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在江西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赣州、吉安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探索普惠金融促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有效路径, 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近日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江西》。
据悉,赣州市和吉安市是原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在这两个城市开展普惠金融改革试验,有助于推动革命老区摆脱贫困、振兴发展,有助于形成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金融改革格局,为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进一步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规划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规划》提出了完善多层次多元化普惠金融体系、创新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强化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和小微企业、加强风险管理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等5个方面21项任务和措施,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在试验区内基本建成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激励相容的政策体系和不断优化的金融基础设施。
发布会上,江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尹美根表示,国务院批准江西赣州、吉安建设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是中央的信任和关怀,是使命和重托,意义重大,责任重大。第一,江西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是落实中央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决策的重要举措。二是江西建设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是进一步推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重要动力。再次,江西建设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是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完善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探索。赣州市、吉安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为江西金融改革创新开辟了新的“试验田”,有助于弥补我省基层金融服务不足的短板,推动金融机构向基层延伸、金融产品向基层对接、金融服务向基层倾斜,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宽领域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为江西“示范先行、敢为人先”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尹美根表示,近年来,江西省积极推进“普惠金融+智慧县域”工程,在永丰县试点蚂蚁金服“310”模式(3分钟线上申请材料、1秒钟放款到账、流程零人工干预);推动江西一站式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和小微客户融资服务平台的整合,将服务延伸到赣州市和吉安市,形成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良好基础。
尹美根说,江西省赣州市、吉安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在试验区基本建成普惠金融组织、产品和服务体系,促进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获得感和满意度,实现赣州市、吉安市普惠金融服务达到全省中上游。
首先,我们必须集中精力提高金融的包容性。结合赣南苏区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实际,加强金融扶贫服务,加大对贫困户、扶贫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适合低收入者、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小额人身保险及相关产品。顺应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强对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金融支持,扩大农业农村抵(质)押物范围。聚焦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推进银企信息对接和产融结合,鼓励金融机构在试点地区落实普惠金融贷款内转资金优惠措施,合理拓展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门槛和成本。
第二,要加快提高金融的便利性。深化大型银行在普惠金融的“五专”运行机制(即专业化综合服务机制、统计核算机制、风险管理机制、资源配置机制、考核评价机制),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增设或改建社区支行(网点)或小微支行(网点),解决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因地制宜建设普惠金融服务站,推动行政村实现更多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加强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和内控机制建设,合规发展地方金融组织,不断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拓宽普惠金融服务渠道。
第三,要精准发力,提高金融的时效性。支持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等现代先进技术,加强对银行企业客户收支数据的整合和深度分析,完善信贷流程和信用评估模型,为信贷投放提供信息支持,提高贷款发放效率和服务便利性。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与税务、科技、工信、园区管委会等部门的合作机制,及时畅通信息,精准开发推广相关金融产品。推进小微客户融资服务平台和一站式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将服务网络拓展至赣州、吉安,提供全方位融资对接、大数据分析、地方金融管理等服务,以高效的金融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提高金融安全
第四,继续努力提高金融安全。完善风险分散补偿机制,积极探索建立激励兼容的可持续政银合作模式和部门信息共享机制,不断优化地方金融生态。实施差别化监管政策,重点在业务准入审批、机构设置、网络规划等方面给予试验区支持,丰富金融业态,优化金融布局;落实扶贫、“三农”和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要求,完善政府融资担保和再担保公司考核机制,提高担保代偿容忍度,落实尽职免责规定,建立普惠金融发展监管指引。完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加大对恶意逃废债、骗贷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第五,我们应该齐心协力提高金融可持续性。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信息采集、共享、披露和开发利用力度,形成失信者吃亏、守信者受益的制度体系。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和金融知识普及,定期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和风险排查,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突出赣南老区红色金融优势,促进红色资金传承,加强对领导干部和金融工作者的金融知识培训;在实验区建立金融人才库,为实验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尹美根表示,重大金融改革创新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全省金融运行亮点纷呈,可圈可点,为全省经济“企稳回升、巩固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注入了源头活水。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主要指标保持“良好势头”。1-9月,全省各项贷款增加5203亿元,提前完成全年目标。贷款同比增长17.79%,位居全国第二、中部第一,连续41个月位居全国前五。二是企业上市抢了“好彩头”。1-9月,我省已先后审计9家企业,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0%。新上市企业排名全国第九,中部第二,境内外上市企业83家(境内54家,境外29家)。第三,服务实体突出“吉兆”。设立2200亿元补短板促升级稳投资专项贷款,公布以产融结合为主导产业的重点企业名单,在全省开展“强金融链”行动,结合14个重点产业链组建10个金融服务集团,千方百计保障市场主体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省政府金融办主任、金融监管局局长魏秀昌表示,下一步,江西将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试验区建设,将成立推进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二是建立工作机制。三是完善配套政策。在总体方案基础上,江西将研究制定赣州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吉安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实施细则,明确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细化责任分工和时限要求,形成3年试行期的改革任务清单。四是强化智力支持。江西将深化与国内外专业机构、科研院所、第三方机构的合作,加强普惠金融研究与交流;聘请国家和省内普惠金融专家组成普惠金融专家委员会,为江西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行长张瑞怀表示,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的落地,为弥补革命老区金融服务的短板,提高人民群众对革命老区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政策利好。未来,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将从三个方面为革命老区普惠金融发展创造江西特色。一是依托金融数据和技术,创新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目前,江西省金融机构线上产品和服务快速发展,小微客户融资服务平台、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等金融科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政银企数据信息合作、移动支付的推广应用,不断提升普惠金融的覆盖面和精准度。二是针对融资难、堵点,推进融资产品和机制创新。“三农”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普惠金融的重点。目前,江西省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很多探索,比如开展稳金融链、强链条专项行动,保障重点产业链发展;政府和银行合作开发“银税互动”信贷产品。下一步,赣州、吉安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将在完善现有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有效拓宽抵押担保物范围的可行机制和路径。通过激励相容机制的设计和应用测试,进一步挖掘企业应收账款和存货的抵押担保权、农业经济主体的农地经营权和林业经营收益权,从而促进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增长,适应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三是围绕金融服务的短板,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的直接性。鼓励金融机构转变观念,加大业务流程再造力度,对试验区内分支机构实行内部资金划转优惠价格,更多使用“线上跑”和“数据跑”,而不是“企业跑”和“批量跑”,让普惠金融的服务更快捷、更有温度、更高效。
江西银保监局局长李赛辉表示,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是江西银保监局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内容。江西银保监局高度重视,扎实工作,持续发力,推动江西普惠金融发展。在中国银保监会、中国和省政府的领导下,江西银保监局将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进普惠金融发展,以总体规划为行动指南,立足赣州和吉安经济金融实际,将赣州和吉安列为发展普惠金融的重点区域,在这两个区域先行先试普惠金融政策,全力推动试验区经济金融发展。一是推动完善制度体系。支持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在吉安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试验区增设或改建社区支行(网点)或小微支行(网点)。支持赣州、吉安深化农村商业银行改革,提高服务当地县域的能力和水平。二是积极打造普惠金融服务中心。为帮助小微企业等重点普惠群体获得高效、便捷、优质的金融服务,江西银保监局创新提出建立普惠金融服务中心。三是大力推进金融产品创新。
吉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毛顺茂表示,目前,吉安市正按照总体规划要求,加紧调查研究,制定行动方案,完善政策措施,积极谋篇布局。总结起来就是“建一张网,建两个平台,突出三个重点”。建网就是在普惠金融中建立服务网络。重点是以数字普惠金融为核心,运用“互联网+”思维,探索构建市场化的普惠金融服务网络。搭建两类平台,就是搭建大数据共享平台和数字技术应用平台。有效解决传统普惠金融服务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三个重点,就是要抓好科技与金融、金融生态优化、金融产品创新三项重点工作。在科技金融方面,重点是建立科技型企业“白名单”,设立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推动“科贷通”升级扩容。在金融生态优化方面,重点是建立政府、企业、个人“三位一体”的社会信用体系。推进农村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电子信用档案建设,完善“普惠金融信用用户、信用村、信用镇”创建工作机制。优化金融司法审判流程,依法保护金融债权。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重点是鼓励金融机构在吉安探索新产品、新模式,积极推广各地好的经验和做法。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开展“一县一品、一行(公司)一品”特色的普惠金融产品创新,加大对中小企业和“三农”的支持力度。
赣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李心敏表示,赣州市将立足赣州经济发展现状和阶段性特征,注重金融科技赋能、供应链疏解惠企、政府增信、信用主体建设等方面,且不贪名不退,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为民营小微企业搭建融资桥梁,服务赣州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王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江西省普惠金融政策,吉安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7570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