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明张燕飞四川在线记者卢伟
近日,四川长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一笔期限为12个月的“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以下简称“高新企业贷款”),有效解决了流动资金问题。公司是长虹集团旗下的综合多媒体智能教育服务系统专业提供商,主要服务于全国各地教育局和学校。项目来源稳定,但还款周期长。解决企业燃眉之急的“高新技术贷款”是地方金融机构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推出的专项产品,专门用于满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认定的企业流动资金需求,并取得有效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目前,绵阳金融机构已累计投入此项贷款1.11亿元,今年累计投入6000万元。
“高级贷款”、“科技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仪器设备信用贷款”...针对不同类型科技企业的需求,绵阳金融业针对不同类型科技企业的需求量身定制,频频“创新”。
9月6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绵阳中支获悉,自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中支以申报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名单为契机,全面实施科技金融服务推进工程和科技金融服务“星星计划”,通过完善长效机制、畅通传导路径、构建多层次服务体系、提高风险分担能力等方式引导金融。
信贷产品是“创新的”
紧密贴合科技型企业的特点和需求。
“像我们这样的科技型企业,一般都是轻资产,融资是个老大难问题。没想到现在还能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真是帮了我们大忙。”绵阳三阳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是一家民营科技型企业,主要为长虹、美菱、美的等企业提供配套产品。由于订单增加较多,急需流动资金,但没有合适的抵押物。绵阳某银行了解情况后,有效盘活企业专利等无形资产,迅速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900万元。
据统计,今年以来,绵阳金融机构已投入知识产权质押贷款4000多万元。
除了知识产权,绵阳还以各类企业评估资质为增信手段,推出“高企贷”、“科技贷”等专属纯信用贷款产品;在前期以“仪器设备信用贷款”为特色的创新融资产品基础上,绵阳市积极推动增设专项风险基金,绵阳市商业银行作为业务合作银行。截至上半年末,绵阳市已投入“仪器设备贷款”3800多万元,支持4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购置仪器设备近百台套;人行绵阳中支支行利用天府信贷平台,为中小微科技企业搭建融资桥梁。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云税贷、公积金信用贷、政采贷、小微易贷等一系列网络信贷产品,实现了网上申请、网上审批。今年上半年共投入政采贷3171万元,公积金信用贷款近1亿元,发放基于税务信息的信用贷款5.78亿元。
此外,人行绵阳分行还充分利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比如,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创企业票据融资的支持力度,上半年共办理“央行票”30.36亿元。
拓宽融资渠道
构建多层次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体系
2021年上半年,科技型中小企业长虹新能源成功进入新三板精选层;四川童珍检测公司成为今年国内首家成功挂牌新三板并入选创新层的企业。
在科技企业资本市场的背后,是绵阳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
人行绵阳中支支行不仅推动实施了绵阳市企业上市“钻石工程”计划,还联合市级相关部门出台了《金融支持绵阳企业上市工作方案》,帮助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同时,充分发挥创业投资基金对科技型企业的引领作用,推动绵阳市政府设立总规模18.2亿元的创业投资基金,实现对华峰、安和精密等科技型企业投资7.28亿元;支持科技型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2021年上半年,支持四川长虹、新希望六和等科创企业在银行间市场融资25亿元。
完善补偿机制
提高科技创新金融的风险分担能力
无担保、纯信用的金融产品受到科技企业的欢迎,但金融资产的风险也不得不考虑。
绵阳金融业注重创新和风险控制,在科技和金融上设计了风险分担机制。目前,已建立高新技术和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地方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总规模1.2亿元。截至6月底,该基金贷款余额达到11.64亿元,累计支持高新技术中小企业1379户。
《绵阳市科技保险实施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参保对象由高新技术企业扩大到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中小科技企业,科技保险险种由10个扩大到22个,进一步扩大了企业受益面,有效发挥了金融互动政策对科技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担保和再融资的风险分担机制日趋完善。绵阳成立全国首家军民融合融资担保公司,开发“科创宝”、“保联通”等科技型企业专项融资担保产品,引入省级再担保公司提供融资再担保。6月末,科创企业融资担保余额8.45亿元,参保户数达到189户。
人行绵阳中支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开拓科技金融新局面,中支与市科技局、市金融工作局、市财政局等部门形成常态化沟通机制,今年已联合举办多场科技企业融资对接会;科技金融服务将融入“三访三问三送”活动。今年已组织金融机构走访了8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有效解决了35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创新的关键是精准、安全、可控。”上述负责人介绍,全市金融机构完善了科技金融“六专”机制,建立了全市科技金融监测指标和企业名单,对名单内企业进行重点融资辅导和监测。目前,已建立科技金融全口径监测体系,覆盖全市842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375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和44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每季度对融资情况进行分析和通报。截至6月末,全市上市医药创新企业融资余额347.6亿元,较年初增加16.62亿元,其中信用贷款余额165.19亿元,占科技型企业全部贷款的47.52%。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高新技术认证、知识产权、仪器设备……都能“换”来贷款 绵阳科创金融频频“上新”":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5691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