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12月7日电题:“酸工业”带来“甜日子”——重庆潼南柠檬产业一线观察
新华社记者刘子桐、陈庆冰
柠檬种植户范丽今年接到一个大订单,家里种的200万斤柠檬被一个大客户买走了。
让他高兴的是,不仅今年,今后每年还有200万斤稳定的鲜果订单。这些柠檬将由重庆王雪农业有限公司收购,送往全国各地的“蜜雪冰城”门店,作为其饮品的原料。
范丽的柠檬基地位于重庆市潼南区白子镇包杨村。早年在外打工,柠檬种植主要由父亲打理。看到渭南的柠檬产业一步步发展壮大,他在2019年辞去了外面的工作,和父亲一起投身于柠檬种植。
他说,以前柠檬都是卖给隔壁四川安岳的经销商,丰年的时候经常萧条。现在当地柠檬产业链越来越完善,他们的销路也广了。“与大型本地企业合作,我们感到非常安全。我们今年升级了设备。”如今,范丽是当地的种植大户,承包了1000亩地,家里的柠檬仓库今年正式投入使用。
潼南区,位于重庆市西南部,是全国柠檬主产区之一,面积32万亩。重庆潼南区的柠檬产业有着不错的“履历”:果胶提取技术全国领先,为名茶店提供新鲜柠檬原料...在潼南,柠檬遍地是宝,一颗小小的柠檬果实可以衍生出300多种产品,背后是一条完整的柠檬产业链。
图为重庆市潼南区白子镇万亩柠檬种植基地。新华社记者刘雨桐摄
目前,潼南区拥有柠檬产业相关经营主体360余家,出口备案基地3万亩。2022年,全区鲜果产量达到23万吨,总产值超过60亿元。
重庆惠达柠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扎根柠檬行业10余年。据该公司副经理徐小玲介绍,惠达柠檬原本从事的是柠檬鲜果的销售,但随着对柠檬行业的深入研究,他们意识到柠檬行业没有深加工是不可能做大做强的。
2012年,惠达柠檬开始尝试将柠檬用于化妆品研发,推出护肤精油、面膜等产品。但是,这类产品只需要从柠檬皮中提取精油,剩下的果肉怎么消耗?为了充分利用柠檬的价值,2014年,惠达柠檬建立了柠檬饮料生产线,将果肉压榨成汁,柠檬产业链初具规模。
随着新产品的不断研发,惠达柠檬推出了速溶柠檬片、柠檬果酱、冷榨柠檬汁等多种产品,品类越来越丰富。“我们专营柠檬,目标是让柠檬的每一部分都被利用起来。”徐小玲说。
其实潼南有很多像惠达柠檬这样做柠檬深加工的企业。比如另一家本土龙头企业重庆蒙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有类似业务。但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当被问及企业之间是否存在激烈竞争时,徐小玲说,“那也是我们的客户。”
原来,惠达柠檬生产线剩余的次生果和果渣被蒙泰生物大量收购,用于提取果胶。
蒙泰生物2019年落户渭南,去年年底开始试生产。据公司创始人崔秋潭介绍,虽然看起来公司只用了3年时间筹备,但却用了30多年才走到今天——那就是从柠檬皮中提取果胶。
“果胶用途广泛,但从柠檬中提取果胶非常困难。我们公司聚集了这方面的人才,研究这项技术已经超过30年了。”他说。
得益于这项技术,新鲜柠檬果实的附加值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蒙泰生物每年消耗约10万吨柠檬果实,可生产2000吨果胶。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近年来,潼南柠檬产业的快速发展也让百姓富了起来。63岁的孙玉在范丽创办的合作社工作,不仅有土地分红,还有另一份工资。“看着渭南的柠檬,人民生活越来越好了!”他说,希望未来潼南柠檬的品牌越来越响。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潼南特产柠檬,潼南柠檬加工企业":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6375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