冻结了张某名下的财产及以其为委托人设立的家族信托的资金和收益。被申请人张某及案外人小张申请解除保全措施,向法院提起执行异议。
厘清信托资产来源,需要对过往财富积累历史进行梳理、对家庭及企业现有的资产负债情况进行盘点,以及对未来或有风险进行预判,是一项系统而周密的工程。建议存在家族信托需求的客户聘请专业机构尽早规划,在阳光灿烂之时修葺屋顶,方能在风雨来临之际坐看风云。
重要声明
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观点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接收人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不应被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载于本文的数据、信息源于市场公开信息或其他本公司认为可信赖的来源,但本公司并不就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作出明确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本文转载的第三方报告或资料、信息等,转载内容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并不代表本公司的立场。本公司不保证本文中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文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预期生息水平是从宏观层面对该类资产大致回报区间的展示,并非预期收益率,不代表任何具体的产品是否盈利及收益水平。投资有风险。本公司不保证投资者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或本金不受损失。投资者应充分考虑其风险承受能力、风险识别能力,谨慎投资。
信托基金一班由哪里发放的
5月12日,部分安信信托自然人投资者陆续收到“打折兑付”第一批款项。安信信托披露公告,已收到上海维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维安”)来函,确认已启动转让款支付流程。
此时距离安信信托自然人投资者签署信托受益权转让协议已有近一年半时间。2021年12月24日,安信信托曾发布自然人投资者兑付方案,将在2021年12月28日起至2022年1月28日止,拟由上海维安受让自然人持有的安信信托合格信托受益权,前者也是组建重组平台上海砥安的前五大股东之一。最终,超过九成自然人投资者选择了转让收益权。
兑付方案按自然人持有的单一信托受益权本金规模分四档、以固定比例累进计算报价,四档分别为1000万元(含)及以上、600万(含)~1000万元(不含)、300万(含)~600万元(不含)以及300万元以下(不含),并提供当期和远期两种付款方式供选择,兑付比例在50%~90%不等,其中远期付款的比例较高。
以300万元以下本金规模为例,有信托经理对投资人明确表示,此次处置方案是一次性转让而非兑付,选择即期付款可以拿回80%本金,远期则为90%。具体看付款时间,即期3个月时付应付款的35%,9个月时付剩余65%;远期12个月付35%,24个月时付35%,36个月时付剩余30%。
但上述兑付方案以定增获批为前提,首批兑付将从定增获批后3个月开始。今年2月15日晚间,安信信托公告,“悬空”一年半的定增计划正式获得证监会批复;4月定增落地实施。公告显示,安信信托已向上海砥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砥安”)非公开发行股票43.75亿股,发行价格为2.06元/股,募集资金90.13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89.72亿元,用于充实公司资本金。其中,上海砥安由上海电气、上海机场等多家上海国企(合计持股78.46%)和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等机构联合发起设立。
按照此前官方披露的签约人数和比例推算,安信信托的自然人投资者在4230人左右。另据部分投资人对第一财经记者提供的信息,安信信托高管曾在沟通会上透露,公司主要产品持有人为机构,自然人所持资产规模不超过150亿元。
也有多位自然人投资者向记者表示,已在12日中午收到约定兑付金额总额的35%,也有部分投资者此前因信托标的项目回款已收到少量资金,不影响此次比例计算。按照协议规定,第二批兑付款项应在8月15日前到账。
随着定增完成,安信信托的经营业务也逐渐回到正轨。记者注意到,自去年9月自主管理类资金信托业务获得上海银保监局解除审慎监管强制措施后,安信信托一直在“招兵买马”,岗位涉及信托业务部、金融市场部、风险管理部、法律合规部、特殊资产管理部、品牌及市场部、消费者权益保护部、财富管理中心、董监事会办公室、人力资源部等。安信信托表示,公司已按照既定的经营计划逐步开展信托业务。
去年12月底,安信信托曾公告称计划更名为“建元信托”,《公司章程》也将修订,公司工作人员表示更名与重组有关,其中包括前期股权变动带来的股东结构变化等因素。今年4月,新的《公司章程》获得上海银保监局核准。
最新股权结构显示,前五大股东中,上海砥安作为第一大股东持有安信信托49.52亿股股份,占比50.3%;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持有14.55亿股,占比14.78%;上海国之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国之杰”)持有3.51亿股,占比3.56%;中国银行持股2.78%。根据监管要求,原控股股东国之杰所持安信信托股份将逐步清空。
2023年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安信信托实现营业总收入1102.40万元,同比减少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179.29万元,亏损额同比减少95.42%。根据2022年年报数据,公司去年归母净利润为-10.43亿元,亏损减少7.65%,同期实现营业总收入1.95亿元,同比下降13.27%,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且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净资产为正,暂时脱离财务类强制退市风险。
不过安信信托营业收入已连续3年下滑,近期收到上交所年报问询函,问题涉及营收持续下滑原因、债务豁免情况、诉讼事项等。4月28日,安信信托综合自主管理类资金信托业务解除审慎监管强制措施、定增完成提升净资本及固有资金业务规模、2022年年度报告不触及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情形等条件,向上交所提出了撤销对公司股票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申请。上交所将根据实际情况,自收到公司申请后10个交易日内决定是否同意该申请。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信托贷款资金来源(信托基金一班由哪里发放的)":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147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