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西萍乡农村商业银行发布催收逾期助学贷款的通知,其中公布了141名高校毕业生的姓名和住址。欠款金额最少3.47元,最多11890.96元。有人认为这侵犯了个人隐私,银行工作人员表示确实无法联系,否则不会用这种方式。
银行等金融机构是债权人,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偿还逾期贷款。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适当公布违约债务人的公开信息并不过分。但最好在法律框架下,提前在借款合同中有约定条款。例如,在订立借款合同时,应在条款中明确告知借款人采取的催收措施。
银行等金融机构最合适的方式就是把违约者告上法庭,让法院公开违约者的个人信息,甚至限制违约者乘坐高铁等高消费能力。这达到了目的。债权人需要明白的是,你直接公布债务人信息是违法的,但法院公布同样的内容是合法的。
这种情况下,银行可能会考虑贷款金额小、利用法院法律手段催收换汇成本过高、时间过长等原因。
当然,侵犯个人隐私也是违法的。非法律部门泄露逾期还款信息会涉及个人隐私保护。银行等金融机构,网站等要注意。目前,个人隐私保护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尤其是互联网高速发展之后,可以说个人隐私基本暴露无遗。个人有隐私保护意识不好,因为暴露的部分太多了。
反复强调,网络等个人信息不是禁止使用,而是使用后必须保密。出售个人信息,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要坚决打击。
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执法部门应进行双向执法:一是责令银行停止侵权行为或承担规定的法律责任;另一方面,必须督促违约者限期偿还银行贷款。我们不能只执行前者而不执行后者。这里必须体现对债权人的保护。不能只是强制债权人公开个人信息,让债务人履行债务。这对债权人的伤害会很大,也不会培养社会诚信,反而是一茬接着一茬。
必须注意一个现象。防止债权人权益被各种舆论纠缠。法律应该最大限度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这样这个社会的信用体系才能正常运转。
目前涉及网贷和小额个人贷款,好像和债权人一样。当然,不可否认,高利贷和暴力催收确实不可取。但借款人要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能力借款,按期还本付息。包括隐私和暴力催收,一个大前提是借款人违约,不还款。如果没有违约,后续的一系列情况就不会发生。
当今社会最需要的是对债权人的保护。保护债权人就是保护和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今天,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迫在眉睫,特别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发展,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基础。我们必须抓住这一机遇,全力以赴,使中国完善的信用体系出现。
编辑俞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助学贷款催款通知短信模板,助学贷款信息泄露有什么危害":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7764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