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个下午,银行卡内32万余元被骗。魏先生没想到电信诈骗会发生在家人身上。
5月21日,市民魏先生致电华商报新闻热线029-88880000称,4月23日,妻子在家带孩子时,银行卡内被骗32万余元,已向辖区派出所报案。“我老婆那天接到一个自称是微贷的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准确的说。还说申请了小额贷款,利率太高。根据国家规定,有必要降低利率。如果他不配合,银行卡会被冻结,个人征信也会受到影响。”魏先生说,妻子之前确实开通了小额贷款,但从未向平台借款。情急之下,她加了对方的QQ账号。对方还在聊天中发来工作证,取得信任,让她把自己名下的钱全部转到对方提供的指定账户。还说利率成功下调后很快会把钱还给我。
魏先生说,由于担心征信受到影响,资金被冻结,妻子在当天中午12时至下午5时,向对方提供的账户分五次转账共计32万余元,接到反诈骗中心预警电话后,才意识到自己被电信诈骗。“当天下午,他赶到辖区派出所报案,32万多元没有及时退还给‘工作人员’。”
华商报记者在魏先生提供的截图中看到,为了取得受害人的信任,对方提供的转账链接被打开,显示为“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在提供的电子工作证中,显示部门为“普惠金融部”,下方也标注了“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字样,其实是假的。
“不到几个小时,多年的存款就不见了。现在老婆天天在以泪洗面,真的很难面对这件事。”魏先生表示,也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提醒他人警惕电信诈骗。遇到转账等此类不明电话,要第一时间报警,看好钱包。
记者获悉,Xi公安局长安分局已对此案立案调查。
最近已经发生很多次了!警惕“微贷”等电话诈骗。记者了解到,近期,各地频频发生冒充“微贷”客服人员拨打诈骗电话给群众造成损失的案件。5月3日,榆林一男子接到自称“微贷”客服人员的电话,告知其之前在微贷上申请过贷款,利率过高。后来在骗子的诱导下,该男子在多个平台申请贷款,并将申请的贷款资金和银行存款全部转入所谓的“银监会指定账户”。骗子承诺,因“微贷”额度不合法导致借款合同终止后,资金会自动返还到个人银行账户。男子信以为真,将贷款和存款全部转到对方指定的银行账户,被骗27万余元。
警方表示,在此类电信诈骗案件中,有相同或相似的套路:诈骗分子先冒充金融平台客服人员给潜在受害人打电话,准确报出潜在受害人的相关个人信息,以获取潜在受害人的初步信任。取得信任后,告诉受害人不要取消、关闭或降低利率,会影响个人征信,诱导受害人按照他们设定的套路操作。随后,诈骗分子诱导被害人点击虚假链接,下载相关社交通讯软件并开启分屏功能,诱骗被害人进行网贷并转账至对方指定账户,谎称操作完成后可注销账户并返还资金,同时诈骗分子通过分屏功能非法获取被害人银行卡密码和验证码,直接将被害人账户内的钱全部转走。
警方提醒:个人信用信息由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任何人无权删除或修改。凡是打电话来声称可以修复征信,消除不良记录的陌生人,都是骗子。遇到自称“金融客服”的陌生电话,不要相信对方。可以通过官方平台渠道自行验证。当发现自己被骗时,一定要第一时间记录下关键信息,并拨打110报警。不要因为犹豫而错过黄金止付时间。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于震编辑董琳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微粒贷套路了,被假的微粒贷app套路":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7089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