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杭州西湖媒体中心
前几天,杨秀斌夫妇高高兴兴领了7000多元的工资。而7个月前,杨秀斌还在为生计发愁。来自贵州凯里市镇远县杜平镇的杨秀斌,因为年龄大,又没有一技之长,一直找不到工作养家。2019年3月,西湖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西湖镇远专场招聘会,专门为贵州省黔东南州、湖北省恩施州户籍贫困人口设置了一批扶贫岗位。杨秀斌和妻子顺利找到了现在的工作。
企业扶贫岗的设立得益于2019年西湖区实事民生工程之一稳定就业工程的实施。“截至目前,西湖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5103人,新增就业困难人员5399人,新增就业和创业培训1784人,新增区级以上优质就业村30个,招聘会55场,新增市级创业护航员3人空间。”西湖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
一组组有力的数据背后,是西湖区扎实工作的执行力和行动力。今年以来,西湖区以“稳定就业”为抓手,坚持“政策+平台+服务”多轮驱动,有力推动各项措施落实。
稳定就业的关键是稳定企业。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西湖区一方面积极服务符合相关条件、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困难企业,返还社保费用,发放稳岗补贴。另一方面,联合相关银行进楼进园宣传政策,为小微企业和创业者提供小额贷款,帮助解决资金问题。
“像我这样的失业人员,符合条件的可以免费落户,还可以享受补贴,给我省了不少成本!”双浦镇兰溪口村的陈炜在双浦小微创业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陈炜原本在转塘街开了一家服装店,后来通过朋友介绍落户双浦小微创业园。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成功申请了小额贷款,并享受了第一年免租金的政策。
为鼓励多渠道创业就业,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西湖区通过试点先行、全面推广的模式,推动成立浙商大学、腾讯、双普等3家市级创业护航空室,根据村合作社不同的区域特色和产业发展方向,量身定制创建方案,新增区级以上优质就业村合作社30家。同时,通过举办线下招聘活动、线上发布职位信息等方式,帮助求职者达成就业意向。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东西部对口帮扶劳务合作,在全市率先确定一批企业爱心岗位,吸引更多贫困劳动力到西湖就业。
此外,西湖区还通过创新载体,大力扶持就业。比如,根据企业、个人等服务对象的不同特点,分门别类设计通俗易懂的宣传册,在乡镇举办“人社部门政策大讲堂”,进一步提高创新政策的宣传性和准确性;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举办技能竞赛等方式,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完成政策性帮扶岗位向公益性岗位转型改革,出台区级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城镇新增就业几万人以上,城镇新增就业2020":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5894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