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沪深资本集团涂楠/研究员唐丽/编辑
2019年6月,背靠“万喜系”资本的仲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仲景食品”)再次重启上市之路。仲景食品这次提交的业绩答卷似乎并不“给力”。
近年来,仲景食品陷入营收和净利润增速下滑的窘境,而旗下子公司均处于亏损状态。同时,仲景食品毛利率的变化趋势与同行不同,备受关注。此外,仲景食品供应商数据“异常”,客户购销不平衡的问题也不容小觑。
?
子公司毛利率的走势与同业不同。
2008年,自诩为“国内蘑菇酱品类先锋”的中经食品开发了一系列蘑菇酱产品。至今仲景食品有仲景蘑菇酱、劲道牛肉酱、北极蓝野生蓝莓酱和花椒油、麻辣油等多种口味。虽然仲景食品这些年推出了很多产品,但也不能掩盖其近年来不尽如人意的表现。
2014年至2018年,中经食品营业收入分别为3.87亿元、4.39亿元、4.77亿元、5.17亿元和5.3亿元,较2015年至2018年分别增长13.21%、8.74%、8.37%和2.49%。
2014年至2018年,中经食品净利润分别为7083.32万元、5718.1万元、7592.32万元、7899.57万元和8100.05万元,2015年至2018年分别同比增长-19.27%和32.7%。
近两年,其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双双下滑,仲景食品下属公司的业绩似乎也不尽如人意。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即2019年6月3日,仲景食品拥有大兴安岭北极蓝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极蓝”)和郑州仲景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州仲景食品”)两家子公司。2018年,北极蓝的净利润为-403.36万元;郑州中经食品净利润为-121.19万元。
此外,仲景食品同类产品的毛利率变化趋势与同业不同,也值得关注。招股书显示,仲景食品的主营业务包括调味食品和调味配料。
2016年至2018年,仲景食品调味食品的毛利率分别为52.93%、52.91%和50.94%。同期同行业上市公司佛山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毛利率分别为44.7%、45.38%、47.75%;重庆涪陵榨菜集团有限公司的毛利率分别为47.37%、48.79%和57.44%。安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毛利率分别为53.38%、52.88%、60%。上述三家同行的平均毛利率分别为48.48%、49.02%和55.06%。
调味食品方面,仲景食品的调味食品毛利率在逐年下降,而同行业同类产品平均毛利率在逐年上升。
2016年至2018年,仲景食品调味配料毛利率分别为37%、37.07%和38.09%。同期,同行业上市公司陈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毛利率分别为17.32%、20.67%、17.67%;安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毛利率分别为60.85%、53.62%、54.33%。上述两家同行的平均毛利率分别为39.09%、37.15%和36%。
调味配料方面,仲景食品的调味配料毛利率逐年上升,而同行业同类产品平均毛利率逐年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仲景食品本次拟募资3.92亿元,分别投资年产3000万瓶调味酱生产线项目、年产1200吨调味配料生产线项目和营销网络建设项目。2018年酱料及调味配料产能利用率和产销率双双下降。
2016年至2018年,酱酒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6.65%、111.77%和93.54%;调味酱产销率分别为100.28%、100.86%、98.67%。
招股书显示,调味配料的产能利用率包括调味油。2016年至2018年,调味配料(含调味油)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04.92%、106.85%和95.09%;同期调味配料产销率分别为98.18%、101.54%、99.25%。
供应商数据“打架”,客户购销不平衡显示隐忧。
其实仲景食品的问题不止于此。供应商数据“可疑”或是仲景食品面临的问题之一。
2019年版招股书显示,2016年,中经食品的最大供应商为Xi安腾达农产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达农产品”),采购金额为6252.68万元。采购金额为腾达农产品及其关联方(陇南市武都区腾达花椒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腾达合作社”)和陇南市武都区龙角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腾达合作社”)
2017年招股书显示,2016年,仲景食品的最大供应商为腾达农副产品,采购金额为5533.34万元,为腾达农副产品及其关联方(李学斌、焦武云、李延虎、石崇义、腾达合作社、龙交合作社)之和。
对比两个版本的招股书,在披露仲景食品第一大供应商时,腾达农副产品的关联方李学斌、焦武云、李彦虎、石崇义在2019版招股书中比2017版少了,也就是说第三大供应商的合并范围少了,但仲景食品的采购金额却比2017版招股书显示的多了719.34万元,令人费解。
巧合的是。仲景食品2016年第二大供应商也经历了“尴尬”的数据。
2019年招股书显示,2016年,中经食品第二大供应商为晋阳世腾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腾农产品”),采购金额为2683.83万元。
2017年招股书显示,2016年,中经食品第二大供应商为北京川渝鸿发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发商贸”),采购金额为2375.07万元,为鸿发商贸及其关联方(世腾农产品)之和。
在2019年招股书中,中经食品仅披露2016年第二大供应商为世腾农产品,并未提及宏发贸易。同时,仲景食品向第二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比2017年招股书显示的金额高出308.76万元,同样令人费解。
此外,根据金证研沪深资本集团的研究,2019版招股说明书会计政策变更中,对2016年财务报表影响较大的报表项目列表中,不存在上述问题的变更。
其中,中经食品将原“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项目合并为“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金额为71,395,715.58元。仲景食品还提到,各报告期末,公司无应付票据,应付账款主要为应付材料。2017版招股书中,仲景食品无应付票据,2016年应付账款为71,395,715.58元。这意味着仲景食品的应付账款数没有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仲景食品可能存在经销客户采购能力和销售能力失衡的问题,涉嫌欺诈。
招股书显示,2018年,中经食品经销的第三大客户为西峡凯利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利贸易”),开利贸易为中经食品贡献的销售额为418.93万元。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数据显示,2017年开利交易年报显示,当年开利交易营业总收入56.83万元,净利润6.12万元。
也就是说,2017年,开利贸易的营业总收入只有56.83万元,但2018年,对仲景食品的产品采购却上升到400多万元。
需要指出的是,在招股书中,2018年之前,中京食品分销前五大客户名单中并未出现开利商贸。
巧合的是。中经食品2016年分销第三大客户临沂市兰山区丁锐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丁锐食品”),其购销力度也涉嫌失衡。招股书显示,2016年,丁锐食品为中经食品贡献了410.67万元的销售额。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数据显示,丁锐食品2015年年报显示,当年丁锐食品营业总收入为7.6万元,净利润为1.63万元。
2015年,丁锐食品的营业总收入只有7.6万元,但2016年,从中经食品采购的产品却高达400多万元,令人费解。
需要指出的是,2017年,丁锐食品是仲景食品分销的第二大客户,当年为仲景食品贡献的销售额为458.22万元。自2017年起,丁锐食品不再是中经食品分销的前五大客户之一。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仲景食品这次上市如何解决客户购销不平衡的问题?敬请关注金正言沪深首创集团后续深入研究。
本文来自金·。
更多精彩资讯请登陆财经网站(www.jrj.com.cn)。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仲景食品前5大客户,仲景食品业绩怎么样":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6199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