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区委统战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着力增强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搭建四大平台,营造优良营商环境,推动转型升级,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搭建党建平台,突出政治导向。建设强大的“党旗红色战线”。按照“哪里有组织,哪里就有我们的‘党旗红’统战阵地”的原则,加强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293家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了党组织,25家企业派驻了党建指导员,41家社会组织建立了党支部。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实施“精英工程”。打造一支忠诚、品德、能力、敬业的高素质非公企业领导班子。依托“党建+人力资源管理”、“党建+生产管理”、“党建+产业转型升级”、“党建+创新创业”,引导民营企业增后劲、添动力、补短板。实现了“党建+企业”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团结一致,大展宏图。统战部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新时代的活力、实力、魅力助力冀州高质量发展,编织“党旗红”纽带,架起“红桥”,共同推出统战桥、非诚勿扰、青春心向党、手拉手、心连心、普法到家。
搭建对接平台,改善营商环境。统战部利用广泛的人脉和丰富的人脉,为民营经济充当“桥梁”和“纽带”,做好“四个对接”,助推企业发展。做好银企对接。采取研讨会、演讲比赛、参观银企项目等形式,加强银企对接。鼓励和引导金融系统对传统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兼并重组、重大项目建设等给予信贷支持,协调贷款共计2.1亿元,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做好服务对接。我们努力构建新型官商关系,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交朋友。12次走访68家企业,帮助葵花药业、叶和祥等企业解决融资和用工问题。做好人才对接。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加强与国外成功企业家的联系,把招商引资与引才引智结合起来,依托冀州中学校友会组织“优秀留学人员聚智圆梦大会”,为冀州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谋良策”,助推招商引资工作。通过冀州老乡提供38条投资信息,引导企业通过合作、交流、入股等方式招才引智、吸引人才、提升技术创新、加快发展。做好产学研对接。引领广大非公经济人士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工业4.0”,加强非公企业与高校产学研深度合作,推动冀州制造向冀州创造、冀州速度向冀州质量、冀州产品向冀州品牌转变。冯春集团坚持不断的技术改造和智能化转型,路越走越宽;济工胶管注重R&D和创新,产品越来越专业化;中意、葵花通过抓管理,拓展市场,效益连年递增。
搭建创业平台,打造“蜂巢”效应。通过党建、统战整合、资源整合等措施,推进了以吉创创客空 room为代表的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打造了非公经济发展的“蜂巢效应”。探索了“带头人+基地”、“线上+线下”、“培育+网点”、“公司+农户”、“文化+产业”、“创业+责任”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新模式。截至目前,该区共有非公有制企业5680家,个体工商户18580户,从业人员69116人,形成了装备制造、复合材料、医药卫生、棉纺织四大产业集群。供热铸造业被评为“河北省供热铸造业名县”、“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玻璃钢被评为“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医疗器械行业电商千千万万。11个项目被列入省市重点项目。叶和祥聚乳酸纤维、世宝莱高端游乐设备建成投产。医疗器械产业园加快建设。大寨乌纳孔“郭伟健”大健康产业园当年建成投产。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建设,民营经济充满后劲和活力。
搭建扶贫平台,帮助穷人。深入开展“千企帮万户”活动,引导非公企业扶贫。统战部、工商联组织开展精准扶贫“五个一”活动(包括向全区民营企业发出精准扶贫倡议书、开展民营企业与一批贫困户精准对接帮扶、组织医疗专家到偏远乡村开展义诊、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就业洽谈会、开展农村贫困人口免费培训系列活动),全区非公企业捐款80余万元。捐赠医疗器械、棉被、雨衣等生活物资价值20余万元。16家企业建立了扶贫车间,为贫困人口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并在农村开展了卫生活动,捐赠了5万多元的药品。认真开展“助学跨海”行动,切实为符合政策条件的应届毕业生解决实际困难,享受每人5000元救助。
来源:冀州区委统战部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冀州搭建“四大平台”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5763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