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县定远镇水岔沟村村民李海军为了两个女儿上学,外出打工。15年来,老李每次回家,都是骑着自行车从工作的七里河区到榆中县——省钱。在榆中老家,李海军的妻子经营着几亩农田和一个小店,收入微薄。老两口住在一个小农舍里,年久失修,后墙快要塌了。双帮扶活动开展后,兰新区帮扶干部走进这户人家,面对面、心连心地帮扶李海军一家,从逢年过节送米面油开始,帮助这户人家建起了崭新时尚的店铺。李海军告诉大家,真正让他走出人生“尴尬之路”的是双重帮助。
兰州高新区帮扶水岔沟村,是把贫困的“点”和“面”结合起来,从一家一户开始,延伸到帮助全村脱贫。“要致富,先修路”,双扶单位为水岔沟村村民拓宽村道2.1公里。针对村民饮水困难,帮扶单位为该村更换人畜饮水工程管道2.5公里,解决了300户家庭的饮水问题。还投资20万元种植薄皮核桃500亩,帮助村民大力发展农业特色支柱产业。帮助干部进村摸实情,最后依托村里的地理优势,协调引进瑞鑫生态园项目和玉泉山庄项目,发展农家乐经济。这些项目的引进,有利于通过发展餐饮业带动村民致富。“我前前后后投了115万。这些钱都是帮扶单位管理的,回头真的不容易。”兰州高新区管委会农村工作局局长李波说。
盘活闲置土地,建设泵站。
8月21日,天下着小雨,我们驱车前往兰州高新区定远镇和大莲乡的双拥点。随行的帮扶干部一路提醒着此行的一个核心关键词:“精准帮扶”。精准辅助是什么概念?
到了与农村相连的朱家沟村,“谜底”才稍稍揭开。精准帮扶就是理清思路,找到正确的出路,帮助正确的方式。兰州高新区工商分局帮扶朱家沟村,帮扶的“方式”是帮村里启动闲置土地“赚钱”。朱家沟村是一个回族聚居的村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搞餐饮,每年都会为家乡带回不少“门票”。但与此同时,一个土地闲置的问题也出来了。帮助干部进村后,聘请农业专家对当地气候、土壤质量进行考察论证,对村里发展什么样的经济作物提出建议。同时,联系有实力的农业企业,一心要让这些闲置的土地重现“青春活力”在帮扶干部的精心挑选下,一家名为“甘肃龙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实力企业落户朱家沟村,这片闲置的2000亩土地被流转管理,盘活了。
甘肃龙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这个项目以中药材种植、黄绮香道开发、香道保健品加工、生产和经营为重点。项目的启动可以实现村民就近务工,为留守村民找到出路。朱家沟村村支书马说,预计该村将在人均年收入7700元的基础上,再增收2000元。为了项目的顺利落地,依托单位还新建了泵站,解决了土地灌溉难的问题。通过实际的帮扶措施,精准帮扶逐渐产生了“针对性效果”,当我们走进大莲乡的几个受援村时,这种效果就会看得见、摸得着。
大莲乡马家寺村新建的一座泵站,直径50厘米,几组出水管也有碗口粗。泵站、管理室、蓄水池等设施齐全,新电机上的油漆鲜亮。经理一谈到这个宝藏,就满面笑容。该泵站建成后,将惠及马家寺村、石头沟村、秦旗营村、朱家沟村等31个村民小组,受益农户2195户、8859人。这里的马达一打开,农村的万亩山地旱地就不再干渴了。大莲乡长金说,这个泵站不仅能增加马家寺村1400亩有效灌溉面积,还能解决朱家沟村等3个村8000亩山地旱地问题。这些土地经过新梯田、坡梯田、土地整理,现在“万事俱备,只欠泉水”。群众隔三差五就来新泵站参观这个“民生工程”,真佩服帮扶单位看问题准,帮得上忙。
b .引进长期项目规划干部,狠抓落实。
精准帮扶的对象在村,在人。之所以称之为精准帮扶,与村民的直接受益密切相关。兰州高新区农村工作局局长李波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份2014年帮助项目投资的计划书。在这个计划中,除了对整个村庄进行帮助的安排之外,还有对个别村民进行帮助的措施。帮助贫困村民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老百姓脱贫,过上好日子。精确,以及“写作”精确的意思。在该计划中,帮扶单位对大莲乡的贫困村逐一进行了详细登记。这些项目无疑是村民们热切期盼的项目。今年,兰州高新区将帮助朱家沟村、魏家沟村和马家寺村的村民在双垄沟种植2万亩玉米。朱家沟村、石头沟村等7个山村将平整土地1000亩...计划指压100多件,都是万元以上的帮扶项目,有的“靶心”项目高达216万元。
兰州高新区帮扶定远镇、建乡,还帮助村民改善农村生活基础设施,修桥修路,亮化美化农村环境。马家寺村新建了道路,铺设了下水道,装上了路灯。71岁的村民丁兴高采烈地说:“娃娃们上学再也不用摸黑走路了。非常漂亮。”兰州高新区工商分局帮助魏家沟村争取到180万元资金,为村民硬化了5公里村道、8.5公里沙社巷,使该村实现了村内主干道全部硬化、人行道“户户通”的目标。该局还协调资金37.6万元,为村里新建了一个文化活动广场,让人们闲暇之余能有一个载歌载舞的大舞台。广场配备健身器材,村道种植绿化苗木,共计800余株。它还帮助村民完成了集中倾倒点和埋葬地点,并帮助村民建造和粉刷新的墙壁。
帮助干部牵线搭桥、引进项目,齐心协力帮助全村脱贫。帮助单位动员魏家沟村附近企业,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甘肃华龙矿业公司等25家企业积极响应,共同投资13万元建设了该村蔬菜交易批发市场。这个市场年交易蔬菜200万斤,成交额400万元,菜农人均收入2000元。帮扶单位制定干部值班表和帮扶建设项目进度推进表,安排工会干部轮流在魏家沟村值班,指定分管领导和责任人,强化帮扶责任,确保工会干部及时了解村里生产生活情况,跟踪服务,帮助建设项目按时完成。□记者柴张旭勇文/图
◆记者手记
圆“失地农民”的“城市梦”
在兰州高新区建设的“蓝图”中,定远镇和大莲乡的村民将告别“农民”身份,搬进楼房成为“城里人”。这些人的家,自然被高新区列入双援范畴。涉及的村庄有谢家嘴村、定远村、董家湾村、乔家营村、孙家坡村、马启营村和金佳映村。在征地过程中,征地拆迁超过1万亩的,为农民办理社会养老保险。目前已有5806人办理了养老保险,总投资3.3亿元。李波说,8月23日,兰州高新区农民安置房建设破土动工。本项目计划建设“一号安置区”和“二号安置区”两个重点工程。建成后,村民们将高高兴兴地搬进楼内当地隧道里的“城里人”。
虽然身份的转变令人欣慰,但“安居”需要“安居乐业”和“宜居环境”。围绕群众需求,兰州高新区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益项目、贫困村扶贫等方面下大力气,加大对双联整村扶贫和三农项目的投入。兰州高新区的一份文件显示,近两年计划投入项目投资2083万元,截至目前已投入1130万元。计划投入双联及全村扶贫资金2558万元,已投入1766万元。这些资金有的投入水利建设,有的投入农业产业化发展,有的投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使一大批贫困村发生了一系列可喜的变化,让“失地农民”切身感受到了作为“城里人”的差异。这无疑是精准辅助产生的瞄准效果。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兰州惠民家园,兰州市惠民小区":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6911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