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温州首例具有实体功能、程序可观的个人破产集中清算案结案,债务人蔡重新看到了生命的曙光。因参股的公司破产,蔡对公司债务214万余元的清偿承担连带责任。但他家早已入不敷出,银行只有零星存款,无力偿还债务。在获得4名债权人的有条件减免后,蔡只需在18个月内一次性还清3.2万余元,利率为1.5%,卸下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一石激起千层浪。“欠债还钱不是天经地义的吗?”“一个资不抵债的诚实债务人,真的应该一辈子生活在债务的阴影下吗?”...带着质疑和肯定,个人破产制度在浙江迈出了标志性的一步。在我国立法缺位的情况下,温州、台州率先试行个人债务清算制度。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基于债务人的诚实守信、债权人的公平补偿和管理人的尽职尽责,帮助债务人取得了债权人的谅解,给了诚实的债务人一个“重生”的机会。
今年2月,最高法院发布《人民法院第五个五年改革纲要(2019-2023年)》,表示将“研究推动建立个人破产制度”;7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的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要分步推进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逐步推进建立符合条件的自然人消费负债,可依法合理免责,最终建立完善的个人破产制度。
然而,探索之路异常艰难。从机制创新到制度完善,个人破产还有很多路要走。
给老实人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
八年前的一场风波,为个人破产制度“破冰”埋下了伏笔。
2011年,温州、台湾等地法院受理的债务纠纷数量和金额均创历史新高。温州中院审理查明,2012年温州两级法院共受理民间借贷案件19446件,涉案金额220.39亿元;受理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6458件,涉案金额242.23亿元。更惊人的是,金融贷款案件的担保人都在5人以上,最多的时候甚至有20多人。
"这意味着平均每起案件中有五个人要承担连带责任."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陈卫国经常遇到这种情况。“股东对有限公司应当承担有限责任,但在当前的经济活动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向中小企业贷款时,往往要求企业股东及亲属签订担保协议,在企业无力偿还债务时,以股东及亲属的财产承担相应责任。还有一些企业,因为企业财产和股东财产高度混合,导致企业债务和个人债务难以区分,股东也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公众高度关注的蔡案,真的欠了214万,只有3.2万?事实上,记者深入了解案情后得知,蔡既不是破产企业的大股东,也不是实际经营者。他平时只负责销售,拥有公司30%的股权,一个月收入4000元左右。但由于公司未提交账册,他与大股东对公司负债承担连带责任。显然,这已经突破了公司的有限责任制度。
这种现象在“兄弟工厂”、“夫妻店”、“家庭作坊”比比皆是的文泰地区尤为突出。温州和台州分别于2012年3月和2015年12月被国务院指定为国家金融改革试验区。要求通过机制创新,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多元化金融体系,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于是,两地法院开始大力推进企业破产审判,使得一大批“僵尸企业”有序退出市场,通过破产重整,一部分优质资产的企业得以复活,但这些企业的股东等相关人员却没有任何出路。
温州老牌民营企业庄吉集团,曾以年销售额20多亿元被誉为“中国十大男装品牌”之一,2015年2月因投资失误破产,旗下4家公司成功破产重组,再次成为平阳县民营企业纳税大户。一批全新概念的旗舰店依然活跃在温州和全国多个城市的大街小巷。然而,股东吴某就没那么幸运了。无法剥离的债务共同清偿,让他寸步难行。“不能坐飞机,不能坐高铁,连出门都困难。”
“如果个人能像企业一样破产重组就好了。”这种期望不仅是像吴某这样的企业家的,也是普通人的。
在台州黄岩,经营小生意的当地人柯某以前给义乌小商品市场供应一些小工艺品。因为市场饱和,买方毁约,他手里的大量货物被囤积。“东西卖不出去,还欠银行本金加利息22万。”2018年11月,4家银行起诉至法院,柯被限制高消费,并被列入失信“黑名单”。起初他靠打零工还钱,但一场大病之后,他再也无法承受如此沉重的债务,甚至对生活失去了信心。“银行卡一有钱就被拿走了,他看不起看病。”
难道只能让这些人“无路可走”吗?台州中院民二庭副庭长钱伟民从2011年开始研究个人破产制度。“他们不同于我们所说的‘老赖’。在不突破现有立法的基础上,可以创造性地开辟一条道路,让‘真诚而不幸的’债务人‘洗心革面’。"
从清理个人债务入手建立机制
“真诚而不幸”的债务人,往往已经被命运逼到了绝路。蔡是温州个人债务清算机制创新的第一个受益者。
“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温州开展个人破产制度试点,引导试行将个人破产纳入破产主体范围。”全国人大代表、平阳县鳌江镇莲南村村委会主任陈爱珠站了起来,引起了代表们的注意。她的信心来自于温州丰富的破产审判经验和良好的突围机制。
她展示了一组数据:2012年至2018年,温州两级法院受理破产案件2247件,审结1565件,分别占浙江省的37.82%和44.38%。通过对大量企业破产案件的审理,温州法院有一系列成熟的做法,如严格财产申报制度、审计执行、打击破产逃废债务、破产案件财产优先处置等,有基础也有优势。
在此之前,台州也有过初步探索。2012年,天台法院受理浙江印相公司破产清算案,将个人破产制度引入企业破产财产处置,这在浙江尚属首次。“就是把股东个人财产和公司财产合并,破产”。钱伟民将此视为探索个人破产制度的初级阶段。在这种形式下,只要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债务清偿方案,很多涉及公司和股东的诉讼、执行、信访都会一举解决。
“这是否与国家的法律和政策不符?”庭审中,钱伟民等人也有些犹豫。直到2018年10月,最高法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报告时,发声要研究推进个人破产制度,畅通“无执行能力”案件法律撤诉路径。
随着各方面的噪音越来越大,温州和台湾一直在马不停蹄地加快行动。2018年11月,温州市委市政府作出创建新时期“两个健康”先行区的决定,将个人破产制度改革列为重点改革项目,并将其作为推动温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年4月,台州中院制定了个人债务清算一审程序。债务人不能清偿债务,符合有关条件时,有权向法院提出个人债务清偿申请;6月,温州出台政院联席会议纪要,协调开展个人债务集中清算试点,会后出台首个个人债务集中清算实施意见;9月,台州中院与台州三家商业银行达成共识,将个人债务清理创新拓展至金融消费领域。
那么,个人债务清算等于个人破产制度吗?“不尽然。”平阳法院副院长张美全向记者解读了《温州意见》。“个人债务集中清算程序是执行中的一种特殊程序。在进一步调查清理财产的基础上,通过附加条件或者金融机构一致行动,形成个人债务的清偿方案,达到有效撤销执行程序,恢复债务人信用的目的。从严格的法律意义上来说,应该属于执行和解。”
什么情况下可以进行?它也遵循自主性原则。记者从温州和台湾的相关规定中看到,是否清理个人债务,应当以债务人至少一方或者全体债权人同意为前提,并由第三方管理人核实被执行人资产确实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相当于债务人和债权人就债务清偿达成了新的协议。”张美全说。
文泰法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两地已分别对19起案件和14起无法执行案件启动个人债务清理程序。
不要让不合格的债务人“钻空 sub”
陈卫国将试点工作描述为国家立法个人破产制度之前的“戴着镣铐跳舞”,每一步都走得格外小心。
对于个人债务清理,外界一直最怀疑和担心的是如何防止部分债务人利用系统“空 sub”的漏洞,借机“逃废债务”。
“门槛很高。”温州市金融办调研员陈国佐告诉记者,个人债务集中清理的对象仅限于破产企业法人或负有连带偿还责任的股东,以及其他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债务的自然人,需要经过债权人、法院、管理人等的深入调查和严格审核。"债务人不能有赌博、欺诈和浪费性消费等不良债务行为."
"诚实是第一原则,不能让不诚实的债务人有侥幸心理."浙江鼎联律师事务所律师周兴发现,黄岩一郑姓男子负债100多万,银行无存款,生活清贫,但在杭州有一套房产,最近过户到前妻名下。周兴向黄岩法院反映了这一情况,随后郑被退出个人债务清偿程序,法院恢复执行。
怎么查的?“名下所有的银行账户,支付宝,微信,不管有钱没钱,都有资金流动记录的权限。”周兴说,不仅如此,还要去房管部门、医院、工作单位等实地调查是否有其他房产、医疗费用、收入等情况,时间往往长达近一个月。“发现拒不执行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蔡案召开债权人会议时,管理人出示了详细的调查证据,仍有债权人质疑“以后有钱了怎么办?”蔡当场承诺,除管理人已认定的财产外,没有其他财产。如果有不诚信行为,他愿意承担法律后果;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并表示家庭年收入超过12万元的,超出部分的50%用于清偿剩余债务。
四位债权人一致通过和解方案,自愿放弃对剩余债务的追偿权,约定蔡在清算方案完成三年后可以恢复个人信用。但前提是,在清理方案完成之日起6年内,如发现蔡有未申报重大财产、弄虚作假、恶意减少债务人财产或者其他“逃废债务”行为,可以请求按照原债务数额恢复执行。
今年4月,台州中院对台州个人“破”字号第一案当事人柯某发出行为保全令。在五年的信用测试期间,他仍然被限制过多的消费,但是他的银行账户可以使用,他也可以进行正常的商业活动。他以每月1500元基本生活费之外的60%偿还债务,并定期向经理汇报工作、生活和收入情况。社区居委会、村委会配合监管,外出坐飞机、高铁等需要他向经理汇报。
“鼓励创新,容忍失败。”今年9月,在中国破产法论坛上,钱伟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个人债务清理为个人破产制度的出台奠定了实践基础,是社会文明和法治健全的进步。有创业创新能力的经营者,只要勤政诚信守法,即使失败了,还是有机会解决困难的。”他站在讲台上,双手紧握着话筒,非常激动。“反正这第一步终于迈出了。”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个人债务清理浙江三种模式,个人债务集中清理和个人破产":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5981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