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吗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那些在田里的
各种小花小草
你还记得他们的名字吗?
今天
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
1、龙葵:浆果和叶子都可以吃。浆果变紫后可以直接食用,酸甜可口,但叶子含有大量生物碱,必须煮熟。
2、曼陀罗:野生白花,管状。蒴果直立,具硬的针叶。常生于荒地、旱地、房旁、阳坡、林缘、草地。喜欢温暖、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具有药用或观赏价值。
3。大麻(qǐng):田间尤为常见,种子成堆爆炸,成熟的茎皮是制作绳索和包装用品的原料。
4。苍耳:常生长于平原、丘陵、低山、荒野路旁、田野。这种植物的总苞有钩状的刺,往往附着在牲畜和人体上,所以容易传播。这是田野里常见的杂草。
5、牛筋草:根系极其发达,茎叶粗壮,全株可作饲料,也是优良的水土保持植物。
6、旋花:长得特别像牵牛花(牵牛花),但是叶子不一样,是柳叶形的,牵牛花是掌形的。
7、马唐:根平展成片,黍状,高可达80厘米,叶鞘短于节间,叶线状披针形,基部圆形,边缘厚,稍粗糙,茎直立或斜生,下部节平展成片,不易拔出。
8葎草:又名曹乐、黑草、马格曼,植株长1-5米,雌雄异株,通常丛生,茎和叶柄上有细密的倒刺,触摸时易被划伤。
9、稗草(bài):最常见的杂草,外观与水稻非常相似,类似水稻但叶片粗糙,颜色较浅。
10、泽漆:又名五都匀、毛焰、五凤草,长得好看,全草入药。
11、地肤(Kochia scoparia):一大群帚菜、帚苗、绒球,能适应沙质、砾质粘性土壤,可生长于山地、荒地、田间、路旁。
12、益母草:在野外很常见,但没想到是妇科病的良药。夏天花开正盛的时候采摘,味道又苦又冷。
13、地黄:因其地下根呈黄白色而得名,其根为传统中药之一。药材按炮制方法分为生地黄、干地黄、熟地黄,其药性和功效也有较大差异。根据《中华本草》功效分类,鲜地黄为清热凉血之药;地黄是滋补品。地黄在初夏开花,花朵数量多,呈红紫色,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
14、决明子:种子为决明子。
15、何首乌:又名何首乌、何首乌等。何首乌。是蓼科蓼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块根粗壮,长椭圆形,深褐色。在山谷,山坡上的森林,和沟旁边的石缝里的灌木。产于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华东、华中、华南、四川、云南、贵州。它的块根被用作药。
16、马炮:大部分农村孩子都吃过吗?瓜有大有小,最大的像鹅蛋,最小的像纽扣。瓜的味道又甜又香,又酸又苦。
17、旋覆花:像野菊花,又名驴草、三叶草。
18、野燕麦:又名钟麦,看起来像燕麦,但用处不大。
19,覆盆子:长得像野草莓,全草可入药。
20、凤仙花:也叫指甲花。这些花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如粉色、猩红色、紫色、粉紫色等等。人们经常用它的花和叶子染指甲。茎和种子被用作药。
21、蛇床子:野生胡萝卜籽,为伞形科蛇床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两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去除杂质,晒干。性温,味苦。
22、centrium:centrium又名centrium、火球花,为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20-60cm;开花结果期为6-9月。色彩鲜艳,富有光泽,不仅用作花坛、盆景,还可用作花圈、花篮等装饰品。
23、艾叶:艾叶,全草入药,具有温经、祛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抗过敏的作用。
24、鸭跖草:蓝色小花,多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尤以西南地区为多。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荐读」小时候常见又叫不上名的植物,终于知道叫啥了,太全了!":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5778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