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从“没落”到“重生”——老工业基地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转型观察

从“没落”到“重生”——老工业基地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转型观察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在达斡尔语中,“呼兰额日格”意为红河岸边。时间久了,“呼兰额日格”就成了现在的“富拉尔基”。富拉尔基区位于黑龙江省西部,齐齐哈尔市西南27公里处。这个地方被美丽而漫长的嫩江环绕,被誉为“钢铁机械城”。

这座诞生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曾经有着许多独特的历史印记,这些印记不仅铭刻在这座城市上,也对这座城市的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在国内外需求下降的双重压力下,也被很多人贴上了“没落”的标签。

但富拉尔基并没有沉沦于此,而是充分利用当地工业企业聚集、技术人才丰富的优势,以改革促创新,推动中国钟毅、北满特钢等“老字号”重获生机。同时,围绕“民族品牌”企业,在“吃和配”上做足文章,实现区域内多产业协同发展,将这个传统老工业区打造成人才集聚、产业集聚的新工业区。“重生”成了富拉尔基的最新标签。

剑龙北满特钢生产线。资料照片

老国企吹响改革号角:从改革中获得活力

新中国“一五”期间投资建设的156个重点项目中,第一重型机械厂、北满特钢厂、富拉尔基热电厂都在富拉尔基。

走在富拉尔基区的大街上,随处可见苏联建筑风格的工人住宅楼,周围是几座大型工厂和一排排烟囱,就像富拉尔基作为工业区的独特名片。然而,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的长期制约,富拉尔基区一度企业亏损严重,区域经济每况愈下,影响了这里几十万人的精神力量。

“企业亏损除了直接影响员工的收入水平,还让很多人感到迷茫、失望和慌张。”中国钟毅一线员工李明说。

“富拉尔基区因企业而建,因企业而兴。要振兴整个地区的发展,就必须振兴老国企的辉煌。”在无数次的反思和碰撞中,富拉尔基广大干部群众达成了共识。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从两家老牌国企开始。

2016年,中国装备制造业“航母”企业中国钟毅率先吹响改革号角,痛下决心,向企业自身的顽疾发起进攻。

中国钟毅董事长刘明忠表示,这次改革从各级领导班子入手,重点治理干部懒散低效的工作作风,畅通干部“下”的渠道。改革后,企业中层干部由320人减少到190人,比改革前减少了40%。公司管理人员占比下降到6.5%,一线人员占比上升到57.2%。

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工人的积极性。2017年初,中国扭转了连年亏损的局面。2019年上半年,中国钟毅营业收入增长92.25%,利润总额增长246.7%。

紧随中国钟毅改革的步伐,东北特钢集团的北满特钢股份有限公司也完成了历史性的演变:2017年,公司重组方案草案一次性表决通过,剑龙集团入主北满特钢,成为实际控股股东,北满特钢艰难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通过重组,剑龙集团为北满特钢解决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和历史包袱,企业轻装上阵,重获生机。2018年实现主营收入41.7亿元,利润总额1.05亿元。今年一季度主营业务收入148531万元,同比增长82%,利润总额1805万元,去年同期为-4907万元。

统计显示,2018年,富拉尔基区工业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分别比2016年增长117.4%和95.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比2016年增加63亿元,彻底扭转亏损局面。

把一棵树变成一片森林:再匹配、合作和集群效应

富拉尔基不是一个人口特别多,地域特别广的地区。即使走在大街上,不同企业的员工也可能相互认识,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几家企业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很多富拉尔基人心中都有一个疑问。有几家公司技术很好,但是为什么没有影响力?关键是不要握拳!

“长期以来,富拉尔基区的‘国字号’企业一直与本地企业对抗,缺乏分工协作和技术交流,集约化程度低,难以形成合力。这种情况限制了行业的升级和整个地区的整体规模。”提到富拉尔基地区发展的短板,富拉尔基区委书记谢光权说。

如何改变本土企业之间壁垒重重的局面?富拉尔基区从发展“食品流通经济”入手,探索依托大企业发展本地配套企业,打破行业和企业界限,培育壮大专业化产业集群,使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近日,记者在齐齐哈尔富众传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看到,工人师傅们正在为钢厂加工配套设备,该厂主要为中国钟毅生产配套产品和核电加氢产品。

“现在正在加工的是为日照钢铁公司生产的工作辊轴承座,目前工人正在加班加点赶工期。”企业生产计划部主任盖玉林告诉记者,公司在配套设备重做的过程中,逐步提高了自身的技术水平,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并逐渐得到全国其他大型企业的认可。现在,企业生产的各种减速机、大型十字万向传动轴、成套剪切设备等产品已销往全国7家钢铁企业。

目前,富拉尔基区已有23家配套企业,其中9家企业与中国钟毅开展了铸锻、组装、小型机组装等合作,合同金额从2016年的不到8000万元增加到近3亿元。在扶持大企业的过程中,很多企业也实现了自身的成长。

建立长期发展因素:鼓励创新和珍惜人才

富拉尔基区注重自主创新,凝聚技术和人才,提升品牌竞争力,使产业通过不断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常规核电岛锻造的汽轮机低压转子是百万千瓦核电设备中的关键部件。为打破国外垄断,中国钟毅的技术人员克服了特大型锻件、设备容量要求高、加热工艺复杂等挑战,创造了600-700吨特大型钢锭注射共浇制造技术,成功研制出世界最大的AP1000核电常规岛汽轮机整锻低压转子。

参加过24小时连铸战斗的时任炼钢分厂厂长刘海蓝眼眶湿润:“在这项新成果的研发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核心技术是来不来的,买不来的,谈不上的。只有自主创新,才能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随着创新发展,产业升级也在加速。700轧机建设项目是剑龙北钢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剑龙北钢党委书记王伟光告诉记者,项目建成后,连铸坯产量可提高0.23%,棒材产量可提高4%,煤气消耗可降低300立方米/吨,产量可提高至4000吨/月。

创新离不开人才的引进。富拉尔基区依托制造业,建设了一批有影响力、有活力的科技创新平台,引进燕山大学成立技术研究院,充分利用院士、博士工作站和各类产业研究院、工作室等创新平台,灵活引进各类人才150余名。

据了解,目前,富拉尔基区通过一系列措施搭建人才聚集平台,通过微信群搭建线上线下就业平台,利用各类平台宣传创业、小额无息贷款等就业保障政策,鼓励人才创业。此外,通过大企业聚集高端人才,通过“名校优生”政策,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保障人才,让人们在富拉尔基安家、安心、工作。

民生发展:补短板,激发城市活力

作为老工业区,富拉尔基区多条铁路专用线贯穿市中心。一旦火车通过,很多道路经常被封锁,这一直困扰着富拉尔基区的人民。

解决问题,必须从人民生活急需解决的地方入手。富拉尔基积极与钟毅集团、剑龙集团等产权单位对接,与哈尔滨铁路局多轮洽谈,最终充分利用政策推动铁路立交桥项目。

此外,富拉尔基区还聚焦民生领域短板,重点解决物业服务、集中供热、棚改遗留烂尾工程、饮水安全、农村食品安全等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改善民生。

据了解,为服务百姓,富拉尔基区充分利用老工业区政策机遇,累计争取国家和省资金1.7亿元,用于立交桥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安全饮水工程等六大基础设施和重点民生工程。结合振兴东北、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政策,规划了8个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包括支持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等。

“以前觉得富拉尔基快不行了,这个城市很多年都是这样。现在不说别的,看看新修的桥,新修的路。我能感觉到这个地方有了新气象。”富拉尔基区红宝石街道鲍国社区居民卢忠玉说。(记者董亮马程潇齐齐哈尔报道)

来源:新华社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从“没落”到“重生”——老工业基地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转型观察":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6844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