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恶可以说是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年度热词。平日里欺行霸市、逞强打黑的都进去了。舒城县,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直奔重点,破网除伞,查过渡,严防“村霸”,从县到乡挂牌督办。
//
“贷款”是恶性的,连根拔起。
//
高利贷就像一个吸血的魔鬼,它的背后滋生了一系列的犯罪。有的人家庭生活受到严重干扰,家人不敢回,导致妻儿两地分居。一些企业因为黑色组织的高利贷而破产。
今年3月,群众举报一个放高利贷的,涉嫌违法。舒城县公安局专案组民警调查发现。
2013年以来,以方某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组织以暴力、骚扰、威胁、殴打等手段,在城关镇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长达5年的高利贷活动。该团伙实施了大量非法拘禁、聚众斗殴、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活动。,并非法贷款1000余万元给20余人,严重侵害了30余人的人身和财产利益。绝大多数受害者不敢报案,或者报案后被迫接受调解,甚至不了了之。没有一个案件在案发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据舒城县公安局扫黄办民警于茹介绍,专案组共破获聚众斗殴3起、聚众斗殴14起、非法拘禁7起、敲诈勒索3起、虚假诉讼5起、抢劫1起、骗贷1起、高利贷1起,共计36起。刑事拘留32人,取保候审5人,逮捕24人。9月30日,方等19人因涉嫌“组织领导人员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
破网除伞,直奔重点。
//
俗话说“打蛇要打七寸”,一些黑恶势力的七寸往往是充当“保护伞”的腐败分子。舒城县把深挖“关系网”、“保护伞”作为衡量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的重要标准,既抓涉黑组织,又抓其背后的“保护伞”。
有群众举报,范不做工程,买卖标书。中标后,他将工程转包给他人,或者为他人操作招投标,赚取差价和利益。人民群众称之为“第二招标局”,严重损害了业主、招标人和其他投标人的合法利益。
曹舒城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民警介绍,专案组侦查发现,范某通过借用其他公司资质、串通投标、非法获取投标人信息、威胁、引诱他人退出投标、扰乱他人正常施工等方式,在该县工程招标领域多次实施串通投标、强迫交易、寻衅滋事等违法犯罪活动,形成恶势力。去年6月以来,公安部门排除各种干扰,成功打掉恶势力团伙。已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涉及公职人员的线索也已移交县纪委监察局。
截至目前,舒城县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中,党员干部4人,其中普通党员2人,公职人员2人。县纪委监委对党员中15起公职人员涉黑涉恶问题线索进行了整理登记。
//
检查过渡,警惕“村霸”
//
村霸等恶势力是群众最痛恨的,很多人敢怒不敢言。
舒城县以基层换届为契机,重点打击“操纵破坏选举、侵蚀基层政权的黑恶势力”,严把基层政权“关”。自5月底换届选举启动以来,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出台了《舒城县“两委”换届选举候选人资格审查实施意见》,明确“七弊”和“六不适宜”,明确将13种涉及扫黑除恶的情形纳入“七弊”内容。
据统计,舒城县乡联合审查排除了47名“两委”人选。通过各级相关部门的配合,新当选班子成员1864人,其中保留1457人,新任命407人。没有发生黑恶势力干扰破坏选举的案件。
//
全面监管,一杆到底。
//
“四条线索要及时回复上报,提高扫黄办的信息质量。”这是前段时间舒城县专项斗争检查组给桃溪镇的一个建议。
为高质量完成上级的决策部署,舒城县制定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办公室督查工作制度》。扫黑除恶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带队,对全县各乡镇、县级单位上报的线索、上级交办的各类案件、群众反映的问题和线索进行核查处理,查找短板,提出建议,限期办结。
“我们三个民警和五个辅警,在维护治安的同时,也积极发掘线索,参与办案。为了扫黑除恶,基层派出所也要给力。”12月10日,舒城县公安局春秋派出所教导员黄波说:“上面的监管越来越严,下面的乡镇真的要动起来了。”
//
群众响应,持续改善。
//
截至目前,舒城县已立涉黑涉恶案件64起,其中聚众斗殴20起,开设赌场18起,非法拘禁10起,聚众扰乱社会秩序6起,聚众斗殴4起,敲诈勒索4起,故意毁坏财物2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20人,拘留98人,取保候审32人,逮捕42人,移送审查起诉61人。
舒城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杜世中说:“我县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提高了政治地位,县委、政府将其作为当前第一大政治任务,高标准谋划部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广泛发动群众,依托县乡两级涉黑涉恶线索举报平台,充分利用各类宣传载体,形成人人喊打黑恶势力的浓厚氛围;制定制度措施,坚持边扫边建,建立‘上下联动、左右互动、整体配合’和监管相结合的机制,加大‘破网拆伞’力度,铲除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
精准打击目标,针对非法高息放贷、采砂盗窃等12类重点目标,做到精准、狠、威、效;加大严惩力度,聚焦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深恶痛绝的黑恶势力犯罪,深挖细查,不放过一个案件,不放过一个罪犯,不放过一个漏网之鱼,不放过一个犯罪人,不放过一个犯罪证据;社会反响持续改善。通过一系列案件的集中查处,震慑了黑恶势力的违法犯罪活动,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和获得感,社会治安形势和社会氛围持续好转。"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六安恶势力,六安涉恶团伙被判入狱24年":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6033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