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安徽网大仙客户端讯寿县始终把革命老区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重中之重,实施精准扶贫基本方略,以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为脱贫攻坚,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坚决打好三场攻坚战,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目前,寿县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在全省脱贫攻坚考评中,2016年、2017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良好”,位居“第一方阵”,代表安徽省接受国家扶贫督导考核。在《决策》杂志公布的县域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寿县从2016年的47位上升到第10位。期待已久的空港、高速梦已顺利实现,高铁梦、通江达海梦正在快速推进,小康梦指日可待。2018年12月,经省第三方评估确认,寿县漏评、错退率为“0”,群众满意度为99.94%,1.48万贫困人口脱贫,22个村挂牌,完成了省下达的年度扶贫任务。贫困县已通过淮南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初审,并上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等待省、国家评估验收。
精准扶贫签约
产业扶贫闯出一条致富新路。
65岁的陶山泉曾是寿县板桥邹祠村的贫困户。向天歌白鹅发展有限公司为当地贫困家庭量身定制了“一户一策”的精准帮扶措施。公司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解决了贫困户从买鹅苗到销售的一切后顾之忧。如今,陶山泉已经成功脱贫,住进了新房,并多次为政府的扶贫政策点赞。
村民选鸡。
向天歌白鹅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彦霖告诉记者,去年,公司还为邹祠村新建了一条屠宰生产线,增加了52户贫困户的收入。同时,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今年已为100多户贫困户提供白鹅苗1万多只。
据了解,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寿县突出产业就业,实施特色种养业“双十”工程,推广“四带一自”模式,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62亿元,建设扶贫基地130个,带动扶持4.05万贫困户发展产业,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在全县所有村建设一座光伏电站的基础上,2018年新建村级光伏扶贫电站54座,6月底实现并网发电,每座电站年纯收入6-9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额达到5052万元,增长20.3%,平均每村达到18.8万元。
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网点实现全覆盖,培训5585人。创建省级优秀旅游小镇和重点村,带动495户1443人脱贫。实施资产收益扶贫共完成投资2367.95万元。建成就业扶贫站12个、就业扶贫车间19个、就业扶贫基地7个,帮扶贫困劳动者5900人,培训技能扶贫人员1434人。当年共发放扶贫小额贷款6.68亿元,贫困户贷款率42.5%。
贫困村统一建房子。
健康扶贫赢得广泛赞誉。
扶贫实施以来,寿县县委、县政府着力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少生病”,精准施策,统筹兼顾。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10名医务人员。建立县影像中心、检验中心和分级诊疗平台,在村卫生室开通视频辅助诊断系统,实现县域内信息互联互通。
去年9月,全省健康扶贫三年工作会议在亳州召开。寿县是全省扶贫先进典型。会上,县政府副县长李琼作了题为《改革创新,精准施策——打通寿县健康扶贫最后一公里》的发言,交流了健康扶贫的经验和做法。与会领导和代表高度评价了寿县的做法,称其有创新、有特色、有成效,值得借鉴。
记者了解到,在脱贫过程中,寿县突出政策保障,投入1.42亿元,对全县25个乡镇卫生院、244个村卫生室进行标准化建设;拨付2000万元用于贫困户就医“351”和“180”补充医疗保险。综合医保实际补偿比例达到89%,慢性病门诊实际补偿比例为95.58%。
目前,全县已完成危房改造2995户,占省计划的116%;投资5410.2万元,为6087户贫困户和397户边缘户实施了房屋修缮计划。完成投资6088.35万元,解决22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义务教育和营养餐费用全部减免;资助各类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13412人,3146.54万元;雨露计划补助4411人、1486.35万元。
创新教育成为“寿县模式”
寿县在教育综合改革中“坚持以县为主,推进县乡共管”的创新实践,获得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优秀奖(唯一县级政府获此殊荣)。2018年“10·17”扶贫日,寿县在全国教育扶贫论坛上做了“打造贫困县乡村教育振兴寿县模式”的发言。与会领导、专家学者充分肯定了寿县在教育扶贫方面的创新和成绩。
寿县古城
李。z乡土城小学是寿县西南边陲的一个小村庄,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然而,现在走进这所偏远的小学,你会惊讶于它的巨大变化:学校里的柏油路与“村村通”的水泥路“无缝对接”,师生进出难的问题不复存在;“崇真向善”的校园文化氛围,令人信服“环境会说话”;校园里有三个不同的功能区和八个功能室...土城小学焕然一新,让农村孩子和城市学生一样享受到了美好的学习环境。这只是一个缩影。
记者了解到,寿县教育量大,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383所。站在历史发展的新高度,寿县县委、县政府优先发展教育,把教育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进步的基础工程,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前提和保障,积极创新措施,创造了“财政贫困县办素质教育”的“寿县模式”。
“我们坚持‘以县为本’,创新建立‘县乡(镇)共管’机制,旨在夯实乡镇党委、政府在基本公共教育管理服务中的权责,将教育改革成效和发展成果的考核纳入乡镇县目标管理的绩效考核指标,建立教育发展督导评估长效机制,打造县乡两级、县直部门、学区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大合唱。寿县政府一位负责人介绍,在创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工作中,乡政府全力推进教育发展,25个乡镇共投入2100多万元支持教育发展;全县115个县级部门和单位切实担负起保障和帮助教育发展的责任,帮助学校排忧解难,捐赠教育发展资金300多万元。
寿县还打出了一套深化教育管理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组合拳”,构建了县教育局、学区管委会、学校三级管理体系(垂直管理),完善和加强了学区管委会的机构建设,明确了学区管委会的机构隶属关系和法人地位,明确了小学教育管理服务的主体责任;完善了县教育局和当地乡镇党委政府对学区工作的双重管理和考核体系(横线管理)。学区管委会在县教育局的领导下工作,接受当地乡镇党委政府的指导、监督、考核和管理。
常务副县长吴平川深入调研后,向县委、政府建言献策,探索实施中小学教师“无学籍管理”改革,建立健全“县管校聘”制度,下好教师交流一盘棋。初中教师过度拥挤、小学教师短缺、学科结构不合理等矛盾得到缓解,教师流动性差的机制障碍也得到了解决。许多教师在新的岗位上表现出强烈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
记者了解到,寿县提前两年高质量通过2017年“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国家督导,教育部评估组将寿县以改革促发展的做法总结为“寿县精神”和“寿县模式”。2017年12月,寿县教育改革创新的实践与效果被评为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荣获优秀奖,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人民政府。
齐心协力脱贫摘帽。
寿县是农业大县、人口大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人口绝对数量和贫困发生率均排在安徽省“第一方阵”。2018年是寿县脱贫摘帽的决定性一年。淮南市委市政府提出全市帮扶支持寿县脱贫摘帽,在人力、财力、物力、政策、项目等方面给予全面倾斜。
全县坚持一切努力脱贫,一切工作聚焦脱贫,一切资源聚集脱贫。
寿县成立了以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扶贫摘帽领导小组,下设摘帽办公室,集中抽调20多个县直单位开展工作,以高质量扶贫摘帽为重点。
县委、政府与每个乡镇、县级单位签订责任书,把责任和压力转嫁到每一个党员干部身上。全县1.7万名干部职工参与扶贫。今年市直单位新增102名干部职工帮扶,实现了包保、驻村工作队、驻村扶贫专干三个全覆盖,实现了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无缝对接。还集合全县财力,投入37.19亿元,实施扶贫项目5.28万个。
寿县还把蓄滞洪区作为扶贫的主战场,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扶贫、政策保障等方面下大力气。蓄滞洪区农村饮水安全规划陆续完成,制定了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电力通信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等一系列规划。,且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次性规划到位,坚持无规划不建设。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寿县还开展了以互动、互助、互学、互比、互促为主要内容的帮扶活动,成立了3026个贫困户互助小组,引导贫困户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将村作坊中心和党的工作延伸到每一个贫困户,使互助小组成为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治理新载体。
余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张安豪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安徽寿县脱贫了吗,永寿县脱贫攻坚":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6026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