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试点,不良贷款批量转让管理办法

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试点,不良贷款批量转让管理办法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本报记者欧阳建欢

自年初《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发布以来,各市场主体纷纷加速入场,抢滩不良贷款市场。首批项目落地后,越来越多的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AMC)参与其中。专家预计,未来,个贷不良批量转让业务将呈现供需两旺的局面。随着业务的正常化,估值会逐渐回归正常。

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性很高。

根据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通中心的信息,截至4月16日,已开立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账户的机构已达434家。其中,转让方涵盖6家国有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受让方涵盖5家全国性AMC及其分支机构和38家地方性AMC。

截至目前,个人不良贷款批量挂账共计15笔,涉及工行、农行、交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其中,工行最为积极,挂出了5个资产包。

在已披露的个人不良贷款资产包中,贷款类型以个人消费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为主,债权总额在几十万元到几千万元之间。其中,最大的资产包来自平安银行,共有93户560笔债权,债权金额为5995.23万元。

所有的AMC都对个人贷款不良资产包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近日,经过多轮竞价,工商银行2021年第五期发放的个人不良贷款(个人商业信用贷款)不良贷款包最终由中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标,债权共计436.6万元,债务人11家。这也是河南省首批个人贷款不良批量转让业务。

价格会回归理性。

专家认为,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试点对于商业银行化解不良资产、提升资本运营水平、提升精细化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麦肯锡全球管理合伙人钟惠新预计,未来五年,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的整体规模将翻一番。2025年,消费信贷不良资产余额有望超过7000亿元。随着试点范围的扩大,不良资产处置AMC市场将快速发展,产业链延伸的机会大量涌现。

关于个人贷款批量转让,国家金融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银行已经率先“排练”了信用卡、个人消费、个人业务等多种业务模式。目前行业内大量金融机构正在准备操作大规模资产包,预计未来该业务将处于供需两旺的状态。

曾刚认为,由于经验不足、广告效应等原因,从第一批项目的实际情况来看,最终交易价格普遍高于资产证券化可比资产水平。随着商业的正常化,买卖双方会逐渐回归理性,更多地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进行商业运作。从现有可比资产来看,估计正常价格应该是本金的9折左右。具有较强收集和处置能力的市场化机构将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来源于《中国证券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试点,不良贷款批量转让管理办法":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5907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