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昌乐县红河镇的南部,有一个美丽的村庄,叫布南头村,紧邻红河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布南头村296户1121人,耕地面积1470亩,主要从事高温大棚蔬菜和西瓜的种植。该村先后被评为县级文明村、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先进单位、美丽和谐示范村。
布南头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王江堂正在讲述村里的发展情况。
说起村里的发展,布南头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王江堂感慨万千。“哎,我们村的发展还真得感谢农信社(农村商业银行)。自1996年以来,我们一直获得贷款。都20多年了,我们还有旧情……”这是记者在村委会见到王江堂时听到的第一句话。
这是一段村与银行的不解情缘。这段“恋情”持续了23年。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们一次次被深深触动。
服务的主体是农民,让服务变得方便可及。23年前,布南头村经济落后,村民更加拮据。在全村1400多亩土地中,丘陵地占71%。种地种菜都要花钱,扩大生产发展更是难上加难。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这让这些“吃土的”庄稼汉很为难。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及时向该村提供贷款。有了钱,布南头村的人做起了大活,这日子越来越红火。
“我们村是纯农业村,土地面积1400多亩,其中1000亩是丘陵,自然条件非常恶劣。从1996年开始,在有限的自然条件下,村里建了20多年的大棚,主要以西瓜产业为主。”王江堂向记者介绍了该村的情况。“这几年,村子的发展在资金方面是个难题。关键时刻,红河支行(长乐农商银行)给予了很多支持和帮助。经过20多年的发展,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2万元,年底将突破2万元...要让农民变成‘工人’,我们的目标就是城乡一体化。”说话间,发自内心的骄傲和喜悦溢于言表。
红河支行客户经理东丈正在介绍凤凰岭无土栽培果蔬基地种植户的信用情况。
如今,布南头村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正在铺展。在长乐农商银行的大力信贷支持下,2010年成立凤凰岭专业合作社,形成了统一的销售点和广泛的销售渠道,积极发展循环生态农业,引进无土栽培技术,修建沼气池,用沼渣、沼液种植水培蔬菜,与钟白厨房签订供销合同,注册了“泉子鸭”商标,形成了种植、加工、生产为一体。
红河支行行长杨国栋接受记者采访。
在布南头村委会门口,记者还见到了长乐农村商业银行红河支行行长杨国栋。谈及近年来农商银行与布南头村的“情缘”,他说:“我们农商银行是我们农民自己的银行,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更是。自实施乡村振兴以来,我们红河支行积极与村委会对接,全面开展整村授信工作,重点支持和建设村庄。经过努力,南头村已被评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市级示范村’。"
近年来,该村依托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休闲农业等原有发展要素,积极打造集水生蔬菜种植、有机果蔬采摘、垂钓娱乐、农耕体验、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现在已建成大棚22个,面积100多亩,发展会员150个,年经济效益330万元,西瓜拱架200个,参与种植的农户180户,年经济效益240。后期规划的300亩园区建成后,会员人数将扩大到300至500人。凤凰岭专业合作社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市级示范社、山东省星火科技示范合作社、山东省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王江堂作为布南头村的致富带头人,还多次当选省市党代表,被授予省市县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去年8月,受台风“温比亚”影响,潍坊地区普降暴雨,昌乐县布南头村灾情严重。据王江堂介绍,当时村里拱形大棚种植的西瓜全部被淹,300多个大棚有三分之一倒塌,园区内多个高温大棚倒塌。包括生姜在内的其他农业和水产养殖业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面对灾难带来的巨大损失,村民们等待帮助,积极开始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
种植户王天志正在讲述农村商业银行提供信贷援助的故事。
灾后重建和生产恢复需要大量资金。长乐农商银行、红河支行领导多次到村里了解情况,给予信贷支持,并给予优惠利率,有的甚至申请了贴息贷款,第一时间帮助村民渡过难关。“有了贷款,村民们很快建起了棚子,及时种上了庄稼,很快恢复了生产,挽回了损失。”王江堂指着不远处的温室。
全村信用,为农村注入金融活水。谈及“整村信用”,王江堂不止一次表示,“在我们村,金额在10万以内,不需要担保。金额大的我们就用‘卢丹惠农贷’,利率低,放款快……”喜悦之情更加明显。
据红河支行行长杨国栋介绍,截至7月31日,布南头村整村授信工作已全部完成,共有文明信用用户277户,AAA级客户55户,AA级客户83户,A级客户139户。下一步将对入选的AAA级、AA级、A级文明信用用户分别给予15%、10%、5%的贷款利率优惠。同时,对获得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家庭、五好家庭、文明家庭、好公婆等荣誉称号的,可执行最低基准利率。“文明信用”变成了“真金白银”。
目前,该村已授信277户,授信金额1650万元,53户,授信金额697万元,普惠金融指数101.89。村里办起了农户,代理存款余额1120万元,配备了农商宝等电子工具,搭建了智能e购体验平台,确保小额支付结算、代理缴费、社保等各类惠农补贴在村里办理,实现了“不出村存取款,田间转账”。
到中午的时候,这个采访就要结束了。大家握手道别。车子缓缓驶出布南头村,秋天的村庄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加美丽。这是一次难忘的面试经历。祝布南头村的村民生活越来越好。也祝这种“农商情”持续下去,大踏步前进,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续写新篇章。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一个村庄的23年“农商情”——昌乐农商银行助力埠南头村乡村振兴侧记":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7259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