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扶贫短篇小说范文,小说扶贫故事

扶贫短篇小说范文,小说扶贫故事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我的家乡在一个偏远的地方;

是一个很落后的山村。

我作为老家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当我在外面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时,被我爸拉回去建设家乡;

美其名曰:扶贫。

我爸爸是村书记,但是他这个村书记一点油水都没有;

因为我们这个地方实在太穷了,我读书时,如果没有大哥的帮助,只怕是举步维艰,连生存都成问题。

我爸说得好听点是村书记,说的难听点就是一个“跑腿”的;

去年大哥给爸爸买了一辆车,结果成了全村人的免费司机,谁家儿媳妇要生了,谁家老太太摔跤了,谁家的牛要下崽儿了,都是给我爸这个村书记打电话,让他去请人。

我爸爸为什么这么做?

还不是为了图一个好名声,曾经好几次他想出去打工,但都被人给拦下来,再加上一顿彩虹皮,他在这个位置上,一坐就是一辈子。

我大哥没有上大学,读完高中就出去打工了;

他聪明,为人仗义,长得也不错,尤其是出去后的几年,生活好了,会打扮了,不仔细看真认不出他是我大哥;

这些年他在外面很吃得开,特别招人喜欢,尤其是女人。

我不知道他交过几个女朋友,反正在我读书期间他带姑娘来看我,就有三个不重样的。

只是最后他跟他们厂老板的女儿在一起了,也就是我现在的嫂子。

我嫂子家的厂原本要倒闭了,我嫂子又什么都不懂,而我哥是销售骨干,所以我嫂子的爸爸才同意这门亲事。

他们结婚后,过了几年生活条件好了;

我爸爸好几次要求我哥回老家建分厂,但是我大哥拒绝了,为了安抚我爸,就给他买了一辆车。

当时村里有不少人骂我大哥忘本,没良心。

我决定回老家发展前,大哥曾多次劝告我,别回去,但我被爸爸说上头了,一时的英雄气概急需爆发,现在想想真是后悔。

大哥说的句句是良言。

回村后的一件事,就是考察。

想发展就要有创新,只要东西好,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一场直播下来,还怕没有钱赚。

我在村里前前后后转了好几趟;

一个星期下来,倒是成片的山楂树引起了我的注意。

吃饭的时候,我问爸爸:“村里那成片的山楂树都是谁种的?”

爸爸不以为意:“你问那干嘛?都是没用的东西,过段时间,村里人都会当柴火烧。”

我记得我有一个同学家里就是做冰糖葫芦的。

立马拍了视频,发给她,问她收不收?

但是他们家有自己的供应商,我死皮赖脸的说了半天好话。

她才答应跟她爸爸商量一下, 晚上的时候才给我答复:“可以收,按三块五一斤算。”

一切都联系好了,我算了一下,就村里这些山楂果差不多可以卖十万块钱左右。

我心里盘算着,就算每年多个十万块钱的收入,这也从根本上脱不了贫。

那我们能不能做自己的品牌?

正好我手里有二十多万,加上卖山楂的十万块钱,再问大哥借点,就可以在村里建一个冰糖葫芦厂?

当务之急就是我们谁都不会做冰糖葫芦。

技术革新才是关键。

我的计划还没有落实,同学的收割队已经到了。

成批的山楂果开始收割。

原本都是他们喂猪或者烂掉的东西,今天格外的关注。

眼看着收割队收山楂,他们站在一边一句话都没有说,我爸爸过去解释。

等收割队都结算清楚了,那群人都没有散去的意思,把我家围得水泄不通。

爸爸见事不对,于是把我尚未成熟的计划说了出来。

有人就不服气了;

第一个站出来说话的就是李婶儿,她儿子初中没有读完就开始帮家里干活儿,她生了三个儿子,家的地又多,他们家的土豆每年都能卖个好价钱,所以在这群乡亲们里面很能说的上话。

“许书记,虽说我们的山楂果不值钱,年年都是喂猪的 ,但也不是你们说给卖了就给卖了呀!”

“对呀,就算卖了,我们也要见到钱。”

“是啊,许书记,不能欺负我们没有文化,这个钱你一个人独吞呀。”

“书记,要不这样,你们家拿大头,我们拿小头,行不?”

..................

一时间闲言碎语,层出不穷。

我回到屋里,收账记录和账本拿了出来,说道:“叔叔婶婶们,山楂果一共收了两点二六吨,三块五一斤,一共卖了七万九千一百元,这点钱根本没有办法解决在座各位的根本问题。我打算用这笔钱,在咱们村建一个冰糖葫芦厂,以后我们村里有了自己的厂子,有了自己的品牌,这样我们村儿才能从根本上脱贫。所以这笔钱,我暂时没有发给大家,希望大家理解。”

人群中有一个苍老的声音:“哎呀,你们别忽悠人了,什么厂不厂的,我不信,只有把钱放在我面前,我才信。”

“是啊,是啊,你现在说的好听,有什么用,我们要看到钱。”

“哎呀,许书记,要不这样,你们家拿五千块钱,剩下的我们自己分,你是大官,你吃肉,总得给我们乡亲们喝口汤吧。”

“是啊,是啊......”

爸爸一辈子要强,最看重名声,见不得别人说他以权谋私,一气之下,说道:“大家别吵了,这个钱我们家不要,你们拿去分,村里一共三十户,每户两千六百块,现在就结帐。”

所有账都算清楚,已经是后半夜;

我坐在空荡荡的院子里第一次有了打退堂鼓的打算。

请收割队的人吃饭,给我同学买整套雅诗兰黛的护肤品已经花了我不少钱,最后钱花了,还没有落到好。

爸爸看穿了我的心思,坐下来跟我说:“姑娘,多担待些,咱们这个地方穷。俗话说的好,人穷志短,都是穷怕了。你想建厂可以,钱不够就跟爸说,你大哥每年给爸寄的钱,我都攒着了。”

“但是,姑娘,爸爸劝你一句,咱们做人呀,千万不要忘本,千万别学你大哥似的,赚了两个臭钱,连家都不回了。老子养了那么大的一个儿子完全是替别人养了。”

说到大哥,爸爸就长吁短叹。

其实大哥也不是不孝顺,嫂子跟爸爸打了好几次电话,请他们去深圳玩,但是爸爸就是不去。去年大哥亲自回老家来请,爸爸也不去,没有办法,爸爸始终对大哥不愿意在老家建厂的事情耿耿于怀。

但大哥怎么也不愿意妥协,所以两个人就这么僵持着。

我在院子里坐到后半夜,心情慢慢也好点了,居然选择了回家发展,那就坚持下去。

第二天一早,我又在村儿里四处逛悠;

李婶儿提着一篮子青菜出现在我面前,乐呵呵的凑到我跟前:“哎哟,这不是我们许书记家的丫头嘛,来,你看看李婶儿家的白菜能不能在你这里卖出一个好价钱。”

这时,好几个人都凑了过来,有拿红薯的,有拿玉米的,还有拿生姜的 ,团团的把我围了起来。

热情的样子一点都不像昨晚剑拔弩张的样子,好像昨天晚上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见我半天不搭茬儿,李婶儿阴阳怪气道:“许书记家丫头,你李婶儿我可是看着你长大的,怎么,你这里有好门路都不愿意帮扶帮扶一下你的这些叔叔婶婶们?还是说要我们跪下来求你?”

我被这个李婶儿气的不行,但又不能发脾气,只能赖着性子的解释:“李婶儿,我不是大老板,外面的各大超市也不是我开的。我只是碰巧有一个同学家里是开冰糖葫芦厂这才来收我们的山楂果;但这并不代表你们所有的农副产品,我都能帮你们卖,就算能,你们的产量也不够啊!就拿红薯来说,你们家撑死也只有几百斤红薯吧,但是别人不可能为了你几百斤红薯跑一趟吧?”

李婶儿他们被我说的不吭声,都悻悻离开。

在村子里转了好几圈,我还是决定做冰糖葫芦厂。

翌日

我离开家里去了北京。

毕竟老北京的冰糖葫芦是最正宗的。

刚下飞机就遇到了我的老同学李舒,他是正宗的北京人;

找他当向导是最正确的选择。

这两个月,他带着我走遍北京的大街小巷,我开始爱上这座城,原来所有最美好的东西,都是藏在平时看不见的地方。

比如说,李舒带我在一个老四合院里吃的冰糖葫芦真的是我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冰糖葫芦。

做这个冰糖葫芦的人是一个老人,他从九岁开始做冰糖葫芦,到现在七十二岁。

平时不做事的时候,整个人看起来不苟言笑,但是做起糖葫芦的时候,眼睛里的温柔都快溢出来。

老人说:“现在的人心浮躁,是没有什么耐心去熬糖浆的,更没有心思去琢磨。所以市面上卖的那些个糖葫芦简直下不了口。以前我做冰糖葫芦的时候,一天只熬一锅糖浆,这里面可多讲究了,冰糖、蜂蜜、麦芽糖、水这些个比例是一点都错不了的。还有火候,这个火候尤为重要,想当年我做冰糖葫芦的时候,光是这个火候,我就练了好久,这么多年了,我是一点都不敢马虎。”

不知不觉,我在北京已经待了三个多月,但是做冰糖葫芦的手艺还是没有学会。

原本是想请老人家去我们村给我们做技术指导,但是手里资金有限,只能继续在北京熬着。

幸好有李舒接济,但他毕竟是一个男的,因为我的缘故已经让他睡了好几个月的书房。

晚上,我们吃了饭,坐在沙发上聊天。

李舒帮我上药,因为白天去老人家里学熬糖浆,手被烫了好几个泡。

“你真的打算回老家建厂,做冰糖葫芦?”

我重重的点头:“我已经决定了,我是从那里走出来的,为家乡做点贡献是应该的。”

李舒上完药:“好了,你的小心点,三个小时内不要碰水。”

“我有预感,你这个厂做不起来。”

给了他一个白眼,“你就知道泼我冷水。”

李舒收起平日里的嬉皮笑脸,“我是认真的,不信你就等着瞧,我劝你呀,还是学你大哥的,走出来就不要回去,实在想建设家乡,赚了钱就捐钱给他们修路,建学校。”

“可是,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呀,就算建了学校,修了路,他们还是穷,又有什么用?”

李舒没有回答我,而是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富豪,想回馈社会;”

“于是跟他的秘书选中一个贫困的地方,打算给钱他们发展建设;”

“但是在拨款前,他们想考察一下。”

“富豪跟秘书去那个贫困的地方,走进一户人家,那户人家很穷,但他们很善良,很热情的招待他们吃饭。可是他们家实在太穷了,穷的连一双筷子、一个杯子都没有。”

“富豪回去后,就放弃了这个计划。”

“你猜是为什么?”

我想了想,说道:“因为富豪觉得他们太穷了,自己的钱不够?”

“不是。”

“那是什么?”

李舒道:“因为富豪用了晚餐后,出门看见他们家门口有很多竹子。”

是啊,门口有那么多竹子,但凡有点心,家里也不至于没有一双筷子,一个水杯。

我心里也不禁问自己:“我真的可以帮到他们吗?”

第二天,我跟李舒又去了老人家的四合院里。

但是老人家不在,听隔壁李大妈说他住院了。

我跟李舒找到他的时候,他正在跟隔壁老头说话。

看见我,他高兴的不得了:“小许来了?让你白跑一趟,我本来是想着跟你说一声的,但是我没有你的电话号码,哈哈哈哈......”

我坐在一边的椅子上:“李爷爷,你的身体没事吧?”

他笑着道:“没事儿,年纪大了,毛病多,护士说我过两天就可以出院了。”

“你们别管我了,赶紧回去熬糖浆;”

说到熬糖浆,我就心情不好,我总是熬不好,要么是火候不够,要么就是熬过了,糖浆有点微苦。

李爷爷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笑着说道:“小许,别着急,这个熬糖浆啊,跟做人一样,不能急,要慢慢来;人生在世,做任何事都要讲究一个度,只要这个度拿捏对了,做什么事都不会错。”

“那怎么样才能拿捏好这个度呢?”

“用心。”

我脱口而出:“我用心了,可是还是做不好。”

李爷爷笑道:“小丫头,不要骗人,你李爷爷我一把年纪了,你做事的时候用没用心,我一眼都看得出来。你问问你自己,你在熬糖浆的时候,真的有全神贯注?真的把所有心思都放在糖浆上?”

李爷爷果然是行家,他的一番话,让我不禁汗颜。

确实,我做事的时候,的确没有全神贯注。

要么就是太过注意冰糖和蜂蜜的比例,忘记了温度;

要么就是太过于注意温度,忘记了搅拌。

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扪心自问,主要原因是我的潜意识里也认为这件事好像是做不成的,但是偏偏又不甘心,没有尝试就放弃,不是我的风格。

回去的路上,我跟李舒说了我的困惑。

李舒跟我说了一句《山月记》曾写到的一句话:“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

这句话给了我力量,也许这件事做不成,但就这样放弃,我不甘心,还不如大胆的去尝试。

春去秋来,我在北京不知不觉已经住了快一年;

眼看山楂果就要成熟。

我做糖葫芦的手艺也得到了李爷爷的初步认可,临走时,他给了我一个本子,是他做了几十年的冰糖葫芦的笔记。

看着这工工整整的笔记,我心里不禁感慨:什么叫艺术家?

李舒跟我打了一个赌:“你不出三个月肯定会离开老家,去别的发展。”

“赌注是什么?”

“输了做我女朋友。”

“赢了呢?”

“你不可能赢。”

我想让他跟我一起回去;

他不愿意,说:“没名没份,去了太掉价。”

我说:“你可以以我公司合伙人的身份去。”

他说:“你公司现在连个毛都没有,我才不傻。”

我买了很多东西回家,家门口的山楂果都快熟透了。

我在院子里架起锅开始全神贯注的熬糖浆,想着先实验一小批,试试反应。

我先做了一百根,让爸爸开车送我去镇上卖。

第一次做生意,我不敢吆喝;

爸爸大小是个官儿,也不好意思吆喝,躲在车里不出声。

正在我一筹莫展之际,旁边卖水果的大妈跟我说:“姑娘,你这样做生意可不行,你得吆喝。”

我耳朵一红,不好意思的说道:“阿姨,要不你帮我吆喝吧,我每卖出一根糖葫芦就给你一块钱提成。”

要不,怎么说术业有专攻。

水果大妈就是专业过硬,这不,不到一上午,糖葫芦就一下子都卖出去了。

可是问题来了:那我的糖葫芦到底是因为我做的好吃,还是因为水果大妈的专业过硬?

回去的路上,我想出一个新的办法。

我又做了一百根糖葫芦拿到街上卖。

水果大妈看见我来了,乐呵呵的说:“小姑娘,怎么样,还要不要大妈帮你吆喝?”

我笑道:“当然需要,不过这次,我不收钱。”

“不收钱?那你瞎忙活什么?”

我从包里掏出一百块钱给水果大妈:“放心,你的钱一分都不会少。”

这次免费领糖葫芦的人都必须填一张调查问卷。

一天下来,我也是很有收获的。

就这样坚持了一个星期,差不多一个镇上的人都吃过我的糖葫芦。

我根据他们的问卷内容,出品了好几款糖葫芦类型:

小孩儿款,老人款,男人款,女神款,不同的类型都会在包装袋上写好说明;

小孩儿款属于偏甜;

老人款偏酸,因为很多老人味觉退化,但是身体不好不能吃太多糖;

男人款就是酸酸甜甜,标语:”男人也需要给自己一个甜头。“毕竟现在的社会,当男人太难了,上有父母,下有孩子,回家还有老婆,他们都要靠自己,可是自己一回头,又能靠谁呢?只能靠自己;

男人的苦又岂是三言两语说的明白的。

女神款花样就多得去了,各种各样,多加一块钱还可以有定制款。

我把每天做糖葫芦的视频发到抖音上,李舒的公司是专门做这方面运营的,没多久,我的账号就有几十万的粉丝。陆陆续续也有一些订货量。

我原本是打算建个厂批量生产,但是一方面又怕订单量不够,另一方面,确实手里资金不够,二十万的积蓄在北京都快花光了,所以决定先小规模做着。

本来是打算把我做糖葫芦的手艺教给村里人,我帮忙在抖音上运营;但是爸爸说,我这个东西不一定能搞出名堂,万一大家都学这个,田里的活儿荒废了,就不好了。

我觉得说的有道理,想着自己先做,做起来后,再教给他们,带着他们一起做。

我们家的山楂果差的不多用完了,想着今年的山楂果就不卖给同学,留着自己加工!

但是总有一些事情在不停的刷新我的底线。

去年三块五一斤的山楂果,今年要卖我五块钱一斤。

李婶儿信誓旦旦的说:“许家丫头,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网上卖的糖葫芦一串才几个果子,你卖十几块钱,凭什么收我们的山楂果三块五一斤?”

他一吆喝,更多人附和起来:“是啊,你不能自己一个人赚黑心钱,把我们当傻子。要赚钱就咱们一起赚,否则大家都不要赚了。”

“要我说呀,五块钱一斤,我都嫌便宜了,我觉得我们就应该按个卖;我数过,你串糖葫芦顶多七个果子,你每串卖八块钱,我们就吃点亏,十个果子卖你三块钱,大头还是你赚。”

“是啊,是啊,有好大家分嘛,书记,不能总是你们家发财,把我们都撇下吧!”

“就是呀,你说当初你儿子去深圳,发达了,一分钱都没有贡献给我们村里,现在女儿走出去了,还想自己一个人闷声发大财,我们可不答应。”

渐渐声音越来越多,有的人越说越离谱了;

“就是啊,你说当初你儿子去深圳的钱,是不是你从村里面拿的钱?”

“就是呀,你是书记,村里的钱都在你手里,那还不是你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你说你把你女儿供出来了,我们也没有意见,但是你不能不管大家死活呀。”

“就是呀,就是呀。”

此刻,我真的是无语至极了。

回头见爸爸坐在门口一言不发,低头抽烟。

妈妈躲在厨房里,不出来。

我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李婶儿,去年在我没有卖山楂果之前,我记得你们的山楂果都是给猪吃的,要么就是烂在树上,一分钱都不值。怎么去年帮你们赚到钱了,到了我这里就涨价了?”

“行,你说涨价也可以,你们卖给别人三块五一斤,我收按四块钱一斤,这够意思了吧?”

站在我们家院子里的人各个面面相觑,不作声,这时,李婶儿发话了:“许丫头,你李婶儿我是农村人没错,但我也不是傻子;要么,你按五元一斤收,要么就刚刚说的十个果子三块钱,你选一个吧。”

我深吸了一口气,见爸爸什么话都没有说回屋里了。

我心里也有了盘算。

“李婶儿,你们家的山楂果太金贵了,我买不起,你们另觅买主吧!”

“不送了。”

这时,大家开始慌了。

“许丫头,你什么意思?都是乡里乡亲的,你别跟我们玩你们城里的那一套,不管你用什么样的手段,就这两条路,没得商量。”李婶儿还在死鸭子嘴硬。

此刻,我的心已经凉透了。

为了搞这个冰糖葫芦厂,我把我幸幸苦苦攒的二十万快花光了,结果还落得一身骂名。

我淡定的说道:“李婶儿,你不用说狠话,糖葫芦的生意,我不做了。你们走吧!”

说完,不等他们反应过来,我就关门进屋了。

晚上,爸爸还想劝我什么,但是始终是没有开口。

我跟大哥通了电话,把今天的事情跟大哥说了。

大哥叫我赶紧离开这个地方,再也不要回来。

我问为什么?

大哥说:“有些东西,没有看到还好些,可是偏偏看到了,又还尝到甜头,就会生出不属于自己的贪念。”

大哥说得对,在没有卖山楂果之前,李婶儿还经常叫我去她菜园子里摘菜。

现在倒好,搞得大家都面红耳赤。

只是我就是不明白,为什么卖给别人三块五的东西,卖给我三块五就不行?

什么道理?

李舒知道了我这边的情况后,又给我找了一处种满山楂果的地方。

奇怪的是,我在那个陌生的地方格外受欢迎;

我收他们的山楂果三块五一斤,他们高兴的不得了,知道我一个人买菜不方便,经常在我家门口放些蔬菜,鸡蛋什么得。

自己家有些什么好东西,总是往我这里送。

尤其是过节的时候,我跟李舒完全不用做饭,鸡汤,鸭汤,蹄花汤,还有各种特色美食,真的够我们吃好几天的。

我在抖音上渐渐火了起来,工业链也渐渐成熟,李舒跟我合伙儿在这个陌生的种满山楂树的地方建了厂。

村里的人特别欢迎我们,简直把我们当神一样供着。

闲暇的时间,我还在网上帮他们卖老母鸡和鸡蛋。

没多久,我爸妈也来了。

我特别奇怪,爸爸在哪个地方住了几十年,总觉得那里很多人都需要他,他在那个地方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

他怎么会走?

晚上妈妈偷偷跟我说,原来是我走了以后,李婶儿他们找不到山楂果的销路,好好的果子都烂在树上了。

村里的人都把怨气怪在李婶儿身上,慢慢的闲言碎语就多了起来,有的小孩子还在李婶儿家门口扔牛粪。

李婶儿有苦难言,但是为了转移注意力,到处说我爸爸当书记期间,贪污公款,吃空饷,把自己的儿女供出去了,就不管乡亲们的死活 。

我爸一气之下,辞职了。

也难为我爸舍得,还有一年多就退休了。

不过也是,在自己辛辛苦苦一辈子的地方,都落不到好,确实让人心寒。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扶贫短篇小说范文,小说扶贫故事":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5664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