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金融App的综合治理还在按部就班的进行中。10月11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公布了第十五批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实名备案名单,包括银行、支付机构、保险公司、消费金融公司、金融科技公司等相关应用,共有109款app通过备案。
据记者10月12日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500款移动金融app通过备案。总体来看,行业合规进程加快,被通报机构整改及时,备案工作有序开展。但记者也发现,市面上仍有不少山寨理财app,通过链接获取的方式非法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甚至骗取用户钱财。总体来看,金融App监管治理和行业自律任重道远。
已经有超过1500份申请。
从2019年底开始,移动金融App综合治理已近两年。北京商报今日记者注意到,在最新一批备案名单中,银行机构包括宁夏银行、天府企业银行、冠县启丰村镇银行、长春经开融丰村镇银行;支付机构有易通金夫、符节瑞通;此外,苏宁的消费金融也成功入围。
根据《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安全管理规范》的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机构、保险公司、支付机构等都需要备案,软件设计、开发、发布、维护等各个环节都必须符合要求。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包括最新备案名单在内,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500款移动金融app通过备案。除了备案数量的不断增加,覆盖机构类型也逐渐多元化,以银行机构为主,也覆盖了少量保险、金销、支付、小贷、金融科技公司。
“备案代表金融App软件符合安全管理规范要求。虽然不是金融业务层面的增信,但备案可以排除山寨版金融App,通过备案的App也将成为大众选择金融服务的标准之一。”零一研究院院长余百成认为,目前已经备案的1500个app只是一小部分。未来,金融类app的备案将会扩大和加速。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备案进度,监管也在公布违法违规app名单。虽然仍有少数移动金融app存在非法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的行为,但相比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治理初见成效。
在业内看来,目前,移动金融app的治理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成果,各类移动金融app的规范化管理步入正轨。正如易观高级分析师苏所言,从备案进度来看,覆盖的app数量众多,备案的金融机构类型多样,整改推进工作正在稳步有序进行,不仅可以提升金融业务的线上管理,也为后续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山寨App还在肆虐。
一边是移动金融App常态化,一边是山寨App横行,阳光之外的灰色业务需要进一步整治。
记者采访调查发现,市场上还潜伏着不少非法网贷平台的系统提供商,专门“山寨”网贷app,用非法手段骗取用户钱财。一个“马甲”消失后,一个新的“马甲”迅速上线。
在营销手段上,一般的应用市场很难直接搜索到,但用户仍然可以通过网页链接、短信等方式下载使用一些贷款app、浏览器推荐甚至假新闻链接。从平台页面来看,一般功能比较简单粗暴。受害者填写完所有个人信息后,平台甚至会通过账户输入错误支付解冻费,加入会员支付会员费,或者支付验证还款能力的验证费等。
不得不说,移动金融App已经成为大众享受金融服务的主要渠道,但近两年来,App的信息安全违规事件也时有发生,个人信息被非法收集和使用。
“包括打擦边球非法收集数据,迫使用户选择提高引用门槛,当然也有专门开发的诈骗app。”博通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鹏博今日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消费者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更加关注个人隐私等数据,严格按照正规流程办理金融业务。
苏也直言,目前确实有很多金融类app抓取用户隐私并在后台上传,超范围收集信息,非法分享后用于“算法推荐”;此外,也有一些非法机构假冒持牌金融app,或者欺诈性app还在试图浑水摸鱼,肆虐市场。
如何辨别山寨理财App?后续如何整改?余百成告诉记者,为了识别App的真伪,一般可以通过看开发者、用户评论、下载量来进行区分。
针对整改建议,苏指出,可以从监管技术和顶层设计两方面推进。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监管技术水平,加大对商业App的监控力度,从事早中期App违法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案件;另一方面,可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顶层制度可以明确协会等组织的工作地位,设立金融消费者关于App的投诉举报渠道,加大对非法机构行为的打击力度,及时从市场上清理害群之马。
机构在正常监管下应该怎么做?
移动金融应用治理将继续。此前,监管机构公开表示,移动金融App的备案管理和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后续将完善投诉处理模块,加强风险信息共享,进一步完善移动金融App行业自律管理模式。
苏认为,未来将移动金融App纳入常态化监管范围,需要重视顶层设计,比如法律法规的出台、备案相关的详细要求等。下一步,建议明确职责分工,结合今年个人征信相关的监管思路,关注“断直连”等热点问题。
另一方面,苏建议机构及时关注法律法规,按照监管要求做好备案整改工作。从监管信号来看,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已经成为金融监管的日常话题。建议各机构充分重视监管信号,成立专门小组稳步推进技术合规,在信息传递共享和个人信息保护方面有所作为。
王鹏博指出,用户隐私保护和非法数据收集其实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从制度上管理源头,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明确,从应用市场开始就有好的管理,落实责任。同时,监管可以常态化抽查和处罚,提高科技防御能力,也建议多宣传,开放举报渠道。
“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可量化的标准。对于开发和产品设计过程,哪些红线不能触碰,必须及时明确,并与相关金融机构沟通。”王鹏博表示,员工需要在全公司范围内做好学习和宣传,不仅是合规部门,还包括发展和产品方向,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内部红线。(刘思宏)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山寨软件是什么意思,山寨app诈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7650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