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今天举行的“上海金融运行新闻通气会”上,财联社记者了解到,截至2022年12月末,上海本外币贷款余额10.31万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9.65万亿元,同比增长9.3%,多增8232亿元。
在信贷投放增加的同时,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也明显下降。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上海市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59%,较2021年末下降62个基点。
此外,2022年面对汇率波动,上海企业外汇套期保值比例为30%,高于全国6个百分点,货物贸易外汇支出汇率也同比上升,反映市场主体汇率风险管理能力进一步加强。
房地产行业领涨,上海12月贷款增加。
关于信贷投放结构,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调查统计研究部主任鲁金仲表示,2022年,中长期贷款大幅增加。全年全市人民币公司贷款增加6205亿元,其中12月份增加235亿元。此外,从期限结构来看,12月份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655亿元,是全年月均增量的2.3倍。
分行业看,12月份贷款增量同比增加的行业主要是房地产业、建筑业、住宿餐饮业和文化体育娱乐业。"这反映出对房地产和接触服务的需求略有改善."鲁金仲分析道。
对于相关的关键领域,金融服务表现出准确性和直接性。截至2022年12月末,全市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5.6%;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40.4%;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5.8%、34.5%和27.8%。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也在持续发力,助力重点领域。财联社记者了解到,截至12月底,上海市相关金融机构已发放符合碳减排支持工具、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科技创新专项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等贷款超过1000亿元。
此外,上海已发行两批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贷款总额206亿元,支持了15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补充资本金,相关商业银行也提供了配套融资,授信总额137.8亿元。
债券市场的开放促进了交易活动的增加
对于2022年债券市场的运行特点,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市场管理部副主任荣毅华总结,一是“参与机构范围广、持债规模大、交易活跃度高”,体现在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完成178家境外机构法人备案。截至去年底,约70个国家和地区的1,071家海外机构已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涵盖海外主权机构和银行。
从交易来看,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的债券持有规模为3.46万亿元,其中银行间市场债券持有规模为3.39万亿元,近五年年均增速近25%。从交易活跃度来看,2022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机构累计交易量约1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5%,近5年年均增速约43%。
其次是“深度市场开放”。据荣毅华介绍,一方面,信用评级行业开放步伐加快,已有两家国外评级机构的国内子公司完成备案,进入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外资银行也在积极参与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承销。2家银行获得A类承销资格,2家银行获得B类承销资格,5家银行获得承销资格。
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取得的重要进展也值得关注。2017年7月,债券通过“北向”落地;2021年9月,“南向通信”正式投入运营;2022年7月启动“可互换通信”的准备工作。
荣毅华表示,“债券通”和“交易所通”是基于境内外基础设施机构互联互通的机制安排,既尊重国际通行做法,又兼顾中国实际,有效畅通了境内外投资者的资产配置渠道。
全年上海外汇套期保值比例比全国高6个百分点。
虽然2022年外汇市场经历了大起大落,但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加,市场主体持有外汇的行为更加理性。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外汇管理部副主任葛青表示,2022年,上海货物贸易外汇收入结汇率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货物贸易外汇支出购汇率同比上升4.6个百分点,表明市场主体汇率风险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
“上海全年外汇对冲比例为30%,高于全国6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3.5个百分点;上海涉外收支中人民币占比连续五年攀升,2022年占比60.7%,比全国高18个百分点。”对于企业套期保值的情况,葛青说。
在整体外汇收支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上海地区银行外汇收支总额35065亿美元,同比增长5.7%,占全国的28.2%。其中,收入16089亿美元,支出18976亿美元,分别增长2.4%和8.7%。
此外,银行结售汇方面,2022年上海总额达9322亿美元,同比增长2.7%。其中,结汇3777亿美元,售汇5544亿美元,分别下降2.4%和增长6.5%。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上海货物贸易逆差收窄,全年货物贸易收支总额8826亿美元,同比增长1.3%;逆差1992亿美元,同比下降10.3%。
葛青表示,2022年上海外商直接投资(FDI)资金流入达360亿美元,保持较高规模,制造业FDI资金流入增速明显高于平均水平。其中,汽车制造、电气机械和设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吸引外资。
本文来自财联社。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上海2021年贷款政策,上海贷款比率":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7277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