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重庆日报。
蓝天白云下金融机构云集江北嘴CBD。
(本报图片)记者崔丽摄/视觉重庆
注册资金19亿元的科技公司!
4月2日,重庆新一代通信产业“新贵”——航天信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信通)揭牌成立。其使命不容小觑:聚焦前沿通信技术,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和通信产业链群。
这样一家公司的诞生,得益于我市产业链金融的创新——公司由重庆产业引导基金、重庆南方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中国国有资本创业投资基金,以及航天发展等上市公司共同发起设立。
用金融“活水”浇灌产业链近年来,重庆通过发挥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杠杆效应,推动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探索金融助力做强产业链的新途径,取得了初步成效。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受益企业超过27000家。
4月21日召开的全市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会议强调,要落实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强化要素保障。
重庆日报记者调查发现,由于产业引导基金规模小、产业链核心企业积极性不高、信用风险管理难度大等原因,更多的企业仍然“饥不择食”。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整体竞争力,我市仍需加大马力,在发展产业链金融上下功夫。
股权投资,信贷支持,双管齐下
探索解决产业链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新途径。
最近两年,位于大足区的令狐车店多次从重庆小雨点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雨点公司)获得贷款,最高20万元,可随贷随还。
令人惊讶的是,令狐车商靠的不是自己的房产、门店等硬资产,也不是知识产权、商业价值等软资产,而是产业链上的大数据。
令狐车行位于重庆摩托车产业链的末端,主要代理宗申集团的电动三轮车。小雨点公司利用宗申集团提供的购销和应收账款数据,对令狐车店等下游企业的信用和还款能力进行评估,然后进行授信和贷款。
与令狐车行不同,重庆瑞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博光电)找到了产业链融资的另一个“老大”——重庆产业引导基金。
2017年,重庆产业引导基金参股子基金重庆高辛创业投资汽车产业基金,向锐博光电投资1亿元。用这笔钱,锐博光电先后收购了两家国际知名企业,短短三年时间,成为全球汽车智能小灯头供应商。
近年来,重庆探索通过股权投资和信贷支持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产业链上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新途径,以补链强链提升产业活力和竞争力。
股权投资方面,由政府出资,联合其他社会资本,聚焦重庆重点产业的重庆产业引导基金发起设立子基金。后者投资什么样的企业,考察的重点不仅仅是企业的盈利能力,还有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和作用。
“简单来说,就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强链部署,针对重庆传统优势产业和重点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引进力度。”重庆产业引导基金董事长杨文理说。
以汽车产业为例,近年来,基金通过子基金投资了39个项目,涉及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电子元器件等汽车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的企业。
据统计,截至2021年3月,重庆产业引导基金已发起设立子基金33只,撬动社会资本超过285亿元,形成子基金群365亿元。目前,其子基金已投资重庆市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116个重点产业,总投资超过118亿元。
在信贷支持方面,重庆通过创新,大力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等产业链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中小企业发展。流动资金贷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融资、订单融资、预付款融资、担保和保险增信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层出不穷。
如中国建设银行重庆分行与核心企业合作,探索构建汽车产业链金融生态圈——利用“e邮”、“e票”等线上金融产品,让汽车配套企业依靠核心企业确认的应付账款或出具的电子银行承兑汇票实现融资。同时利用下游经销商占用核心企业授信额度的“e-link”线上金融产品,为汽车经销商提供线上融资服务。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底,重庆银行业通过应收账款融资、订单融资、预付款融资等方式,为全市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余额2833亿元,惠及企业1.3万余家;对全市产业链核心企业提供的信贷支持总余额达6230多亿元,覆盖汽车等重庆所有支柱产业,惠及核心企业7248家。其中,为产业链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提供日常营运资金的支持余额共计4165亿元,受益企业达到6475家。
受益企业太少,融资额不够。
核心企业参与积极性低、产业引导基金规模小等问题亟待解决。
然而,与全市300多万市场主体的巨大融资需求相比,受益于产业链金融的企业仍然太少,融资额度远远不够。更多的企业还是期待享受这种创新的融资模式。
位于江津区的重庆友发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友发数控)是西南地区唯一一家研发生产伺服驱动器的科技型企业。今年以来,公司订单猛增,前三个月订单金额1亿元。
虽然生意不错,但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曾庆友却忐忑不安。“公司产能有限,员工每天加班只能完成1000套。如果他们不能在订货合同规定的时间内交货,他们就会违约。自今年年初以来,我们被迫放弃了至少三分之一的订单。”他说。
为什么不扩大生产规模?主要原因是缺钱,无力建新厂。
前不久,在得知贷款也可以做产业链后,曾庆友找到一家国有银行和自己的几个客户,希望用订单和应收账款进行融资。但是按照银行的要求,有合法CNC的客户必须提供担保。因为客户不愿意承担这个风险,所以公司产业链的融资方案是空。
在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不缺销售市场。为什么像FANC这样的优质企业得不到产业链融资?
重庆银保监局通过调研给出了答案:银行服务产业链的发展主要是通过核心企业的担保和信用支持,让连锁企业获得贷款。这实质上会占用核心企业的信贷额度,从而影响核心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同时,核心企业多为大型央企、国企和上市公司,由于严格的内外部监管和审计要求以及财务报表披露制度,往往不愿意为上下游企业融资提供风险缓释措施。
从银行的角度来看,产业链中小企业比例高、交易量小、频率高,导致信贷欺诈风险和操作风险比传统信贷业务大得多,对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重庆银行业机构对产业链金融风险的管控仍主要依靠人工审查判断,难以有效防控相关风险。
那为什么不用产业引导基金呢?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省级政府引导基金平均规模为106亿元,重庆市产业引导基金规模仅为102亿元,勉强达到平均水平。但与东部经济发达的省市相比,这个数字相对较小。如浙江转型升级产业基金规模超过250亿元,天津滨海产业引导基金达到300亿元,武汉光谷产业引导基金达到500亿元。
“重庆产业引导基金规模较小,对产业链优质项目的吸引力和承载能力较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引导基金对该市产业链发挥更好的支撑作用。”杨文理说。
此外,对于早中期企业,重庆产业引导基金通过子基金以股权投资的方式支持企业发展。但在相关企业的后续融资过程中,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尚未建立与股权投资挂钩的融资服务机制,处于早中期的企业仍普遍面临缺乏抵押物导致的融资难题。
帮助产业链上的企业协同发展。
鼓励保险机构和政府担保机构为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提供增信以获得融资。
生活在同一个链条上,上下游企业如何实现融资上的相互合作?
重庆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吴安认为,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是依靠产业链上中下游大小企业的共同努力,而不仅仅是几个核心企业。金融机构必须认识到,只有围绕产业链发展金融服务,将过去对企业的“点对点”服务转变为对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和产业链生态的服务,金融机构才能从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从全市来看,只有帮助产业链上的企业协同发展,强化产业链,才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吴安建议,重庆应在股权投资、信贷支持等方面进一步发力,通过政策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基金公司、银行、小贷公司等金融机构大胆为产业链各环节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同时,围绕产业链培育和发展更多的上市公司,帮助其通过股票市场筹集资金。
在实践层面,杨文理建议,在股权投资领域,重庆可以积极协调重庆金融机构与市级引导基金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共同投资设立未来子基金,为当地产业投资注入更多资金。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做大完善重庆产业引导基金等市政府引导基金,进一步发挥其在全市股权投资领域的引导作用。
在这方面,深圳的做法值得借鉴。目前,得益于地方财政支持,深圳政府引导基金总规模已达1000亿元,相当于重庆产业引导基金规模的近10倍。深圳之所以风险投资活跃,新兴产业发达,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
业内人士建议,下一步,我市应充分发挥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的作用,通过股权投资等方式,支持战略性、引领性重大制造业项目建设。对符合产业政策导向和合法合规程序决定投资的项目,适度提高投资失败容忍度。
在信贷支持方面,浙江的做法值得借鉴。吴安介绍,浙江推进核心企业“伙伴银行”建设,通过“一企一策”、“一链一方案”加强银企信息共享和信用共建,实现银企共同成长。同时,浙江建立了全省标志性产业链十大重点企业培育库,将重点企业纳入联合会商机制名单。在此基础上,该省在产业链上设立“核心企业+重点支持企业”,优化升级联合征信机构,为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支持。
令人鼓舞的是,我市正在积极谋划新举措,通过供应链融资为更多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重庆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市将鼓励保险机构和政府担保机构为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增信以获得融资,扩大政策性担保业务覆盖面。同时,创新发展供应链保险业务,开发具有行业特色的供应链金融保险产品,探索保证保险、信用保险等产品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应用。
为此,本市将推进税收、市场监管、社保、海关、司法等领域信息共享,搭建广域信息共享平台,加快推进“互联网+”房地产抵押登记和抵押物电子化管理,不断提高银行抵押贷款效率;推动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协调相关部门加快落实各项配套政策安排,完善产业链专项融资支持、财政补贴、风险担保补偿机制。
解读重庆股权投资信贷支持企业发展
●近年来,重庆产业引导基金通过子基金投资了39个项目,涉及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电子元器件等汽车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企业。
●截至今年3月,重庆产业引导基金已发起设立子基金33只,撬动社会资本超过285亿元,形成365亿元的子基金群。
●截至2020年12月底,重庆银行业为全市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的融资余额达2833亿元,受益企业超过1.3万家;对全市产业链核心企业提供的信贷支持总余额达6230多亿元,惠及核心企业7248家。
本文来自【重庆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国家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和传播服务。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股权融资投放平台,股权投资与银行信贷的区别":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5449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